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
目的地: 慕尼黑
Munich
虽说自慕尼黑住三个晚上, 但是真正留给这个城市的时间只有一天.
整个旅程从计划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是十分幸运的, 晓庆就住在由慕尼黑1972年奥运村改造的大学宿舍里, 走路不到十分钟便可以到达奥林匹克公园和主体育场(也就是德甲拜仁慕尼黑的主场), 所以我们的第一站便是那里. 因为早上的天气格外赏脸, 阳光下的奥林匹克公园显得环境十分优美, 沿途看到很多早锻炼的人, 的确这样的环境是再适合不过了. 本来是想进拜仁的主场看看这个穹顶美的不成样子的球场的, 但是因为下午有德甲的比赛(Bayern Munich对Hannover 96), 场地上午关闭. 一开始非常非常失望, 正准备走时旁边一个卖黄牛票的老头拖住晓庆叽里呱啦说了一堆德语, 我们的希望又被重新点燃. 原来下午这场比赛的站票才10欧. 想到花10欧就可以看德甲, 看卡恩, 马凯还有巴拉克, 我们当然毫不犹豫放弃了下午5点到Marienplatz看机械小人的计划决定投身到狂热的拜仁球迷队伍中去.
因为将球场作为保留项目, 我们便先向其他目标推进. 从奥林匹克公园就能看到不远处与之遥相呼应的宝马(BMW)总部. 虽然BMW那幢大楼造的不太漂亮, 但是杨晨告诉我说那个其实是参照汽缸设计出来的, 这样听来也算合情合理了. 更何况还有高高悬挂在顶层的BMW标志昭示着宝马的气派和实力. BMW还有一个博物馆也建在奥林匹克公园里, 所以我们就沿途拜访了一下.
德国不愧是造汽车的地方, 路上高级的车子不计其数, 几分钟之内便见一辆又一辆奔驰宝马从眼前闪过, 真是令人羡慕. 对着马路就能看车展, 我敢保证爱车一族若是看到此情此景一定忍不住口水直流. 德国的公路建造水准也属一流, 更要命的是这里的公路还没有限速. 原来人人都可以在公路上开赛车的梦想在德国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再想想这个国家酒鬼那么多, 把喜好饮酒和高速驾车连在一起, 还真是叫人心生恐惧.
中午的时候坐地铁来到慕尼黑最繁华的商业街Marienplatz. 这条路在慕尼黑也差不多算南京路淮海路在上海或者乌节路在新加坡的地位了. 在欧洲很少看到这样热闹或者说有人气的购物街, 一个真的可以用熙熙攘攘来形容的地方. 广场的中心是慕尼黑的市府, 正门顶上的钟楼上就有著名的每天下午5点钟准时出来秀一下的机械小人. 不过我们是等不到看他出来跳舞了, 因为拜仁的比赛比较重要.
在王颖的强烈要求下我们到这条大街来其实是为了寻找两个巴洛克风格的教堂. 对着地图研究了半天, 终于在一座外观看来很普通的楼前停了下来. 虽然听到过和巴洛克有关的许多东西, 对于这个风格我始终缺乏清晰的认识. 但在拉开教堂大门的那一刻, 之前所有模糊的印象一下子变的有迹可寻. 门框, 支柱, 房梁, 天花板, 所有的地方都被各种各样的色彩和装饰铺的满满的. 满眼的华丽流淌着, 强烈的视觉效果一刻不停的刺激着我的眼球和大脑神经, 几乎不给我喘息的机会. 我不敢肯定自己是不是喜欢这样花团锦簇纯粹以装饰为目的的风格, 但是我想无论是谁, 在面对这种景致时都会对那个已经久远了的繁华奢侈的年代心存向往吧.
回地铁站的时候路过一家叫milk & sugar的咖啡店, 很不起眼的小门面, 但是一切奥妙都藏在楼梯末端延伸出来的地下室里, 那是一个无论灯光, 布置和装饰都精致到了极点的lounge. 很小的空间, 靠墙放着设计简约形状各异的沙发, 几张放咖啡和甜点的木质小方凳, 暖黄色的灯光打在深红色调为主的摆设上, 显得暧昧而迷人.
因为顺路, 去球场之前我们先回家和晓庆汇合. 在Marienplatz吃的最后一样东西是德国人的传统食品之一肝肠汉堡. 其实到德国后的几天一直在大大小小的店面里看到这种长方体形状的肝肠, 但是因为先前在荷兰尝过类似的东西觉得不怎么样, 所以这几天里一直对它敬而远之. 但是靠近地铁站的这家小店里生意好到很多东西都卖完了, 所以已经饥肠辘辘的我只好不太情愿的买了这个. 但是吃到第一口时我便明白了德国人如此钟爱它的原因. 加工的鲜美嫩滑的肝肠夹在外紧内松的面包里吃味道是如此美妙.
因为德甲比赛的关系, 回来的地铁几乎就是拜仁球迷的专趟列车. 许多人在车上时已经是几轮啤酒下肚开始引吭高歌, 平时安安静静的车厢一下子变的拥挤热闹起来. 一些很明显便能看出是老球迷的人更是在地铁里忙着和熟人朋友打招呼, 应该都是球友吧. 出地铁的时候我不经意回头, 一下子被那个阵势震住. 球迷们浩浩荡荡从车厢里涌出来, 挥舞着旗子向拜仁的主场行进, 路上场面已经声势浩大.
晓庆为了我们看比赛还专门向朋友借了三条拜仁的围巾. 我们便一人披着一条像球场赶去. 其实我看球从来没有特别忠于某一支球队, 只是喜欢的球星在哪里我便看那一队的比赛, 彻头彻尾的伪球迷. 所以今天为能看巴拉克, 我就做一回拜仁的球迷, 甚至还装模作样的挂一条它的围巾. 我们几乎是用跑的速度冲去球场的, 为了能看一个球队的入场式. 远远的便能听到球场里球迷的呐喊声, 大有排山倒海之势. 本以为这场并不怎么重要的联赛上座率应该不会太高, 但是跑进去一看却发现能容纳六七万人的球场上座率至少有90%, 还不包括像我们这样买站票进去凑热闹的人. 老天保佑, 我站定的那一刻球员们正正好好一人牵着一个小孩进入球场的中央. 我很希望看进场式是因为一直觉得各种足球赛事上球员与孩子手牵手走入绿色的草坪是个温暖而美好的场景, 有孩子, 所以一切都变得有希望.
进入冬令时后欧洲的天黑时间一下子提早了好几个小时(想想刚到荷兰时每天都是晚上8点多才天黑), 四点多的时候天已经慢慢暗下来, 体育场里灯亮了起来, 我终于看到了拜仁主场传说里美轮美奂的穹顶, 果然是名不虚传.
体育场里戒备森严, 有在门口搜身保安(王颖的一瓶金属瓶喷雾便是硬生生被搜出来扣押在门口), 有普通警察, 连防暴警察也是全副武装出动, 成群结队的在观众席间来回巡逻, 生怕主队失球球迷闹事. 甚至因为挂着的是拜仁的围巾, 我们被拦在了本来应是我们票上的看台之外, 因为那个看台是专门开放给Hannover球迷的. 比赛开始三分多钟拜仁便由Pizzaro率先攻入一球. 刚刚开场式过后稍微安静了一点的看台一下子又沸腾起来. 体育场里到处舞动着红白相间的拜仁队旗和围巾. 我们的旁边是Hannover的隔离看台, 自己的队伍虽然落后, 但是这一个与满场拜仁球迷相比是如此弱小的方阵不离不弃,摇旗呐喊助威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 把两边大片的普通拜仁方阵给比了下去. 反观满场主队的啦啦队, 除了对角的一个阵营, 在进球那一刻短暂的热闹过后都变得安静起来. 感觉德国球迷还是理智大过激情的, 所以防暴警察应该不会任务艰巨. 两队的隔离看台(应该是铁杆Fans club的方阵)定位的很有意思, 正正的一条跨越球场的对角线, 被三种警察和栏杆密密实实围了起来. 到了中场休息的时候我们三个绕过大半个球场跑到了拜仁的那个方阵. 果然是铁杆球迷的地方, 氛围立即不一样了. 这是我见过的最训练有素的球迷阵营. 上面一个小号, 下面一个喇叭一面鼓, 一个cheer leader, 便能指挥所有的人. 摇旗, 呐喊, 高歌, 甚至嘘声, 一刻不停, 那些调调到现在还在我脑子里回想. 清清楚楚看到了标准球迷的全副行头: 头戴红白两色的八角帽, 身穿钉着无数拜仁标志的牛仔背心, 手腕上腰上挂着各种设计的拜仁围巾, 手里还摇着拜仁队旗. 更有意思的是球迷里小孩的人数相当庞大. 通常一个大人会带领一群(三到五个左右)大概九, 十岁, 脸上画着油彩, 穿着拜仁队衣, 系着拜仁围巾的小孩来看球, 好可爱. 原来对于足球的热情和如何为自己的球队加油都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球迷们在指挥者的引导下有序的加油助威. 其实对他们而言, 这就是一个大型的party, 与我们印象里不一样的party形式, 但是却是最纯粹的快乐感受.
球迷的表演是一场show, 球赛本身更是. 想想巴拉克, 卡恩, 马凯这些以往只能从电视上看到的人现在就在离我水平距离不到300米的地方跑动传球, 虽然看不清脸只能看大致的发型身形和球衣号码, 但是我还是激动的要命. 所以在马凯为拜仁攻进第二个球的时候我也和拜仁的球迷一起欢呼. 大概是因为来荷兰交流的原因, 我开始热爱起这个国家的一切, cheese, 牛奶, 风景, 生活方式, 当然还有球星. 凭借最后一分钟的进球, 拜仁用3比0的比分完美的结束了这场比赛. 主队球迷当然是兴高采烈的, 想想几天前他们还在这里在冠军杯比赛的最后一分钟输给了尤文图斯. 虽然比赛过程中球场上很多次都有球员之间的冲突, 互相推推搡搡骂几句或与裁判理论原来在现场是如此平常(虽然电视转播里不常出现这样的画面), 但是总算比赛有惊无险的结束, 因为主队的胜利, 防暴警察们也可以松一口气微笑着退场.
天已经完全黑了, 我们三个又冷又饿, 互相挨在一起走回家. 心情激动不光是因为刚看完一场德甲比赛, 也是因为晚餐定在了著名的慕尼黑啤酒馆Hofbraukeller, 并且因为是周末, 据晓庆说那里有绝对划算的特价. 我们三个和其他NUS去慕尼黑大学交流的学生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开向餐馆. 德国的东西从吃到用都设计制作的非常大气, 这个啤酒馆也不例外的规模庞大. 在欧洲应该很少看见可以容纳这么多人吃饭喝酒的餐馆吧. 无论是意大利菜, 西班牙菜还是普通的café restaurant, 都是小小的布置精致的设计, 稍坐几个人便满座, 看起来生意很好的样子. 这个啤酒馆不同, 因为名气和周末的特价, 生意更是格外的好, 是实实在在的兴隆. 我们七个人好不容易找到了靠在一起的位置. 点菜的时候面对全德文的菜单我不知所措. 幸好另外几个来慕尼黑交流的同学在身边一边翻译一边推荐. 我如愿以偿的点到了垂涎已久的慕尼黑特色之一烤鸭, 幸运的是因为特价的关系, 半只烤鸭才5欧. 另外还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点了Radler, 一种啤酒掺柠檬汁的特色啤酒饮料, 半升装. 半升装的饮料在各地餐馆都不常见, 但晓庆却说在慕尼黑半升装的啤酒已经算是非常小的了. 啤酒节的时候最小的饮料都是一升装. 到底是啤酒节的发源地, 啤酒从质到量都与别处有明显差异. 七份饮料和七份主菜全部上齐后,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在一些新加坡餐馆的菜单上会专门放一列German portion了. 份量足的惊人, 很实在的生意方式, 其他地方要是也能照做该有多好.
我们一堆人说说笑笑, 很开心的吃了一顿价廉物美的晚餐. 结帐的时候侍应生在我们的要求下很耐心的帮所有人分了帐单, 一个一个付钱. 这项服务很符合德国人的特点(其实荷兰人也是), 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消费付帐, 很严谨很实际的作风, 非常欣赏. 花了8欧多吃到了这么棒的晚餐, 我想在欧洲很难找到比这性价比更高的东西了吧, 所以我实在没有理由不喜欢慕尼黑.
(因为一天里实在吃了太多东西, 加上晓庆住的房子隔壁就有club, 我意想不到的在慕尼黑clubbing了一晚, 德国DJ也是不错的. 又喝掉了近一升的啤酒, 拼命跳舞, 消化食物, 挥发酒精.)
(在慕尼黑度过了美好的两天三夜, 很是心满意足的踏上了去奥地利的火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