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一下以免被工人党带节奏
所在版块:心情闲聊 发贴时间:2020-06-01 17:52  更多评分:

用户信息
复制本帖HTML代码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陈振生的潜台词,是公民替代客工基本不可行,即使假设本地人生产率是三倍,也不可行。为啥说假设,不好意思直接说把客工换成公民也是没用的。

而工人党说澳洲日本生产率是坡县几倍,则是来自于白老师贴的那个报告,具体在报告原文第19页。那段话大意说各国对生产率衡量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和标准,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然而还是采取了马来西亚的一个数据,说澳洲,日本,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分别是多少。这个数据是用每个工人产出的用令吉表示。看懂了吗?用价格衡量的话,澳洲,日本房价和坡县马来西亚比当然会贵。工人党随便抓个数据,批评一下闪电,就是这么个套路。

没有技术革命的前提下,提高生产率谈何容易。目前可行的办法是统一标准,增加预制模块,这个在组屋建设里其实已经一定程度上执行了。然而在私人住宅市场,许多时候市场追求个性化,那预制模块就相对难以实施。

对于客工,并不是完全没有提高生产力的空间,比如turn over就是个问题,如果一个工人在他的岗位只有短短几年,每次新的工人需要重新培训,成长为熟练工人后,岗位变了或者被送回去了。然而这也是影响生产率的众多因素中很小的一个,而这也不是本地公民替代客工可以解决的问题。

说白了,没有技术革命,讲生产率基本上是个伪命题。坡县和客工的关系,其实和天朝城市和农民工关系是一样的。天朝进城务工流动人口也有20%多。划重点,坡县是个城市国家,吸收周边国家客工,是最合理的方式。

在这个前提下,命题就换了,不是公民取代客工的命题,而是如何对待客工的命题。这个命题可以单独开贴了。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相关帖子 我要回复↙ ↗回到正文
陈振声vs余振忠:建筑业需要客工30万人吗?其他国家怎么做?(转) shaokunlun   (2097 bytes , 3626reads )
没有人带我节奏 iluvchoco   (805 bytes , 18reads )
提高生产力只不过是讲的好听 iluvchoco   (202 bytes , 16reads )
这是被经纪带节奏了 shaokunlun   (144 bytes , 15reads )
提高生产率是根本 乌贼的马甲   (137 bytes , 14reads )
别以为建筑公司的老板傻 rjm   (112 bytes , 25reads )
是什么自信让他觉得新加坡本地人一个人可以顶别人三个 高山流水   (170 bytes , 19reads )
澄清一下以免被工人党带节奏 鹏哥   (1282 bytes , 37reads )
给你一个赞 piaopiao6732   (5 bytes , 17reads )
给你一个赞! elliotxin   (0 bytes , 17reads )
逻辑是个好东西啊 shaokunlun   (152 bytes , 16reads )
我们一个顶他们三个还差不多 ImHResIDeNt   (0 bytes , 10reads )
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靠技术的革新 亢龙有悔   (89 bytes , 35reads )
澳洲和日本的建筑业的生产率分别是新加坡的3.9倍和2.8倍 shaokunlun   (28 bytes , 27reads )
这个数据出处分享一下吧 鹏哥   (122 bytes , 9reads )
出处在此 しろ   (338 bytes , 39reads )
媒体断章取义能力可见一斑 鹏哥   (20 bytes , 23reads )
不用看就知道,肯定是按照价格计算价值 山水   (259 bytes , 17reads )
顶你这个 kusubudo   (28 bytes , 13reads )
最后一句打错了,应该是“中国医生是美国医生的5倍” 山水   (0 bytes , 17reads )
严重怀疑澳洲数据 Seabass   (67 bytes , 17reads )
建筑业没啥特别的高科技, gobackC   (352 bytes , 15reads )
理论谁不会吹。 社会人   (143 bytes , 33reads )
同意,干脏活累活不都是咱中国弟兄。 ImHResIDeNt   (0 bytes , 12reads )
现在客工里面中国人算少的了 ESPRITEE   (0 bytes , 17reads )
不能理解 rjm   (88 bytes , 18reads )
这句说的真好 Newtimes   (210 bytes , 18reads )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andy99   (12 bytes , 25re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