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Fragment--> 英国《金融时报》
几个月前我做了一场关于工作的未来形态的演讲,当我举了几个范例说明为什么远程工作会更有效率时,座中有几个人的脸上闪过客气中带着怀疑的表情。事后,有几位高管透露他们已经不抱希望了。其中一人说道:“我爱我的员工,但他们现在在家里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干完活。”
这不是时下流行的观点。一些公司首席执行官由衷觉得,工作更有弹性会让每个人都表现更好,许多科技公司也乐于让程序员之类的员工自行安排工作方式。除此之外,许多公司遭到起诉——这些公司分布在各行各业——因为它们居然胆敢要求员工每周回办公室上班两天,在这种情况下,首席执行官们小心翼翼地回避重返办公室的话题,试图通过安排“鸡尾酒时间”来吸引员工回到办公室。但随着人才争夺战的激烈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他们所抱的期望或许是不切实际的。
那次演讲后,我又查找了有关工作效率的研究。在新冠疫情早期,在家工作看起来是双赢的。关于员工登录和退出系统时间的研究表明,很多人的工作时长没有变,有的人甚至增加了。2020年一项针对美国办公室职员的调查中,受访公司报告称,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工作效率都提高了。但此后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在一家亚洲大型科技公司针对一万名具备熟练技能的专业人士开展的调研发现,那些在家工作的专业人士,他们的工作效率下降幅度最多达到了五分之一:很多人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更长了,但完成的工作量却下降了,部分原因是他们要开更多的会。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Research Institute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提出,在家工作使工作效率下降了近三分之一,而工作效率下降这种事情在日本非常罕见。最近,剑桥大学(Cambridge)的一项小规模研究发现,在为应对新冠疫情而实施封锁期间,英国劳动者花在有薪工作上的时间减少了。
疫情催生了大批论述员工福利的文献,而论述客户以及雇主福利的文献却不太多。在上世纪70年代的英国,人们常说,像英国铁路(British Rail)这类国有企业,是为员工、而不是客户开的。在公共部门的部分领域,这种情景似乎正在重演。去年夏天,负责发放驾照的部门员工在被要求重返办公室工作后罢工,导致五十万人不能及时拿到驾照,到去年9月的时候,仍然有五万名货车和巴士司机在等候领取驾照,而他们的工作对经济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在英国外交部(FCO),“吹哨人”拉斐尔•马歇尔(Raphael Marshall)描述了在英国从阿富汗撤离人员时,他们在外交部近乎空荡荡的大楼里工作的情景,猛烈地批评了英国外交部“力求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放在首要位置”的做法。
在私营部门,接连不断的调查表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希望能继续在家工作,至少能有一部分时间在家工作。但如果在家工作对我们——或者我们所效力的组织——其实并不是那么有好处呢?MindGym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奥克塔维厄斯•布莱克(Octavius Black)认为,“大辞职”(Great Resignation)浪潮出现的原因之一是远程工作,因为远程工作削弱了职场联系,使我们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喜欢自己的工作。在家工作这种模式“去除了成功的复杂组织所需要具备的社会资本”,他说,“你必须构建正确的心理契约”。零售商Timpson董事长约翰•廷普森爵士(Sir John Timpson)认为,即便我们认为自己想要呆在家里,我们也是社会动物,“和别的人在一起才有精气神”。对于有些公司实行混合办公模式,把办公室作为偶尔用来开会的地方,他警告说,这样的公司“在竞争中会处于劣势”。
这无疑与我自己的情况相吻合。我工作的场所始终与我的归属感息息相关。哈佛大学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助理教授阿什莉•威廉斯(Ashley Williams)认为,人类渴望非正式的交流,比如在过道里碰上了聊两句,在咖啡馆和服务员闲扯,借此发泄怒气或表达感激之情。我确实察觉到自己过分热切地和商店职员、出租车司机、一起排队的人聊天。威廉斯认为,远程工作最终也许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因为“我们会把自己的日程排得过于满满当当,以此弥补社会交往的缺失”。
当员工们争辩他们在卖力工作,而老板却在担心自己的手下工作产出下降,谁是对的?也许两边都对。研究发现,我们现在更忙碌了,要开更多的会,看更多的内部邮件,部分是因为远程工作需要有更多的协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有效率的。从第一轮封锁到现在接近两年了,如果说在家工作一开始带来的好处在逐渐消失,那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全世界范围内的“在Zoom上工作”的庞大实验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进行的:我们大多数人都已经浸淫于一种公司文化中。但新招聘的员工呢?如果他们不能与宅在豪华家庭办公室里的高级职员有恰当的交流,他们就很难领会自己的工作中比较精妙的技巧。而公司领导如果没有机会碰到管理层以外的员工,就很难了解实际的工作进展情况。在办公室过道里偶然碰到一位初级员工,与之闲聊一会儿,你能够了解到大量信息。
没有人想回到为了出勤而去上班或受尽压榨的工作状态。但我感到不解的是,为什么我们别扭地不愿意承认在家工作可能会使效率下降?我认识的一位公司总监最近遇到一件让他诧异的事,他打算和一位初级职员安排一次会面,结果对方告诉他,见面时间和他的瑜伽课有冲突。一位资深律师气坏了,她和几位同事精心安排了线上研讨会——在周五——结果参加者寥寥。
人们说,2022年将是员工之年。那么, 2023年会不会是职场愧悔之年?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