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早报》看到吴俊刚的文章《我们不应沾染岛国根性 》(http://www.zaobao.com/special/singapore/pages5/budget2013130320.shtml),确实很令人深思。
吴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前辈,记得十多年前刚刚到《联合早报》工作,他就专门给我们上了培训课程,其思维之犀利、文字功底之深厚,确实让人由衷的敬佩。
这片文章虽然不长,但是确是我记忆里第一次明确提出"岛国根性”与新加坡前景这样一个明确的主题。岛国根性是指生活在岛国上的国民所具有的根性,表现为心胸狭隘,小气和缺乏宽容,趋向同质性,排斥异质性和多样性。事实上,这种特质早就成为了日本人或者韩国人的标签。
记得一位同学在澳洲留学,最受不了的就是同班的一位韩国女同学对自己祖国无节制的吹捧:例如,三星公司是全世界最优秀的科技公司;现代汽车是全世界最安全的汽车等等,连她自己的弟弟也是“全世界最talent的学生”。。。。
在新加坡十年,记忆很深的就是每年媒体都要大肆宣传由瑞士某研究院的出的国家竞争力排名:新加坡每年都是名列前茅,好像一度是全世界第二。报纸上动辄就是新加坡的XX是全世界最。。。
我95年刚到新加坡的时候,就很快知道了很多世界之最。
比如:Westin酒店是亚洲最高的酒店(那时候浦东金茂凯悦还没有建好);圣淘沙有全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这个。。。);Suntec City里有全世界最大的人工瀑布(好像很多国家对人工瀑布都没什么兴趣);新航是全世界最安全的航空公司(当然那时胜安空难和桃园撞机事件还没有发生);包括圣淘沙的一个被绳索桥连着的小岛也被称为亚洲大陆最南端。
在政府指导下的媒体对于这些令人自豪的成绩反复强调,对于提高新加坡人的自豪感与自我凝聚力,当然是有着积极作用的。但是纠枉过正,副作用就是在一些坡人身上岛国根性的滋生。
前不久在淡马锡论坛上,一些人找到了新公民李叶明参加中国大使馆国庆活动的照片,立刻成了李先生“人在曹营心在汉”的铁证,极端者甚至签名呼吁将李先生逐出新加坡的——这在一个心态成熟的民主国家是难以想象的。新加坡同美国一样,都是移民社会,然而奥地利移民施瓦辛格在美国获得的成功与民众支持并不因为他的奥地利背景而有所削弱,这与李叶明入籍6年后仍要被人呐喊“赶回中国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与部分坡人的岛国根性,自信心盲目爆棚形成鲜明对应的,是很多中国人所谓“中国烂透了,不可救药的”的自怨自艾。
自1840年天朝梦随后,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遭受了自五胡乱华以来最大的挫折,人民自信心一下子跌到了冰点,对外盲目崇媚,对内妄自菲薄。虽然中国在过去三十年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就是有一些中国人保留着“中国式抱怨”的特色,坚持认为:凡是中国取得的经济成绩,不是统计局虚报的,就是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要不然就是不掌握核心技术的,再不然也是联系着贪污腐败的。甚而至于有人认为,只要是中国官方发布的就一定是假的。
而“外国”或者“国外”则成了一个代表着先进、光明和幸福的名词。
直到今天,在一些媒体和一些口中,动辄就是:“人家国外是怎样怎样的”,似乎完全没有考虑到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广大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
几年前,我的一位朋友把独生女儿送去了西班牙留学,送走后他欣慰地叹一口气:“总算把她送出国门了。”大有掩护女儿逃离虎口的意思。
但是如今,西班牙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持续衰退,社会动荡不安,她女儿即将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现在又在打算着重回中国工作的事情了。
纵观美国历史,这个20世纪的霸主在立国伊始对于欧洲发达国家还是崇尚有嘉的,效忠英王室的贵族们成立了加拿大,直斥美国是一群数典背祖的牛仔。牛仔们造反独立成功后,对于先进的欧洲还是坚持学习,美国学生以到欧洲留学为荣,美国大学则以请来欧洲教授,脚踏实地日益进取,经过百年的发展,才有了美国今日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独步天下的地位。
无可否认,美国的成功是因为美利坚民族一直坚持着博大的民族胸怀,而混血儿奥巴马能当选总统也证明了这个种族问题不断的国家仍然有其伟大的一面。
中国有古训“有容乃大”,博大的胸怀代表着兼容并蓄的气度和宠辱不惊的沉稳。从美国金融风暴到欧债危机,国际格局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国际的地位也日益重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新加坡人还是中国人,都应该思考如何成为一名有着大气度的国民,而不让夜郎自大或者妄自菲薄的心态所束缚。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5,奖励楼主10分以及15华新币,时间:2013-03-27 22: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