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有个新闻,是说因为不少在马尔代夫旅游的中国人会在自己房间里面吃泡面,所以那边的酒店主管担心会减少餐厅的生意,所以将中国旅客房间里的烧水壶拿走了,搞的中国人住酒店想泡杯茶喝都不方便。据说该主管还创造性地将CN说是cupnoodle的缩写,很有想象力。
消息一传出,网上的意见大概分成两种。第一种是批评酒店搞歧视的,都是花钱住店的,凭什么欧洲人有烧水壶中国人没有?
第二种是批评中国人素质低的,大老远地花钱去住五星级度假村,大头钱都花了,你剩什么饭钱啊,躲在房间里吃方便面,这不是被别人笑话了?
我去年去的马尔代夫,不瞒大家说,我也在房间里吃过泡面。为什么吃?容我慢慢道来。
我订的酒店包含了早晚两顿自助餐,所以午餐自理。
我老婆大老远地到了印度洋,很想吃吃的当地的风味。我因为去过印度,对小黑哥做出来的东西有思想准备,所以还是在包里塞了一些方便面。
道上餐厅倒是有几个,我们先去尝了西餐厅——好在现在岛上六成以上的游客都是中国人,连餐单都有中文版的。
西餐大家知道的,花里胡哨大盘大碗,看起来很不错。我们从前菜吃掉甜点,除了甜点比较可口外,我老婆其它菜都剩了一些,原因是不怎么好吃,吃完之后总觉得胃里不踏实。
后来又实验了一家印度风格餐厅,在海边,吹着小风,环境很美。那个味道就不说了,啥都不说了,大家没事儿就别出尝了。
我们死心了,想起还有一家日本餐厅——小鬼子的东西好歹还是能吃的,但是不幸,该餐厅装修停业。
于是我带的方便面发挥了作用,还好房间里有烧水壶。
晚上吃自助餐的时候,看着有好多白水煮熟的大螃蟹大虾放在冰上等着老外来挑,我老婆眼泪汪汪地说:“这么些螃蟹大虾,要是用油一煎,再放些酱油放些葱花——真不知道这些小黑哥怎么想的!”
其实我出国旅游背方便面的习惯早就有了。
07年要去欧洲的时候,听一位常去英国出差的兄弟血泪控诉英国的餐饮。他是甲方,到了英国有一群供应商请他到本地饭店大吃大喝,但是除了偶尔去吃中餐外,他只要吃了所谓“地道的英国美食”后胃里就不舒服,后来找到的良方是回到酒店把方便面调料袋拿出来,冲成一碗汤喝下去,胃里就舒服了。
于是我行李箱里背了不少各个口味的方便面才放心去法国。
在巴黎除了老同学请吃了一顿地道的法国大餐外,其它都是去广东餐馆里吃——要说在巴黎的香港厨师还是不错的,做得味道很地道。
到了普罗旺斯,老婆要吃当地久负盛名的鱼汤——据说是LP上力荐的。我想鱼汤怎么煮也不会太离谱吧,于是二十几欧点了一碗上来。一看,乖乖龙地龙,一碗黄黄的浓汤,一眼扫过去以为是咖喱汤(有图为证)。老婆吃了一口这个LP力荐之后,皱皱眉说不吃了。
我实在舍不得二十几欧元,端过来喝。一尝之下,又咸又苦又涩,当时杀了厨子的心都有。强忍着喝了几口,实在受不了了。
后来尝了资料,原来所谓的鱼汤就是把各种杂鱼整条捣捣烂(也不摘掉苦胆,帮帮忙啊)煮煮就端上来了——难怪英法人民早年不怕惊涛骇浪要漂洋过海开辟殖民地,家里东西实在是吃不得啊。
所以在普罗旺斯的日子(当地没有中餐馆),就是靠街边的土耳其烤肉卷和方便面撑过来的。
说到这里要夸一下意大利,靠着马可波罗从中国学回来了一些烹饪的基本原理,意大利面和海鲜烩饭还是可以吃的,当然那个生火腿一定要小心,离远一点。
很有趣,我查了一下,全世界吃大米的除了远东地区外,只有意大利、西班牙等几个南欧国家,看来马可波罗还是很靠谱的。
在澳大利亚也被忽悠过,跟团去大洋路的时候,司机不停地称赞当时的fishchip是享誉四方的美食,一定不容错过。
后来,吃了一次,后悔了半天,然后想起来澳大利亚人都是英国人的后裔,居然祖先的手艺还没有丢。
晚饭还是到唐人街去吃的中餐。
出去玩唯一不用担心吃的地方是东南亚。
泰国、马来西亚,到处都有很好吃的东西,但是前提必须是华人师傅做的(小印度的咖喱鱼头除外)。
记忆中最爽的一次吃海鲜是在马来西亚麻坡,在海边的露天餐厅吃,头顶是明月,耳边有海浪声。
一道道结合了本地香料的海鲜大菜上来,吃的我心满意足。
最妙的是身边都是辣椒树,觉得不怕辣的话可以直接从树上摘小红辣椒加到菜里,辣的出汗,很爽很爽。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7,奖励楼主6分以及9华新币,时间:2013-03-13 22: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