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复制本帖HTML代码
|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
楼主的情况,让我想起我妈妈。
我姥姥也是很重男轻女的。姥姥来自农村,闹革命进了城,解放后当了工厂干部。我妈10岁之前被姥姥仍在农村老家,由我太姥姥看着。10岁了还是在我姥爷的坚持下,才被接到城里,要不然我姥姥觉得一个女孩就在农村呆着算了。来到城里也不是享福,10岁的她,早上要做一家人的早餐,还要把舅舅和小姨送到幼儿园,才能去上学。
我妈特别珍惜在城里的学习机会,学习很快赶上来了。但是赶上上山下乡,有作为大姐责无旁贷的下乡了。在农场的辛苦不说,工农兵学员的名额也连续两年被别人靠关系占了,虽然妈妈考试都是第一。而此时舅舅和小姨都进了姥姥工作的国营大厂当了工人,就算当时的铁饭碗了。我妈第三年,终于得到机会,都25岁了才得到工农兵学员的名额,回到城里上大学。在农场的时候,妈妈每月很少的津贴,也都是攒着,过年回家的时候给全家每人做一件新衣服。
妈妈大学毕业后,留校当了老师。认识了爸爸,建立了家庭。姥爷当时地位有所提高,有多一套小房子。我妈结婚在当时已经是大龄,而工龄尚浅,单位没有房子。我妈提出能不能借那个房子结婚,单位分房马上空出来给舅舅,姥姥都不同意。理由是舅舅也许很快就结婚(当时还没女朋友呢),我爸妈单位房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分下来。最后我爸妈就在单位集体宿舍结的婚。
80年代,当老师收入不比我舅舅当个工人多。所以那些年倒是没贴补舅舅多少钱。但是姥姥家各种事情,出钱出力,我妈这个做女儿的没有比舅舅少出一点。
90年代后期,舅舅舅妈小姨相继下岗,而教师待遇一直在提高,我们家成了经济状况最好的。这时候姥姥偏心就跟明显了,舅舅家各种事都让我妈出钱出力。我妈是特讨厌找人走后门的,但是为了舅舅工作表弟上学什么的硬着头皮去找人。过年姥姥给舅舅孩子的压岁钱却比我多N倍。我妈对此到毫无怨言,觉得她是大姐就该照顾着弟妹。倒是我小姨颇多意见,因为跟我妈比,自觉做不出我妈那种奉献;跟我舅舅比,又觉得姥姥偏心舅舅。小姨虽然也下岗,但是姨父工作还不错所以不象舅舅家那么困难。
后来我来新加坡上学,那之后我就再也没要过家里的钱。我舅的孩子当时学习成绩不行,我妈高二把他直接弄到我家住着(我们住在学校大院里环境好很多),督促他学习给他找家教,后来他成绩大幅提高,考上了很说的过去的大学,我妈功不可没(表弟自己说的,他说在我家住的日子对他对待学习的态度影响很大)。而我当时还很委屈,因为我的房间被表弟占了,我假期回国都要住客厅。
后来姥爷生病住院,说是公费医疗但是很多钱都报销不了,几万块都是我妈补上的窟窿。姥姥也渐渐觉得女儿好了,让我舅舅好好待他姐姐。姥姥姥爷去世后,我妈说服我小姨放弃遗产继承,所有遗产都给了舅舅。旧房子拆迁的时候,本来舅舅拿了拆迁款可以买一套二手房的,但是他不知怎么又看上一个新的小区,钱根本不够。我妈借给他10万,说是借,已经借出去6,7年了还没有还的迹象。舅舅舅妈下岗后也一直没找到什么像样工作,以前姥姥姥爷都是老革命工资还很高他俩就啃老,老人去世了他们拿了遗产可是这样一买房子也不剩了。所以没钱还我妈也不催他了。但是当时我结婚买房还都是借银行钱呢,我也没跟家里拿过1分钱。
这些年我妈老觉得舅舅收入太低了,总想用各种方法贴补他。甚至我家换车我妈就直接要把旧车送给舅舅(最后舅舅没要,他那收入养车都困难)。我后来也劝我妈,救急不救穷,舅舅也不是吃不上饭,我们没必要这么贴补。真碰上个什么大事我们肯定帮忙。我还请舅舅一家来新加坡玩一圈,表弟出机票,在这里的吃喝玩住都是我出。每次回国给舅舅小姨表弟表妹的礼物也一个不拉。
现在回头看看,我妈好像一直在贴补着家里,贴补着弟弟。可是今天,就经济和生活状态上来讲,我妈是她姐妹兄弟里最好的。我也不谦虚的说我是这一代几个孩子里混的最好的。而舅舅受了这么多补贴,仍旧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可能这些是有联系的。也许就是妈妈从小做大姐就养成的责任感,生活工作能力,才造就了她的今天。也是在她的影响下,我养成不计较得失,乐观积极的性格,才有了我的今天。这些,30年多年前,妈妈在农场劳动,舅舅在城里当工人的时候,他们可能都没有想到吧。
妈妈这些年对舅舅和姥姥家的“倒贴”,还有很直接的好处,就是和睦的姐弟关系。我不在国内,我爸妈有点什么事,需要跑腿什么的,舅舅都热情相助。每次爸妈从新加坡回国,舅舅和小姨都把我家打扫的干干净净,做一桌子好饭菜等着。表弟开车去机场接了我爸妈,到家就是热气腾腾的饭菜。这些都不是简单能用金钱衡量的。所以想到这些,到底妈妈吃亏了还是享福了,我觉得是后者。吃亏是福,这也算个例子吧。.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