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这个冬天-2
所在版块:摄影旅游 发贴时间:2004-02-07 04:56

用户信息
复制本帖HTML代码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12月6号
昨天晚上回到县里, 又去上了一个小时的网, 在华新上发了个帖子。回到那个狭小局促的藏族开的招待所已经是将近12点了。这个招待所的条件实在是不敢恭维,除了越南莱州省的与猪为邻那一次, 这个是我经历的条件最差的招待所了。好在房间里还有电热毯, 我以前从来没有用过, 鼓捣了半天, 生怕它会漏电。在铺上他们的不知道多久洗一次的被子时, 我就开始后悔为什么把背囊睡袋什么的扔在兰州了。好不容易在这个被子里睡着了,等我再睁眼的时候, 就已经急不可耐的希望天亮了, 喊醒狐狸, 看了一眼表, 才4点多。 之后两个小时, 我都没有睡踏实。好不容易熬到六点了。
快快起床, 把随身带的所有的衣服都裹上了, 感觉寒冷还是从四面八方无孔不入席卷而来。 带上相机三角架, 从招待所铁门的门缝里钻了出来, 寂静的街上没有一个人影, 倒是四处鬼影憧憧。沿着昨天下午还热闹非凡的大街, 一会就到了拉卜楞寺。 这个时候连寺里都没有人起床, 但沿着庙四周的转经筒长廊, 却已经有极少的几个藏民在转经了。我们也沿着顺时针的方向绕行拉卜楞寺。 看见长廊下睡了好几个当地藏民, 他们宽大的藏袍合起来就可以当被子, 正所谓和衣而睡。 记得以前有一个典故, 说是据记载某地的穷人乞丐们的衣服都宽大, 有人不信,觉得穷人应该衣衫褴褛才对。跑去调查, 果不其然,记载不假,穷人们衣长拖地。细问之下, 答曰白日为衫, 覆而则成被, 一件顶两用。今日观此地藏民, 大致如此。
在一片漆黑中, 我们的手电是唯一的一点光明。 后来索性也关上了, 首先是太扎眼, 其次眼前坦坦荡荡, 一片旷野,手电的那点亮光打进夜空, 空留荒茫, 于事无济。慢慢的, 走到一处广亮大门前, 进出藏民, 络绎不绝。 我们于是也跟进去, 才看到院里是93年才盖好的贡唐宝塔。此时东方已漏鱼肚白,深蓝的夜空下,晨光把镀金施彩绘的宝塔的半边照得璀璨异常。伫立其下,心不由与那香火烟瘴共升华,我倒没有一个净土佛国需要超度净化自己的灵魂, 只觉得在这样奇妙的晨曦中, 终于可以心无杂念, 不由心生对苍茫宇宙自然的无比向往。
深深呼了一口气, 还未举起相机, 脚已麻了。此时光线条件极差, 我估计没有iso800的感光度是拍不出好照片了。 有些时候, 越是神圣奇妙的瞬间, 越是无法记录保存。讪讪而去, 回头望, 晨光在夜空中穿过, 留下塔影绰绰。

从一个全木构的举梁抬架式的藏式小桥上过了大夏河, 沿着山体自然形成的台阶状落差, 爬上了展佛台的顶端, 宏伟庞大得拉卜楞寺, 此时尽收眼底,一目了然。



藏传黄教寺庙大多洋洋洒洒,各个大小经堂殿宇,活佛院与官邸,藏医院,天文馆,学院仓库,僧舍民房呈放射性分布,往往占去半个山坡。这在青藏滇川甘的大多数藏区都有体现。往往一大经堂为中心, 里面后殿供奉三世佛, 前殿供奉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伴以大小菩萨度母罗汉本尊金钢等。而殿内壁画多以佛经故事为主,殿外前厅则主要是佛陀故事与轮回转世图。大多数大型寺庙, 往往是本地区的宗教中心, 于是周围会有其他的隶属于各个地方的经堂,例如中甸的松赞林寺的八大康仓。这些经堂扮演一个当地办事处的作用。黄教寺庙中往往会有大小金瓦寺, 其中历史比较悠久的则以塔尔寺为代表, 这是寺庙的主殿。其他的建筑就基本上都是辅助性的了。 但一座寺庙扮演了很多的社会职能, 比如教育医疗丧葬慈善地方统治等, 因而一座寺庙的大小往往比周边的县城还要大上一圈, 各式建筑, 高低错落, 别有情趣。



蒙古的藏传佛教寺庙-召, 布局就要简单多了, 当然也小得多。 往往就只有一个中心的经堂和乙醛的附属建筑。毕竟蒙古寺庙不承担太多的社会和行政职能。而满足的藏传佛教寺庙平面布局就基本上雷同于汉族寺庙了。 但规模还是要大些。 汉族大乘佛教寺庙平面布局主要遵从迦兰七堂的布局, 只有两进院落。 而我在北京观察的大多数喇嘛庙, 规模要明显大得多, 当然这跟他们的皇家寺庙的身份也有关系, 比如雍和宫, 妙应寺,觉生寺,福佑寺等。
拉卜楞寺始建于康熙年间, 历代多有增建, 后来战火变乱, 毁坏极多。近几年优惠的民族宗教政策使拉卜楞寺为代表的大多数寺庙都能恢复其全盛时的景观, 甚至规模远远大于历史上的规模。拉卜楞寺历史短, 原有建筑保留有限, 并不是传统藏式建筑的典范,其本身文物价值有限,80年代才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说看建筑, 还是要看塔尔寺。
下山又一次穿过寺庙, 趁喇嘛们诵经的时候溜进大经堂看了一圈。然后回到县上搭车回兰州。 此时太阳刚刚半悬于空, 光线温暖柔和, 清晨彻骨严寒, 一扫而空。 回望寺庙,此时一片炊烟渺渺。 僧人们燃烧的松枝取火熏香。但我从中间走过, 却感觉很是刺鼻, 甚至在北京的马路中间, 鼻子都没有那么难受过。周围是高原草甸, 只有寺南面的山上有一片松林,那是庙产, 是圣地。 所以松枝肯定不是那里的, 而且每天那么多僧人烧那么多松枝, 那点松林也不够用。后来走出寺来, 在县里的路口看见一车一车从外地运来的贩卖松枝的商贩, 喇嘛们都从寺里出来自己买当天用的松枝回去生火。我的这一疑团方才解开。




10点的车回兰州,又一次走过藏区牧场和大小的藏族寺庙村镇,又一次经过那片纯粹的黄土高原, 只不过清晨的阳光下, 景物的线条与色彩也显得温和了许多。可惜回到兰州并不是一个好天。 其实只是兰州市区天气如此的, 因为兰州坐落于黄河河谷地带, 四面环山, 而兰州又以重工业见长,因而导致了兰州的严重污染。即便是有风的天气, 因为地形原因, 工业排放的气体也都不易散去。

到兰州已经是下午了, 我们匆匆去了始建于明代的金天观和始建于道光年间的白云观。现有建筑都是晚清重建了, 所以印象也不是很深刻了。金天观是现在的兰州工人文化宫, 狭小的空间里, 琴棋书画, 戏曲奇石等节目倒是样样俱全, 一样不少。而白云观前看相的人数众多, 且野蛮看相, 远远的就开始大声地招徕香客, 我一开始以为要打劫。 后来从观里出来, 一个个又对我们呼来唤去的,很不自在。 甚至我过马路的时候, 还有人大喊一声-那个小伙子!我以为违反交通规则了, 回头一看, 那个人冲着我喊---你过来!(咬牙切齿地) 我看看看你的相!完全命令的口气。


黄河河滩上是厚厚的淤泥与黄沙, 很多人在这里踢球, 倒是不错的选择。九曲黄河行至兰州, 尚且还很清澈。所以经过一年水淹,河滩的砖砌广场上也只淤积了很薄一层沙, 几个工人就打扫干净了。

晚饭, 金娜介绍了个新疆大盘鸡, 几个人没吃完。味道也不是很有特色, 其实我更想吃点兰州本地的吃食, 可惜金娜对旅游心理学琢磨不深。其实哪怕是他们学院门口的那些小摊, 也比吃鸡强。
明天继续在兰州游览, 然后中午赶路去700公里外的河西走廊重镇--张掖。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Put your OWN COOL signature here!
 相关帖子 我要回复↙ ↗回到正文
我的这个冬天-2 不下残阳   (6509 bytes , 424reads )
有的时候 铅笔淡彩   (122 bytes , 140reads )
最后一张是黄河么?看起来很清啊 西蜀霸王   (0 bytes , 121reads )
黄河是过河套平原, 鄂尔多斯高原后才开始浑的。 不下残阳   (0 bytes , 133reads )
顶! 东西   (19 bytes , 118reads )
题目应该是--我的这个冬天3 不下残阳   (0 bytes , 170re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