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下午察:只有“中国观众”的北京冬奥会
所在版块:心情闲聊 发贴时间:2021-09-30 23:16  更多评分:

用户信息
复制本帖HTML代码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没有观众、没有掌声、没有欢呼呐喊,相信是许多人对于东京奥运会的印象。不过,这罕见又沉寂的一幕,将在明年2月举行的北京冬季奥运会中,被“中国观众”一一打破。

没错,只有“中国观众”。

周三,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主持召开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会议,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列席。会议审议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疫情防控关键政策。会议决定,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不面向境外观众售票,仅面向境内符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的观众售票。

此外,根据北京冬奥组委在网站上发布的说明,参赛运动员疫苗接种“应接尽接”。其他人员执行“二选一”政策,即来华前14天完成全程疫苗接种者,入境后直接进入闭环管理;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的,入境后进行21天集中隔离观察。

说明也强调,世界卫生组织或相关国际组织认可,或相关国家以及地区官方批准的所有疫苗均被承认。

说明还显示,闭环管理涵盖抵离、交通、住宿、餐饮、竞赛、开闭幕式等所有涉冬奥场所。在闭环内,参与者将只能在冬奥会场地间活动,参加与本人训练、比赛和工作等有关活动。闭环内将使用冬奥会专用交通系统。所有进入闭环内的境内外冬奥参与人员和工作人员都将进行每日核酸检测。

北京冬奥组委也提到,官方活动和各利益相关方组团或工作计划当中采取“非必要不来华”的原则。

简而言之,上述这些规定、措施或者政策,都表明中国不打算在冬季奥运会期间,无限制地“打开国门”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不过,要办好大型体育竞赛活动,即便是在“清零”的抗疫路上还是得把门打开,唯须确保一切在高度可控范围内。

毕竟,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的17天内,估计将有近3000名运动员齐聚北京冬奥会。

中国有“底气” 把观众带入比赛现场
首先,最为外界关注的,莫过于此次北京冬奥会现场仅允许中国境内观众这一规定。

此前,东京奥运会官方花了不少心力,想把观众带入比赛现场,但迫于舆论压力,先是禁止外国观众到现场观赛,最终也把大部分本地观众也禁了。

如果仔细一想,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观众可以亲临北京冬奥会现场。

要知道,截止9月6日,中国累计疫苗接种人数已达到10亿9500万,覆盖全国总人口77.6%,完成全程接种的有9亿6972万人。在如此高接种率的背景下,疫情会大规模暴发的机率很小,而且也是可控的。

举个例子,中国福建9月中旬发生疫情,随后传播到全国多个省市,这波由变种病毒德尔塔引发的疫情最高峰时本土单日新增达到50例以上,被认为是中国自7月南京疫情受控后面临的最严峻形势。

但按照目前的新增数量来看,这波疫情很明显已被控制住。

其次,中国政府据报为北京冬奥会投入了数十亿元人民币,包括建设场馆等,虽然具体数字官方没有披露,但在中国经济现行不断放缓之际,这笔钱仍是不小的开销。如果不限制国内观众入场,门票收入至少还能填补一些,不至于像东京奥运那样,血本无归,日本政府投入的上百亿美元都打了水漂。

当然,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先后主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北京肯定期望能够在时隔14年之后再次成功办一场举世瞩目的奥林匹克体育盛会,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如果观众席上空无一人、场面冷清,难免让外界对中国崛起的大国形象产生落差。别忘了,中国目前是全球最佳抗疫“模范生”之一。
比东京奥运硬
尽管如此,为了避免百密一疏的情况发生,中国采取的防疫措施,在力道上,还是比东京奥运会强硬了些。

根据前述措施,北京冬奥会向参与者提出的“二选一”要求,被外界视为“前所未有的”。《纽约时报》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主要的体育联盟要求所有参赛者在获准参加比赛之前必须接种疫苗,否则将面临数周隔离期,期间可能无法训练。

此前,东京奥运会参与者未被要求接种疫苗,且未接种者也不需要长时间隔离,且每天会有限定时间可以前往便利店或餐厅取外卖食物。

目前尚未有报道提及有运动员因为疫苗接种问题而退出北京冬奥会,而美国奥委会及残奥委上周已经宣布,只有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运动员方可入选北京冬奥代表团——他们都必须在12月1日之前接种疫苗。

此外,主办方通报的措施称,完成接种疫苗的冬奥会参赛者在抵京后将会进入闭环管理。这也意味着,所有运动员、官员、记者和数量庞大的奥运会工作人员从到达之日到离开之时,将在一个泡泡似的环境中吃饭、睡觉、工作、比赛。

在东京奥运会期间,当地新闻媒体和场馆工作人员是可以从家中通勤到奥运场馆的;而且,所有奥运会观众在经过14天严格的限制后,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城市中自由移动。

不过,较宽松的抗疫措施有其风险。日本共同社曾报道,在7月1日至8月7日期间,与东京奥运相关的冠病病例累计达409人。

抵制声早已响起
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还有126天,上述发布的初步疫情防控政策,算是提前为这场盛宴暖身。在此之前,有关冬奥会的争议早已被媒体多次报道,当中最多人关注的,莫过于欧美国家发出的抵制声。

自年初以来,呼吁抵制北京冬奥会的声音主要来自美国国会、加拿大议会和欧盟议会以及一些西方人权组织,他们称中国未改善人权状况。而政治人物的理由,则主要围绕新疆、西藏、台湾和香港议题展开。他们认为,中国的人权和言论自由状况不断恶化。

这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的趋势相似。但有别于当时的情况,此次的冬奥还面对中美竞争、中欧关系恶化等因素,因此,当中难免让人怀疑多少夹杂着“为抵制而抵制”的心思。

不过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宣布对北京冬奥会进行外交抵制,也没有哪家赞助商或企业宣布退出冬奥会,更没有运动员放弃参加。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本月中旬已表明将出席北京冬奥会,成为第一个确定出席的国家元首。

归根结底,北京冬奥会应当是关于,也是属于运动员的。如果硬要将政治与这场运动会挂钩,最终受害最深的,恐怕是这些筹备许久的运动员的参赛权益。

英国广播公司(BBC)早前就引述国际奥委会年资最长的委员、加拿大人庞德(Dick Pound)说:“这场运动不是中国运动会,它是国际奥委会的运动会。” 也是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他说,“我们的看法是,无论不同国家之间的观点是多么复杂并存在诸多矛盾,我们都在试图开出一条中间道路,以体育作为一种交流的方式,哪怕是在最坏的时代里。”

或许,中国办奥运被高度政治化,是一个无法逃避的命运。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情况更是特殊,它将在全球仍与疫情作战的时候举行。如果冬奥会能凝聚民心并改善中国国家形象,同时在不暴发新疫情的情况下顺利举行,相信能在政治上为“中国模式”大大加分。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相关帖子 我要回复↙ ↗回到正文
北京冬奥会全程闭环管理,运动员打了疫苗可免隔离,不对境外观众售票。 Andy98   (2421 bytes , 2020reads )
(早报)下午察:只有“中国观众”的北京冬奥会 Andy98   (5192 bytes , 6reads )
屋子里关21天如何保持竞技状态 zhuang   (22 bytes , 10reads )
还是找个借口别搞了 hongren   (121 bytes , 12reads )
巨额投资不能浪费呀 fqfp   (84 bytes , 17reads )
在屋子里关一个月还想拿牌, 做梦, 冬奥会 改全运会奖牌大丰收 zhuang   (0 bytes , 9reads )
不来的算弃权,天朝拿全部冬奥会金牌 Blzrd   (9 bytes , 12reads )
当然好,好得很 zhuang   (0 bytes , 13reads )
各种智能的先进的应用(实体和互联网),还有通信等等各种技术,跟朝鲜那是天壤之别。 Andy98   (74 bytes , 10reads )
这也叫秀肌肉? shearwater   (145 bytes , 29reads )
说的是科技应用,不是这个文章里的政策。 Andy98   (179 bytes , 10reads )
运动员不傻 fqfp   (85 bytes , 11reads )
还是有差异的。 毕竟08北京奥运开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特色也可以提现。 Andy98   (110 bytes , 13reads )
我关心的重点,就是打了疫苗可以入境免隔离。疫苗也是世界各种主流的都认可。 Andy98   (99 bytes , 12reads )
如果这个闭环有海淀区大那就有新加坡大, Blzrd   (10 bytes , 10reads )
应该是奥运村相关,包括专用交通工具。不可能太大范围。 Andy98   (0 bytes , 10reads )
奥运村,比赛场管,就是相关人员奥运期间必须要去的。 Andy98   (124 bytes , 10reads )
估计办不起来了,这么搞,运动员和坐牢有啥区别 fqfp   (0 bytes , 10reads )
东京奥运没闭环嘛?就是非阳性期间核酸检测没那么频繁而已。 Andy98   (0 bytes , 12reads )
不太清楚 fqfp   (104 bytes , 15reads )
东京奥运会 运动员不允许离开奥运村 niubee   (104 bytes , 19reads )
冬奥会相对容易,毕竟参与国家少,发达国家多 Andy98   (146 bytes , 12reads )
发达国家多,听话的运动员就少呀 fqfp   (0 bytes , 9reads )
不听话禁赛可以吧 Blzrd   (0 bytes , 22reads )
到时候看看吧。他们到了社会主义国家,最好小心点。嘿嘿。 Andy98   (0 bytes , 10re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