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复制本帖HTML代码
|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
文字越来越理性了。
刚开始,“南洋华人”,“抱大腿”,等等。我回了几个,当然有人不齿了,因为我是“农村华人”嘛。现在谈双赢,好。人总是趋利避害的,移动迁徙不可避免。你走你的,他走他的,都高高兴兴地,多好。我们在这里讨论选择对错的时候,看来是都浪费时间了。
凡人姐姐也不必生气。您给您妈道个歉,留了条路,大家都有的走。您有得妈妈可以走走,您妈妈有得女儿可以走走,多好。不合适时,分开处处;想念时,一起聚聚。一时得失,如果不在意,其实一笑而过也不是那么困难的。不过您这爸妈脾气真够大的。
唐兄,回头正题。您倾向于认为崛起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请问有什么社会规律,或者经济规律,或者其他什么我不知道的规律,来支持吗?您谈到了香港人回流的情况(还有另外回流现象抱歉我不记得了),按照我的理解应该是加拿大的制度(社会环境?)实在是不支持他们留下混碗饭吃了。您也说再过N(具体我也忘记了您说的)年中国人也会有回流现象。按照这个假设,中国需要至少持续那个N年的发展。这个前提能成立吗唐兄?什么制度,或者什么规律,在支撑着这个东西呢?仅仅是人努力勤劳还是制度真的优越?
我谈点我的疑问。
对人的问题,也许是我运气不好,我持悲观态度。我觉得哪里人本质都一样,唯一信仰和追求不同。
对制度问题,我基于我的经历,还是认为它是一个人治社会,导致基本的公正公平缺失。我具体的经历此地不谈。2件事:王立军和博徐来的重庆打黑事件。还有一件是我妈跟我讲她怀我的时候被生产队要求冬天去修卫星水库的事情:如果干不完分配的活(量我也打听了一下,反正我们现在在办公室的可能最多有一半人能完成的劳动量),女人第二天是要光着上身干的。王和博的事情并不远。我妈那些事情在1975年。时间跨度我想应该够了吧。后面反映的公权力和资源运作的方式应该是一致的,所以我觉得非常可怕。您当然也谈了温总的政府报告。1政令不出中南海,此事可能夸张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2温总连自己的家人都管成那样,所以我看他就如我看之前的朱总一样;3我个人现在的经历表明我出生地基层(2级市,以及县级市,乡镇一级,村一级)的权力运作和资源分配还是和90年(我开始上县城中学)差不多。现行制度可能比较有效率,可如果社会环境和国家权力机构还是不(愿意)培养公民和公民意识,我还是不看好。连博这样的人都可以一夜倒地,没有民众约束的权力制度,更是不可预见。
当然,具体到我个人而言,我并没有把路走绝。要是非不可,我还是能回去挣钱养活我家人的。想骂我的,先想想自己家里人是不是要吃饭吧。
唐兄总是让我想起杜甫。唐兄可能想着济天下,是个有理想的人。
.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