|
|
|
|
复制本帖HTML代码
|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
第一天的结果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是两位哥们肯定不会好好地带我们,这倒不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数年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给我的直觉,更重要的是,作为竞争者,他们没有这个责任,更没有这个义务;意料之外的是这两位哥们居然叫我们在建汇大厦底楼大厅等他们,他们自己却跑到另外一栋目标客户群云集的写字楼去扫楼去了,而且居然连手机都关了。我们傻呼呼地等到老大叫我们回去时,天已经黑了,看到他们俩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地交表,我们心里才知道怎么回事。张年轻,忍不住当场向老大抱怨起来,老大笑咪咪地安慰他,“第一天嘛,主要是了解一下情况,没做没关系。”
老大在上海同行中是资历很深的人了,手里也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料。按杨的理解,对于我们这两个外地人,应该给我们多一点客户资料,以便让我们尽快上手。事实却相反,他对严和唐关照有加,甚至经常和他们一起出动去扫楼,但对我们,有时却给一些已经过时的而且是不可能通过征信部门征信的客户名片,有一次居然把给了另一位同事的客户名片(那位哥们已经吃了闭门羹)又给我,每当如此时,他总是嗓门大得整个办公室的人都能听到,“我是在尽量帮你们啊,一切靠你们自己啊。”等等诸如此类的话,以显示他正在关照我们。张在这时总是有一句驳一句,仿佛在和老大进行一场辩论赛,老大当然不是张的对手,往往急得瞪大双眼,结结巴巴起来,加上一对招风耳,很是搞笑。搞笑的代价是两个月后,张第一个被淘汰下岗,主要原因是业绩不行,还有两个客户投诉他,重要的原因是老大对他无视领导尊严已经深恶痛绝。
就这样开始投入了工作。
几天下来,渐渐觉得自己开始成为一部销售机器了。成天脑子里面想得就是怎样卖卡,甚至连做梦都在想。每天回家时站在拥挤的地铁里,身体和精神都变得麻木;疲劳和压力使我对一切情感的和形而上的东西都失去了敏感 - 或许,人就是这样开始成熟,开始变得冷酷。
地铁上经常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乞丐,小孩,老人,残疾人。。。,五花八门,什么都有。里面骗子占绝大多数,但也有些真的是现实社会的牺牲品,这从他们尚还羞涩和怯懦的眼神可以看出。一次在地铁上,就看见一个长得五大三粗的女乘务员正在唾沫横飞、理直气壮地训斥一大一小两个乞丐,一个七十左右的老太太和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下去下去下去!你们这样子象什么话!?这上面经常有外国人的,你们这样不是败坏我们中国和上海的形象吗?!”众目睽睽之下,老太满脸通红,蠕嗫了几句什么又没说出来,小姑娘躲在她身后,惊恐地看着那个乘务员。我不知道乘务员是否有这个权利叫两个买了票而不一定到站的人马上下车,但她脸上那种明显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和言语让我很反感。我们中国的形象一有乞丐就败坏了?一被老外看到就败坏了?我去过纽约,也到过伦敦巴黎,那里一样有大量的乞丐,怎么没有人去指责他们在我们这些中国人眼里败坏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形象?我也并不觉得乞丐的存在败坏谁的形象,因为那是现实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乞丐存在是很正常的事。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喜欢在外国人面前刻意去塑造什么高大全的形象?是因为潜意识的自卑和洋奴心态?
上海人这种对洋人的自卑在我在公共汽车上听到一段对话中表露无遗。对话者是两个上海老妇人,一个老太太看穿着打扮可能在国外呆过几年,一边得意洋洋地说一边扫视四周,看还有没有其他听众表现出恭敬的神态;另一个则没出去过,所以是忠实的听众,在用崇敬的眼光看着的同时不时点头附和。“见到外国人啊,要不亢不卑;不能对他们太卑躬屈膝,当然也不能对他们太不客气。。。。。。”,后面则是一大段注意事项和细节描述。我听了不由哑然,外国人的反应对她们这么重要吗?她们为什么要这么在意人家老外的态度和反应呢?她们自己难道就不能从从容容自自然然地活出真实的自己吗?自卑、媚洋、势利和浅薄似乎已经深入到上海人的骨髓和血液中。
上海人同时也以精明著称,这我从同事那里有所领教。可惜,他们的精明更多地建立在自以为别人很傻的基础上,而且绝对专注于细节,津津乐道于蝇头小利,而且他们喜欢卖弄这种小聪明,素质越低学历越低的人表现越甚。上海人,真的是精明不高明啊。
工作依然难找,而尤其是上海,51JOB前程无忧的一篇调查显示,上海是中国最难找工作的城市。2002年是扩招后毕业生毕业的第一年,加上经济不景气,市场供应的岗位远远低于需求的岗位;对于外地户籍的人而言,还有本地户籍这一道难关,因为许多岗位注明了要本地户籍。我所中意的一个工作 - 在一家中外合资的保险公司做营业主任就这么被泡汤了,据那公司的行销总监说这是保监会的规定,尽管她在第一次面试中对我非常满意,也只能表示惋惜了。在新加坡求职时遭遇的国籍歧视在我自己的国家又碰到了。
就业形势的严峻在我另一次求职经历中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那是一家民营的做融投资的咨询公司,招聘项目经理一职,接到面试通知的有十个人,这是从近七百份简历中挑选出来的。在每个侯选者自我介绍之前,我自我感觉良好:我有五年的工作经历,上至中央政治局常委,财富500强公司总裁,下至普通工人都有广泛的接触,出差遍历欧美几十个城市,又有国内一所著名大学的本科学历和国大的硕士文凭,。。。,应该是最牛的吧?结果当大家做完自我介绍后,这种优越感荡然无存 - 除了一个本科毕业在工商银行工作了两年的小伙子以外,其他人都是工作了好多年的硕士博士,硕士好几个都是双硕士,而且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从美国,英国等获得的学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先生,他七三年本科毕业,在中国银行工作了几十年,也在英国拿了一个MBA学位,居然也来和我们一起竞争这个职位!而我在最近的复试中得到的信息是,这个职位月收入最多也就五千左右!想想我有位从牛津毕业学法律的同学现在还在苦苦寻觅时,心里更是压力沉重。.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
Put your OWN COOL signature her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