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复制本帖HTML代码
|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VOLULN10556D8C5.html
包括一、民事法律层面,
企业往往会因员工实际学历不符,要求其返还高于其实际学历、实际工作能力所对应的那部分劳动报酬。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返还部分劳动报酬,具体数额需公司举证同类型员工工资水平,再由法官根据个案情况判断 。
二、刑事法律层面
根据《刑法》的规定,如果简历造假涉及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如伪造学历证书上的教育部门公章等,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行政法律层面
虽然购买与使用假文凭者目前尚不构成刑事犯罪,但其仍面临着行政拘留及罚款的行政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2条第二款规定:“对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高等学校学历的行为,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因此,视购买、使用假文凭者情节轻重,追究其相应的行政责任。
看来国内还是尚不构成刑事犯罪,只是面临着行政拘留及罚款的行政处罚,不过即使这样也堵住其再入公职之路了.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