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渊洁 发表于 2005年
第一章
汽车制造厂的流水生产线上排列着一辆辆正在组装中的大轿车。流水 线缓慢但不停顿地行进着。随着流水线的运动,每一道工序都给大轿车的身上增 添新的内容。
飞马汽车制造厂10分钟生产一辆飞马牌大轿车,这些大轿车刚刚在流水线 上初具规模就跃跃欲试,恨不能在只有两个轮子时就到公路上撒欢儿奔驰。
飞马牌汽车以速度快和载客量大而驰名,是各地公共交通公司的抢手货。有 飞马牌汽车作为公共汽车运输的主力,公共交通公司的经理就可以坐稳第一把交 椅。
今天飞马汽车制造厂的流水线两侧不同以往,厂级领导云集在车间里,电视 台的记者也像使用反坦克火箭筒打坦克似地扛着摄像机东瞄准西比划。
一辆刚刚组装完毕的飞马牌大轿车被人们簇拥着离开了流水线,它是该厂生 产的第50万辆汽车。人们喜欢用整数作为纪念,数越大越自豪。这辆飞马牌汽 车的运气好,要知道,早一辆和晚一辆都享受不到这种殊荣。
它披红挂绿地开到工厂门口,踌躇满志地站在那里等候庆祝仪式的开始。它 准备一投入运输就创造日行驶上千公里的世界纪录,给母厂的荣誉簿上加点儿新 东西。
仪式开始了。一阵歇斯底里的鞭炮声后,厂长讲话。副市长讲话。有幸购买 这辆飞马牌大轿车的250路公共汽车队队长讲话。有文采。有气氛。有场面。
最后是剪彩仪式。一条高级豪华得可以的大红缎带横在出厂号为第50万号 的飞马牌汽车面前。为了充分体现多方协作尊重领导上下级平等和横向联合的精 神,由包括市领导区领导街道领导厂领导车间领导班组领导及供电局供水局供气 局供粮局供暖局供冷局代表共45人各持一把崭新的剪刀在两米长的缎带上共同 剪彩。为保持步调一致防止出现先剪后剪引起误会之尴尬局面,特从国家体育队 邀请国际裁判鸣发令枪。
只见国际裁判举起白色的枪身上带两个黄铜豆芽菜似的发令枪,口中念念有 词:" 各就位——预备——" 45名剪彩选手张开手中剪刀的血盆大口,寻找着 缎带上最丰满的部位,准备聚餐。
" 呼——" 锻带随着枪响而碎尸万段。
鞭炮和锣鼓再次扯着嗓子在空气中耀武扬威。鞭炮不惜通过粉碎身体来显示 自己的存在。锣鼓甘愿让人痛打耳光来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
飞马牌汽车在这喜庆的气氛中缓缓驶出了工厂,它是飞马汽车制造厂的一座 里程碑。它的车头上那插着翅膀的骏马徽记在阳光下熠熠闪烁。
飞马牌汽车渴望奔驰。它知道它的荣誉和奔跑之间的关系就像汽车和汽油之 间的关系一样密切。
第二章
飞马牌汽车精神饱满地迎来了它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运行。它想起开得 胜,想出师大捷,想一切诸如此类充分表现开门红现象的褒意词。
悬挂250路车牌的飞马牌公共汽车在上午八点整开进了始发站。
三个车门同时开门,乘客们争先恐后地钻进车里,以抢到一席座位为荣。
飞马牌汽车头一次装载乘客,它感到亲切。车厢里的每一位男女老少都给它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发车铃响了。
售票员关上车门,司机发动了汽车。250路飞马牌公共汽车神气地出发了。
轮胎与每一寸道路摩擦都给飞马牌汽车带来快感,它想加速这种摩擦,它渴 望奔驰。
飞马牌汽车驶过一个十字路口后,速度减缓了。它看见前方排列着望不到头 的汽车。司机轻轻踩了下制动踏板,飞马牌汽车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停下了。
开始时汽车轮子还能一寸一寸地往前挪,渐渐地,车轮子像是被粘在了柏油 马路上。飞马牌汽车听见司机熟练地叹了口气,接着把两个胳膊肘压在方向盘上。
飞马牌汽车仗着自己身材高大,它看见前边的车龙没有头,后边的车龙没有 尾。它希望这种局面马上就会改变。
30分钟过去了,汽车原地不动。
乘客们发着各种档次的牢骚。文明的,不文明的,本地的,外地的,国内的, 国际的,各种语音搅和在一起,充斥着车厢的每一寸空间。
终于,有乘客忍不住了。
" 请您给开一下门,我下车。" 一位戴礼帽的小伙子对前边的女售票员说。
" 车没进站不能开门。" 女售票员回答他。
" 我上班都晚了!礼帽大声抗议。
" 开门的总开关在司机那儿,你去同他说。" 女售票员转移目标。
礼帽走到司机身后。
" 能给开一下车门吗?" 礼帽问。
" 不行。" 司机吐出的两个字里的肯定成份占百分之二百。
" 为什么?车又走不动,干吗不让我下车?" 礼帽的声调开始往高音调整。
" 这是规定。公共汽车没进站不能开车门。" 司机也提高了嗓门,他是说给 全车厢的乘客听的,省得一会儿一个一个解释。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礼帽一边看表一边做司机的工作。
" 我的驾驶执照也是死的。" 司机头不回地甩过来一句。
礼帽不吭声了。
车上的大多数乘客都清楚驾驶执照是司机的第二生命。
现在想弄那么个小本子装在兜里真比发明治癌症的灵丹妙药还难。且不说需 要集训多少个月,单是那惩罚性的擦马路上的隔离墩儿就够你回忆两辈子的。飞 马牌汽车的司机不能白擦隔离墩儿。
1个小时过去了,汽车还停在原地。
乘客们都不干了。
" 开一下车门,让我们下去吧?" “您高抬贵手,行行好!" 有人用对 说话的口气对司机说。
" 求您了!" “。……" 司机回过头,一脸的诚实,对乘客们说:" 我也求 求大家,不进站是绝对不能开门的。你们看看,下边就是警察,只要我一开门, 饭碗就砸了。" 一位坐在靠窗子位置的老者站起来将头探出窗外,问警察:" 能 让司机开开车门吗?我们在车上已经呆了一个小时啦!" ”头不许探出窗外!快 缩回去!" 警察没回答问题之前先纠正老者的违章行为。
尽管老者对" 缩" 字十分反感,可他毕竟在地球上生活了七十多个春夏秋冬, 练出了修养和气度。
老者把头缩回了车厢里。
警察一字一句地说:“公共汽车未进站时,绝对不许开车门。汽车出故障除 外。" 乘客们有的掏出工作证,有的掏出火车票,有的掏出飞机器,纷纷给警察 看,以求宽容。
" 这项规定是为了你们的安全制订的,现在下车,如果出了事故怎么办?" 警察挥挥手,表示对那些票证的不重视和对全车乘客安全的重视。
乘客们无可奈何地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他们承认自己手中的票证和上班迟 到以及其它种种理由都不能与司机的饭碗相提并论,更不能与自己的生命安全同 日而语——尽管现在下车绝对不会危及生命。
两个小时过去了,飞马牌汽车仍然原地不动。
乘客们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坐下去,消耗着自己体内那宝贵的热量。
第三章
当第三个小时过去时,礼帽和几位男性乘客的烟瘾发作了。
礼帽率先掏出香烟和打火机。
" 车内不准抽烟!" 女售票员制止礼帽。
" 把烟收起来!" 后门的男售票员也开始维护乘车规定。
" 那我下去抽烟。" 礼帽对女售票员说。
" 未进站不准开车门。" 女售票员重复。
礼帽的烟瘾看上去挺大,他坐立不安,像是要把一盒烟生吞下去。
" 我把头伸出窗外吸烟可以吧?" 礼帽请示女售票员。
女售票员同司机商量研究后,同意了。
礼帽和另外几位抽烟的乘客刚把头探出窗外,就遭到了警察的训斥。
" 把头缩回去!多危险!司机,你怎么不管?有反光镜吗?" 警察威胁司机 兜里的驾驶执照。
" 都把头缩回来!" 司机吼了一声。
礼帽等烟客只好把头缩回车厢里。
几位烟客聚集在一起,礼帽牵头,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
会议决定成立维护吸烟者正当权益协会,会员一致推举礼帽担任会长兼秘书 长。
协会研讨了会员如何在当前紧急关头自救的抗灾措施。
通过讨论,会员们更加认识到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是真理。
维护吸烟者正当权益协会第一次全体会员代表大会结束后,由该协会新闻发 言人向乘客和司售人员宣布了该协会的决议:一、250路飞马牌汽车上的吸烟 乘客遇到了空前的困难,我们的吸烟正当权益受到了侵害,我们决定成立协会进 行自救;二、本协会希望得到诸位乘客和司售人员的理解和协助;三、任何侵害 本协会利益的行为,本协会都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在组织决议面前,司售人员和乘客都拿出了恭敬的表情。
大多数人是第一次有幸与" 新闻发言人" 同车。
由协会组织出面,会员们暂时与靠窗的乘客调换位置。
每位会员都站在窗前,只见他们的脸在车厢里,而嘴上叨着的香烟却伸出窗 外。他们同时点燃了香烟。
会员们像吃奶的孩子100天没吃上奶终于又嘬到了**那样狠命嘬烟卷, 第一口就把烟卷的身高缩短了一半儿。他们让烟雾进入自己的体内,光在肺里旅 行还不过瘾,还设法让烟雾光临肝、胃、肾。……吸了两口就报销的烟头被扔出 了车窗。会员们精神焕发地聚集在一起讨论心得体会。
“随地扔烟头,罚款!" 一个手提式扩音器从车窗外冲着车厢里喊。
乘客们往外看,一个臂戴红袖章的中年妇女指着地上的烟头在呐喊。
礼帽会长傻眼了,这是他的失职。
" 多少钱?" 会长拿出领导承担责任的气派问红袖章。
" 一个烟头一元!" 红袖章拿出罚款单据本。
" 这么贵!" 会长吃了一惊。他粗略一算,应交罚款6元整。
" 烟价涨了嘛。" 红袖章解释道。
会长掏出6元钱递给红袖章。
会员们对会长的气度表示钦佩。
会长想在车厢里给协会拉点儿赞助或设个基金会什么的,再不就举办一次吸 烟有奖智力竞赛,总之,目的是筹款,就像社会上经常举办的这类竞赛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