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复制本帖HTML代码
|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
不过人家是150年前的事情了,危害超过三鹿多了。(见下文)
希望中国能引以自省。
我自己则是每天喝宁波牛奶公司的鲜奶,感觉宁波的鲜奶也没有什么问题,至少我在牛奶公司的同学自己也在喝的。但是女儿现在喝的都是托朋友从法国买来的奶粉。
150年前,美国如何解决“毒牛奶”
陶 勇
中国问题奶粉事件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这也让美国媒体回忆起150年前发生在纽约的“泔水奶”丑闻。《纽约时报》近日撰文回顾这一震惊一时的毒牛奶事件,并且认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中国也出现了类似美国当年发生的问题。美国毒牛奶丑闻从首次揭露、公之于众到最终酿成惨祸,其间长达16年之久。在这一事件曝光48年后,美国首部食品安全法出台。
需求造成牛奶热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是美国北方工业经济大发展的年代,大量来自全美甚至全球的外来人口涌入纽约这个大都市,力图从蓬勃发展的城市经济中寻得自己的机遇和饭碗,这导致纽约的人口不断膨胀,新的家庭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各个角落组成,这些新婚夫妇大多是刚刚进入纽约、靠工厂菲薄收入糊口的低收入者,他们居住在拥挤、卫生条件恶劣的棚户区劳作、生活,大批新生儿在这样的环境里孕育、诞生,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又使得许多年轻妈妈无法靠自身乳汁哺育儿女,对牛奶的需求与日俱增。
当时尚无可靠的制冷保鲜技术,纽约的牛奶仅能依靠邻近地区,如奥兰治县和韦斯特切斯特县的奶场供应,然而这些牛奶很快便无法满足越来越膨胀的纽约消费需求,19世纪50年代初,纽约鲜奶供需缺口已高达20%以上。不仅如此,由于物以稀为贵,牛奶的价格也水涨船高,这显然绝非以产业工人阶层为主的牛奶消费群体所能负担的。
然而,这一局面很快就被扭转了:只几年工夫,纽约市场鲜奶供应量就由每天9万夸脱(1夸脱约合1.14升)飙升至12万夸脱,而且由于供需迅速趋于平衡,牛奶价格也变得平稳,乳业迅速成为两个产奶县的支柱产业。如果以为两个县的奶农是大赢家那就大错特错了:此时的纽约已经高度商业化、一些精明商人着手将牛奶产业规模化,并毫不迟疑地开始市场细分,将促销重点对准广大新生儿市场,“纯鲜牛奶”和“奥兰治牛奶”这两大品牌迅速崛起,并打出了儿童卫生奶的堂皇旗号。
如果仅仅是商人的营销行为,其效果未必能达到预期,此时纽约市政府内部出现了“推手”:屠宰商出身的市行政会成员、查尔斯敦选区民主党众议员候选人迈克尔•图奥梅伊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上层人脉,开始不遗余力地充当儿童卫生奶的代言人、传声筒,由于政府的倡导,儿童卫生奶专家迅速普及到全市范围,在当时的许多广告和媒体渲染下,这种奶不但被吹嘘为最卫生的牛奶,甚至夸张为营养赛过母乳。铺天盖地的商业促销,加上民众对政府的信赖,让儿童卫生奶大行其道。
卫生奶并不卫生
事实上早在牛奶热尚未兴起的1842年,就有一个名叫“戒酒十字军”的组织指出,牛奶有问题,如果不解决,将引发空前灾难;50年代中期,一位女报人弗兰克•莱斯利更在其主办的《莱斯利画报》上揭露儿童卫生奶的真相。原来,当奶商发现牛奶供不应求,奶产量很难大幅度增加后,就动起了歪脑筋。他们首先给奶牛喂食酒厂的酒糟,以剌激其多产奶。这些奶牛几百头一群被关在狭小的空间内,四肢固定,用减少活动量的方法强迫性催乳,许多牛因食物中毒和缺乏活动,导致牙齿和尾巴脱落、乳房溃烂,甚至蛆虫遍体,浑身是病,但黑心商人们却不管不顾,将这些病牛所产的奶供应市场。
随着商业资本的涌入和供需缺口的进一步拉大,上述黑心催乳法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黑心商人又想出更绝的招数:掺假。他们将污水、臭鸡蛋、淀粉等各种杂物掺入原本就已经有问题的奶中,并且按照比例加进石膏、蜂蜜和其他药物,以清除掺假所带来的异色、异味,由于加工过的奶和鲜奶的味道有明显不同,他们便以儿童卫生奶的名义大肆促销。由于大量掺假,奶农和不法奶商终于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将纽约市场的牛奶供应量在几年内提升25%。
尽管有人发现,有人呼吁,但是在图奥梅伊这样的官人和巧舌如簧的商家面前,这些声音显得苍白无力:“戒酒十字军”的主攻目标是不法酒商,奶农、奶商只是捎带;而《莱斯利画报》固然坚持不懈,可又有几个人会关注到?
泔水奶丑闻曝光
1858年夏天,事态终于扩大了。由于婴儿死亡率离奇上升,甚至达到一年8000人这样骇人的数字,而大多数夭折儿童都是儿童卫生奶的使用者,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争议和关注,《莱斯利画报》的报道也逐渐被许多人所瞩目。
当年5月,《莱斯利画报》终于在一间牛奶厂找到确凿证据,证明在纽约市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两区销售的儿童卫生奶,实则是掺杂大量污物的泔水奶。六七月,《莱斯利画报》又以“牛奶交易大曝光”为题,图文并茂地刊载了一系列文章,将泔水奶产、供、销的一条龙黑幕,完整地展现在大众面前。如此骇人听闻的消息很快引起全城轰动,并且引发各界广泛关注,不少政界、经济界名人纷纷向市府施加压力,要求他们组成专门调查机构,调查、惩处不法商人,还乳业市场以清白。
此时图奥梅伊再次站到前台,他毛遂自荐和哈里森•里德、威廉姆•图科两位政府官员组成3人调查小组,开始调查此事。他们走马观花地巡视奶场和生产车间,和奶商们喝几杯酒,说几句闲话,就匆匆结束调查。图奥梅伊等人将听证会变成了为儿童卫生奶邀功摆好的发布会,他们不但用讥讽的口吻嘲笑一切试图建立政府卫生管理机构的努力,还公然宣称,儿童卫生奶是最卫生的牛奶。由于图奥梅伊等一手遮天,对儿童卫生奶的调查惩处不了了之,纽约食品卫生机构也迟迟未能建立。
然而《莱斯利画报》的努力没有白费,越来越多的母亲开始唾弃泔水奶,更多的媒体开始抨击这种黑心行为。1878年10月29日,《纽约时报》以“这些家伙应该挨揍”为题,严词斥责官商勾结、用泔水奶毒害婴儿的勾当,并给图奥梅伊起了“泔水图奥梅伊”的“美称”,这一“美称”一直被称呼到今天。1887年5月2日,泔水奶最大的保护伞“泔水图奥梅伊”由于心脏病突发猝死,次日,《纽约时报》第8版刊出“这家伙终于完蛋了”的文章,呼吁各界人士加把劲。
19世纪末,在各界的不懈推动下,巴氏杀菌法终于在纽约乳业中普及,1906年,美国通过第一部《食品和药品法》,包括牛奶在内的食品、药品总算有了统一的质量检验标准,此时距泔水奶事件正式曝光已过了48年。时过境迁,当年的责任人和企业均物是人非,处罚竟成了一句空话。泔水奶事件最终成为美国食品安全法规出台、成形的触媒,然而数以千万计无辜夭折婴儿的生命再也无法挽回,甚至不能用惩处责任人,还他们以应有的公道。150年前的毒牛奶公案,留下了永难弥补的遗憾。
.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