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的由来
话说东罗马在北边受到伦巴第人的猛烈进攻,对教廷所在地罗马构成严重威胁,公元751年,亚平宁半岛完全陷落于伦巴第人之手,教皇斯蒂芬多次向东罗马求救,但此时的君士坦丁堡被阿拉伯人围的水泄不通,自身难保,情急之下,斯蒂芬想到了同样信仰基督教的法兰克人。斯蒂芬为矮子丕平行膏抹礼,丕平领兵南下突袭,伦巴第只能求和,答应不再骚扰罗马。而教皇也获得了一块安身立命的国土。
基督教只承认一个皇帝,即罗马皇帝,公元797年,君士坦丁六世被废,教皇此时和法兰克的查理曼大帝关系密切,于是加封查理曼大帝为圣神罗马帝国皇帝。而法兰克不像东罗马那样干预教会事务,而教皇国却可以参与国家事务,于是教皇就成了教皇国的实际统治者。之后在中世纪的许多年间,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斗争异常激烈,双方都有罢黜对方的情况发生。
在法国大革命中,法军攻入罗马,成立罗马共和国,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教皇国才被重建。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拿破仑三世把军队撤离意大利,使得意大利军队顺利攻入罗马,并把首都从佛罗伦萨迁到罗马。教皇庇护九世被迫将自己退缩至罗马台伯河西案高地的梵蒂冈城堡内,自称梵蒂冈之囚,到1929年,意大利代表和教皇庇护十一世签订拉特兰条约,把教皇国限定在梵蒂冈城堡内,成为梵蒂冈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