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音别馆】暗物质:并非再现“卢刚事件”
所在版块:文学艺术 发贴时间:2008-05-25 18:12  评分:

用户信息
复制本帖HTML代码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都说《暗物质》改编自一九九一年轰动一时的“卢刚事件”,也因此使得这个已经过去廿余年的事情又一下子从人们的脑后跳了出来。当年关于年轻博士生卢刚枪杀同学、教授以及校长的事情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进而也带出了一系列对中国教育体制不注重人格塑造的抨击。《暗物质》这部电影对事件本身以及人物的行为动机等方面都有一些改动,而且人物的名字也和现实相异,并不是根据真实事件拍的纪录片,目的也不是再现“卢刚”的生活轨迹,因此我们有理由把它当作一部独立的故事片来分析,或者划分得准确些,可以算是一部人物片。在这里讨论,说“刘星”(《暗物质》之主人公)就是指“刘星”,除非说明,否则完全不代表“卢刚”本人。



题解

“暗物质”这个名词对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说恐怕有些陌生,但是不难通过字面的意思推出来其大概指代一些“难于被人觉察到的”或者“隐藏的、不显著的”东西。看过电影后,观众能够明白这个词是指主人公所提出的一个可以为他赢得诺贝尔奖的新概念,即宇宙中不为人所知的一部分,但是通过某种方法可以使人看到它的真面目;此外,“暗物质”还代表着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绪,虽然掩藏很深,不被人发觉,但是终于通过某种形式表露或者说发泄了出来。不难看出,导演把主人公的研究课题设定为“暗物质”,与其说是为了在情节上给刘星有可能获诺贝尔奖做理由,倒不若说更多是为了在结构上照应刘星的人格发展。

该片的另一个中文译名为《流星》。流星拥有耀眼的光明,但却转瞬即逝,这正好契合影片主人公的经历。“流星”在意义上也和主人公所研究的课题构成一定程度上的关联。另外,这个名词和主人公的名字谐音,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这个片名的暗示显得似乎有些过于直白和“急功近利”。相比较,“暗物质”这个直接翻译英文的名字,第二层的暗示意思并不十分浅白,而是需要观众做一些反思才能感觉到的,因此也似乎略胜一筹。



情节

故事情节并不十分复杂,虽然有时空转换,但主要故事基本还是秉承着单线结构,大多数情节都是围绕着刘星在美国的遭遇和状态来展开的,少数北京刘星父母的情景也不外乎是在叙述结构上对刘星的故事起一个补充或强化的作用,因此该部分并没有完整的情节,有的只是几个小场景。

刘星以优异的成绩被送到大洋彼岸继续深造,对于个人来说是个机遇,对于家庭来说是个荣耀。当他终于踏进了梦想中的大学,见到了久闻大名的教授,他那份激动和兴奋在他不停地“Thank you. Thank you.”中显露无遗。他对研究工作的热忱也绝非其他中国同学所能想象和比拟,更令美国教授感到惊讶和赏识。

我们看到,导演在树立刘星对科学研究的执著这一点上是相当卖力的,一直在表现和渲染。同办公室的人都离开了,只有刘星一个蹲在黑板前面继续工作,守着打印数据,最后在沙发上和衣而眠。在一个类似社交酒会的场合,他能够闹中取静,一个人躲开人群,仰望穹幕,展开对“暗物质”的想象,并一本正经又兴高采烈地把自己关于“暗物质”的看法和别人分享,而且丝毫没有注意到那个人对他所说的东西似乎并没有理解多少。面对自己心仪的人,他有些语无伦次,但是一旦提起了他所感兴趣的研究话题,却又能滔滔不绝地讲上半天,他似乎忘了对方只是一个普通的咖啡馆招待,完全没有兴趣做他的学生。刘星一边看着火上煮的东西,还一边思考着自己的科学猜想;而他的两个室友一个在行云雨之欢,一个在分享自己对云雨之欢的见解,这种情景对于都是单身大龄男青年之间是普遍和可能的,因此室友和刘星之间两种生活状态的反衬不仅明显,而且在设计上也称得上自然。当看着炉子上快要溢出来的汤水时,他竟然从中得到了解释自己所发现的现象的启示。这个情节不妨可以看成是对刘星所具备的大科学家式的气质的一个间接能指,瓦特、牛顿等著名科学家都曾经有过相似的由最普通的事情联想出最不平凡的道理的故事。刘星也确实如此,立刻把他受到启发所得到的那个“huge breakthrough”(巨大发现)和导师分享了。这许多情节和细节无非是为了展现刘星刻苦勤学,追逐并实现着自己心中的梦想。

刘星对研究过分执著,最后却渐渐发展为“执迷不悟”——他沉浸于自己的研究,却不了解游戏规则,天真地以为在这片所谓自由之国真的能够自由自在。各名参赛者都深谙个中规则,刘星的一个室友开玩笑地嘲讽刘星还抓着导师已经否定了的“暗物质”课题不放,说“我的论文就是十年前我导师研究的一个分子。”刘星立刻也以戏谑的口吻表示:“你这不是浪费脑细胞吗!”显然,作为潜心做科学研究的他来说,对除却研究课题以外的周围环境太缺乏警觉和敏感了,完全以为学术就是学术,和其他一切世俗都是绝缘的。面对导师的反对意见,他没有当作是一种处于学术上前辈对后辈的控制和抑制,反而认为不过是不同观点的相互摩擦。在这个人人平等的国度,只要你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那些持不同政见者也自然就只有钦佩的份了。他把研究发表在刊物上,恐怕也是希冀能够扭转导师对自己的态度,却根本不会想到他眼中的导师远没有他眼中那么大度友善。面对能赢得诺贝尔奖的机会,导师即使自己无法享受,也不愿自己的学生凭其个人的研究发现而一举成名。这无疑揭露了大学内部的学术腐败,人们关心的不再是科学研究本身,而是如何依靠科学研究来晋升或确保自己的位置或脸面;当然这也暗讽了所谓自由之国人人平等在日常生活中与理想状态的差距。

刘星渐渐失去了导师对其的好感,而且终于败给了美籍华人劳伦斯。这可以说是他最终选择走上杀人道路的主要原因。除了学术上面劳伦斯颇得赏识外,在个人感情上,影片也给出了一个足够刘星妒嫉的解释。劳伦斯拥有一个喜爱唱歌剧的妻子和一个宝宝,足见他的生活也是甜蜜如意的(请注意,影片中所呈现的留美男大学生大多都是老大年纪了还打光棍儿)。与此相反,刘星的恋爱就很可怜了。他在咖啡馆里通过及其尴尬地搭讪,结识了一个女侍应生,虽然也有一些浪漫的言语,但他巧妙地利用咖啡大谈其所感兴趣的“暗物质”课题,似乎不仅没有引起女孩子的好感,反而使她在还没有接近的时候就更自然地敬而远之了。当刘星鼓起勇气发出生日邀请的时候(个人觉得这里的邀请有很大的性暗示,因为此时的刘星已经似乎有了杀人的倾向,此时恐怕是想获得生前对性欢愉的追求——他的同学们早已尝试过无数次了,而他却为了自己的研究错过了那些本来唾手可得的机会;此时的生日邀请就是他最后一票赌注),没想到女孩子拒绝了他。这无疑给了他很大的打击。此时的刘星在研究上已经遭到排挤,心情并不好,感情上的受挫必然是雪上加霜。这同时也使得刘星对劳伦斯的厌恶更加强烈了,因此和女侍应生的不欢而散或许可以算是他实施杀人计划的一个重要导火索。



人物

刘星杀人是《暗物质》的高潮也是中心事件。从某个程度看,整部电影都是在为最后的杀人事件作铺垫、交代和解释。很多影评者对刘烨的演技予以肯定,这一点本处不必赘言,只说一句,演员本身具有浓重中国口音的英语给他所扮演的形象增添了三分真实感和亲切感,进而也为影片增色不少。但是,单论刘星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恐怕并不够十分成功。

正如前一个部分已经提到了,导演为刘星设计出了可能会赢取诺贝尔奖的机会,又让这个难得的机会被导师无情地击毁了,同僚的发达和舒适的生活,令他自惭形秽,甚至沦落到需要做一些完全和他的学历不像匹配的工作,如推销化妆品,才能在美国混到一口饭吃;如影片的表述,刘星的爱情基本上是建立在他个人对所研究的东西有了一定信心之后的,但是当他的研究受到别人,尤其是导师的忽视甚至排挤时,相信他内心对尚未说明的爱情也有些迷茫,果然他那朵可怜的爱情花朵还没有发芽就已经枯萎了;他独自一人在国外,没有人可以吐露心声,他给父母写的信,总是报喜不报忧,信写得越多假话就越多,逐渐成了他无限扩张的自我崇拜情绪的一种外露。按照这些暗示和铺垫,似乎可以导致一些极端的行为,但是是不是最后能爆发成枪杀多人并自杀的结局,恐怕还有可以商榷的地方。换句话说,影片给出刘星杀人的事实因素足够了,但是对于其心理因素显然存在交待不足的情况。

当刘星的课题受到排挤和非议时,影片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这个准博士生一个人发狂似的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又蹦又跳,撕扯衣服,灯光和音乐也顿时十分具有冲击感。相信这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场景,而是暂时跳出了现实主义的故事,把主角个人的狂躁心理用直观表现出来。但是这种类似颠狂的心理状态,似乎并不能看作是对其杀人的一个心理依据。就算在他当时内心的痛苦难以遏制,几近疯狂,失去理智,那么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杀人事件应该是来自一时的冲动,紧接着发生的事情,而不是拖了那么久才施行的——显然,他预先是有计划的,而且还是处于神志清醒的状态下做的。这就要求电影给出更加细致的心理证据。

另外一处心理暗示是刘星到美国不久,和他的同学们在牛仔居住的房屋前面模拟牛仔枪战的情节,几个大学生陶醉在射杀与被射杀的过程中。杀人的意向确实出现了,但不必多说,这个情景的设计十分造作,给人的感觉很不自然,仿佛就是为了铺垫刘星杀人倾向的。这种类似游戏的行为当然不能看作其杀人倾向的揭示,何况,影片也并没有迹象显示刘星比他的同学们更享受这个模拟的杀人过程。
提到上面这两个场景,笔者并无意对影片作细致的心理分析——那已经不是本人的兴趣所在,但是仅就人物性格和故事结构发展来看,在刘星这个主人公身上的确是有一定问题的,最后,就好像还没有对这个人的杀人动机给出有力的依据,惨剧就迫不及待地发生了——当然,至于实际中卢刚的杀人事件也可能是突然发生的,这就另当别论了,艺术需要高于生活,恐怕正可以用在此处。

另外,劳伦斯这个人的塑造颇值得玩味,不能不提。劳伦斯显然属于那种与美国当地文化融合得比较好的那一类——连名字都改成英文了,连和中国人在一起都不说中文了,连佛教、道教和儒家这样的宗教都不要(剧中人物语意),改信基督了——这种现象相信在美国华人圈中并不少见,但是影片中对这些事件的设置和表现难免让人觉得有些嘲讽的意味。根据网上的讯息,这个人的原型应该是一个来自中国南方农村的品学兼优的博士生,人缘比卢刚好,在中国留学生的圈子里十分吃得开,也很受人喜爱;其博士论文又被评为第一名 。现实中的卢刚的性格就比较孤僻,很少有知心朋友,因此据说卢刚对其的嫉恨,一方面上是学业上的,另一方面也是社会交际方面的。正如开头所说,《暗物质》没必要紧跟现实,这里提及原型的问题,是因为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导演似乎有意淡化“劳伦斯”较“亲民”的一面,同时也有意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在精神面貌等各方面与刘星都相异的人物。

之所以要把这个人物作如此的塑造,和刘星的对比强烈,同时展现出一个截然不同的留学生形象:竭尽全力融入当地文化,从语言到信仰,都努力使自己靠近当地人,相应的,也以生活稳定和谐为自己的理想生活——这从每当老婆唱歌剧,劳伦斯也总是抱着他们的孩子在旁边站着可以看出。同时,他对故乡的概念也在相对淡化,甚至是个人有意在抹煞那些固有的记忆。对名字的改动在此处应该是一个能指。华人有古语道“坐不更名,行不改姓”,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劳伦斯这里的行为可以算是一个对自己文化的反叛,即对自己文化身份的不认同,继而也可以推知这象征着所谓华人传统和祖国故乡的印象正在被他自觉地一点点摩擦掉。

因此,笔者相信,影片之所以对原型做了很大的改动,主要是出于影片人物结构上的平衡考量的,同时也是为影片所要传达的另一个主题——异乡人(留学生)对故乡情感的变化来服务的。劳伦斯这个形象的意义在影片结构层面上远比其在情节内容上要显得重要。



结构

《暗物质》在结构内容上使用了中国五行的标签。影片在不同的部分分别用特大号的汉字打出“土、水、金、木、火”,可是内容却似乎和五行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在每显示出一个字后,紧接的图像往往刻意会与其形成呼应。比如,“水”部分的第一个场景,就是刘星在大学校园中一处喷水池前面刻苦读书。几秒钟后,又转换成其他的场景,可见,喷水池前的那一幕除了照应“水”这个副题,并无太大用处。“木”部分紧接的也是刘星走在一片庄稼地里的情景,同样的,这个场景在内容上几乎“毫无建树”,在结构上倒是和标题形成了“心心相印”的效果。唯一不同的是,在“火”部分,叠映出刘星躺在大雪地里的场景,与其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场面,倒不若把它看作是一种导演设计出的心理表述。副题是至热之物,图像却是至寒之物,这种强烈的对比暗暗透露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为即将在影片这个最后部分里发生的悲剧作了淡淡的暗示。

通过这样的观察,笔者认为动用“五行”为影片来分章节,也许更多是一种海外华人(影片编导人员)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和精神上的诉求,当然也可能是出于为了衬托电影主题之一“异乡人(留学生)对故国情感变化”的考量。但无论如何,这个叙述结构并没有和影片形成一个有机体,也没有十分紧密地为故事内容服务。

另外,影片采用的叙述结构和几个月前的《色戒》很相似。首先影片都把“杀人”这个情节作为高潮来设置(不过,后者中被杀者逃过一劫,反把意欲杀人者给杀了),其次两部电影的开头都呈现意欲杀人者执行任务当天的状态,然后才以杀人任务前片刻的空隙,采用回忆的方式,向观众呈现主要故事内容,最后随着回忆的进展,都会自然而然地又回到当天的情景,然后上演“杀人”的惨剧。



《暗物质》没有把历史事实真实地再现出来,而是融入了多个主题,没有像舆论中所显示的,把杀人完全推给主人公的心理问题(如上所述,电影在这个部分其实可以做得更多)和中国的现代教育制度,而是掺杂进了留学生的家国认同感情和美国学术腐败丑闻等因素,使人们对电影主人公的行径少了一份不解和指责,多了一份悲哀和怜悯。这很难说不是导演的初衷。但是,很明显,导演在结构、人物、主题等方面的处理都还有些不够成熟,不过,也许是因为影片的灵感来自其朋友的故事,讲述起来,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同情和惋惜。

也许这部电影带给我们一些思考,那就是所谓“暗物质”,每个人心里恐怕都存在,只是一个是否被外界调动或刺激起来的问题。

这篇文章本来应该两个星期前就完工,但是遇到地震的问题,搁浅了很长一段时间,起初写作时的一些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些模糊不清了,马马虎虎凑成这样一篇文章,也算是对自己有个交待。


2008年5月25日于Spinelli 咖啡馆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人生由来梦一场,虚实莫要细思量。待到有朝梦醒时,回首往事黯神伤。

 相关帖子 我要回复↙ ↗回到正文
【桐音别馆】暗物质:并非再现“卢刚事件” 锁麟囊   (11519 bytes , 744reads )
"dark matter"在新加坡有上映吗? hash   (78 bytes , 318reads )
我是从童话大王上面知道这个事件的。那时侯初中。觉得真厉害。 materialist   (228 bytes , 369re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