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复制本帖HTML代码
|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
在外贸学院的日子
我们吉大来的同学与有些大学的同学不同。我们始终没有迈进吉大本校园。来新加坡之前,我们
在长春市南湖大路38号的吉林大学外贸学院度过了当时觉得无聊,后来弥足珍贵的仅仅一个月的
国内大学生活。
外贸学院是吉林大学与省外贸厅合办的一个专科院校,规模很小。刚刚落户时,有种被吉大甩了
的感觉,很不爽。当时我们候选的30个同学被安排在学校食堂的楼上,原本是小餐厅的几间屋子,
对面就是教工食堂。我们七个女生住在走廊最里面一间,很小的寝室里。两张床之间相隔不到一
米,只能勉强站两个人。房间小,还不算什么,最不能容忍的是,七个人共用两个暖壶,而且打
水的地方在楼后面的操场边上。(后来新加坡遴选结束,我们才有机会到男生寝室一游,发现他们
越是走廊外面的寝室越大,而且最夸张的是居然有个寝室六个人用五个暖壶,房间中间的空地足
够他们跳绳,让我们甚是气愤)
那时候早餐是东北典型的大米粥对小咸菜,食堂的班长李阿姨对我们很好,允许我们打半份咸菜,
还可以几样搀搀地来。除了粥,主食还有馒头,包子,豆沙包什么的。我吃不了一个馒头,又不
喜欢吃肉包子,所以几乎每天都会叫两个豆沙包:早餐我吃得很满足。午餐和晚餐很不合我的胃
口。经常听到有人戏称“葱包肉”只看到葱没有肉,“炒排骨”真是炒排骨之类。在家很不喜欢吃肉的
我,有时居然也有想吃肉的欲望。刚刚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原来洗脸水都靠爸爸打,牙膏都是妈
妈挤的一群男孩女孩,现在要自己买饭票,排队打饭,自己洗碗,自己打水,自己洗衣服,自己
安排一切,说实话,当时真是一种考验。
我们当时上的课是学校特意安排的。每天必上的有英语口语,英语听力,除此之外,每周二一节
心理学,周五一节计算机,周六是让人无法忍耐的六小时高等数学。这样的课程安排现在看来多
多少少带点强化的意思。
还能清楚的记起张岩老师的大框黑边眼镜,和他洋味十足略带玩世不恭的美式发音。不过他的口
语不如干脆叫背诵课。那本他和他夫人合编的口语书,我们曾经能够熟练的背诵。不过后来来了
新加坡,我问印度女士买邮票时,说“Could you …"时招来过很奇怪的眼神。呵呵,现在干脆就
是"Stamp, 60 cents" 这么简单了。除了口语,我们还有强化听力,一个上午可以听完大学英
语听力第一册。到了第三册就不那么简单了,记得速度越来越慢,最后也没把第四册听完。
周六我们会上一天的高数。上午三个小时大家还都能follow,下午三个月小时就完全blur blur
了。当时只是讲了简单的微分积分,新加坡考试也没用上。不过我后来在NUS,NTU又学过两遍微
积分,但始终觉得还是在外贸学院学的最有效。
在当时我最喜欢的是心理学,讲课的黄冬梅老师是位青年心理学家。因为当时高考失意,所以正
是需要心理辅导的时候。很清楚的记得,有一次她讲到人的有些情感是不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
的,譬如说母爱。也许是我当时很脆弱,也许是刚离开父母想家的原因,我的眼泪刷的流了下来。
只是说到母爱而已,两个字而已,我就情不能自已。黄老师很平静地讲述自己高考失利以及大学
毕业之后遇到的种种挫折,这些事例对别人也许只是可供消遣的故事,然而当时在我看来,简直
是医治心理疮疤的一剂绝好良药。她不断告诫我们,出国是改变一个人一生命运的事,不要只幻
想被选上的成就感,也要虑及可能落选的失落感;出国不仅意味着机会,更有预想不到的挑战,
毕竟那是一个远离父母的陌生国度,毕竟我们还是羽翼未丰的雏雁,南飞的路有无限的风景,也
有险滩啊。在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我可能正处在人生的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不管遴选结果
如何,都将改变我一生的命运。
我们除了白天上课,晚上只有几个同学去楼下的阅览室学习。只记得,那时我比较懒散,书实在
看不进去,偶尔去那看杂志罢了。外贸学院很小,又是专科院校,根本没有图书馆,阅览室里人
也不多,不过杂志报纸可以看,<<大众电影>>什么的,记不清别的了。
晚上八点多钟,我们几个女生就打水洗漱准备睡觉了。觉得很奇怪,当时睡那么早,第二天早上
还起不来,可见这个觉是越睡越有的。
日子就这样平淡如水的一天天过,眼看吉大本校区的同学军训结束,已经开始上课了。我们还在
等待,等待新加坡方面来人,等待这无聊生活的结束,等待一个自己期待或并不期待的结果……
大概是国庆节之后吧,有消息说新加坡方面要来人了。气氛忽然有点紧张起来了。又有消息说,
男生比例可能会增加。言下之意就是,女生比例要减少喽!打心底里不服气。跟黄老师说的一样:
等待中的不确定性是最痛苦的。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死亡并不可怕,等待死亡才是最可怕的。
不过那天终究还是来了,对于我们这些高三砺炼过,高考摧残过的人来说,紧张并不象预想中的
那么小。只记的头一天晚上,长春本市的同学都回家了,外地的爸爸妈妈都赶来稳定军心。我们
女生寝室里,三个妈妈反复地帮我们几个挑合适的衣服。那时候有个说法,就是男生一律穿西装
就OK了。可是对女孩子的穿着完全没有给出意见。不能太花哨,太张扬,又不能太寒酸。结果挑
来挑去,我们还是穿平时上课的衣服去了,因为觉得还比较得体。
第二天早上,有辆大巴把我们和两倍于我们的家长接到吉林大学南区。那天我有两个惊奇的发现:
男生果然全穿了很formal的西装,与平时上课风格迥异,判若两人;另外一个就是,吉大南区建
的比较奢侈,决非人民大街上的北区可比,外贸学院就更不在话下了。
笔试在圆顶的外语楼里进行。记忆中是先考数学,下午考的外语。午餐,我们有幸领略南区超豪
华第四食堂。晚上回到外贸学院,只觉得好像天上人间。因为第二天要进行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面
试,所以那晚,我在妈妈的动员下破例去了楼下的阅览室。找了两本英文杂志,好像是关于亚洲
经济的。只是随便翻翻,就开始准备自我介绍的内容了。我写了很长的一个自我介绍,爱好、经
历,父母职业、家庭教养,还写了对我影响颇深的老师。反正不知道明天会问什么,所以想到什
么就写什么,也不知用上用不上。那天晚上我睡的很好、很香。
面试安排在南区的逸夫图书馆。我被排在下午的第二位。前面是个身材高挑,形容俊俏的女孩。
我偷偷对妈妈说“对我有点不利呀”,我不过是戏言,老妈就当了真,还很担心呢,呵呵,谁叫我
长的没有竞争力呢。上午就去了,想看看虚实。结果十个同学过去了都没看出门道,问的问题很
随便,也没什么规律。有的问的比较常规,比如爱好啊,在学校参加什么活动啊;有的就比较宽
泛,问些国际时事;也有问专业问题的。不过总的看来,对女生是比较苛刻,男生的面试时间不
过十五、二十分钟了事,女生最少半个小时。原来听说,新加坡本地女多男少,莫非真是要中国
人去调整比例不成?不管它了,实在没心情继续等了,就和爸爸妈妈回外贸学院吃午饭了。
下午,很早就去了。我前面的那个女孩挺紧张,完全不象平时洒脱可爱的样子,脸上绷得紧紧。
我也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不知道那二十多分钟怎么那么快,她就出来了,一些家长一下子围上
去,我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叫进去了。两个教授,我主动问了下午好。国大土木系的蔡教授很和
蔼的样子,问我午饭吃得可好。之后就坐了下来,先是问我爸爸妈妈为什么给我起这个名字,又
问我家乡名字的由来。还好我对家乡那个小城市的历史和传说并不是一无所知,也都敷衍过去了。
接下来长达二十几分钟的时间,双方就纠缠于专业选择上。我比较喜欢生化,两个教授却极力推
荐我学计算机或是电子工程。我开始很是坚持,不过后来,也表示,喜欢是一回事,学好是另一
回事。于是,两位好像成功说服我一样,相视一笑,面试就结束了。我走出房间,心情没有轻松
下来,反而一下子紧张起来,也是被家长们围住,问这问那。我只对我爸爸说了一句极不负责任
的话 “这下我可不管了”,呵呵,现在想想,可能是面试时没表现出来的紧张一下发泄出来的缘故。
在南区转了几圈,心情才轻松下来。如果选不上,也不能在南区上课,回去北区生化楼,还要补
两个星期的课,sigh。等最后几名同学面试完,已经是傍晚五点多了。我们一起回了外贸学院。又
回到我们那个小小的寝室,东北深秋的夜晚,它显得格外温暖。记得那天晚上,女生还都安静,
男生就比较狂躁,他们唱了一夜的歌,发泄心中的情绪。也因此搅乱我们的睡眠,真希望夜快点
过去,杀剐存留,都不想再等了。等待,是世界上最消耗意志的一件事。
第二天,还是来了。我们很早就坐在平时上课的教室里等待。女生还是一贯的矜持,男生还是大
声的合唱流行歌曲。一群家长,也坐在教室后面,看这些年轻人颠狂的举动。快九点了,吉大来
了一个陌生的男老师,他微笑,说其实他也很不愿意宣读这个结果。但还是宣读了,我也在其中。
然后,同学们马上自动分成两队。选上的无法体会落选的失落,落选的也无法感受选上的喜悦。
以后的事情,记不大清楚了。我们一起去南区领了正式的邀请函,准备出国的一些细节。他们办
理了正式的入学手续,留在吉大。这是,我想起了,比较不恰当的一句,来形容我那时的心情,
谭嗣同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然而不管去留,我们都告别了外贸学院。留在那里的记忆未必都是开心的,但是毕竟那里记录了
我们颇具意义的一段生命历程。此后来到新加坡,空对着米粉,果条的我,不止一次想起外贸学
院可口的豆沙包,不知现在是不是还有卖呢……
(笔拙,大家见笑了:).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
Put your OWN COOL signature her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