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之行2004 罗马第一日(梵蒂岗)
所在版块:摄影旅游 发贴时间:2004-07-28 00:28  评分:

用户信息
复制本帖HTML代码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在旅馆安顿下来已经是下午了, 我们还来不及打开行李就被热情高涨的PN叫出了门, 目标是罗马的城中之国”梵蒂岗”. 旅馆不远处有一个小摊买饮料啊什么的, YT在那里买了一瓶两升装的矿泉水花了两欧元, 当时我们还觉得那里很贵, 后来才发现原来已经比别的地方便宜一半价钱了! 老板娘很高兴的收了钱, 以指点我们坐车的方法以及购票地点作为回报. 我们在小摊背后的一个大破房子里找到了售票处, 并且成功的找到了个会说英语的售票员买了八张单程车票. 赶到车站, 正好有辆车要出发, 我们很高兴的登了上去.

感觉上罗马的公共汽车比新加坡的要破. 首先是座位少又安排不合理, 只能供少数人坐着. 其次过道窄, 没办法两个人背靠背站. 再次那上面的检票器各在前中门和中后门之间, 也就是说人多的时候无论从哪个门上都要挤进人群才能打卡. 这不, 我们从起点站出发的时候车还比较空, 没几站就挤满了人. 我站在车前部靠窗的座位旁. 到威尼斯广场的时候有人从座位起身下车了, 我没有马上坐下, 而是把座位让给了我边上一位中年黑人修女, 那修女感激的朝我笑了一下便坐下了. 俗话说: “好心有好报.” 当我们正不清楚在什么地方下车才算是梵蒂岗时, 那个修女和我简短的聊了两句, 知道了我们的目的地, 便指点我们到哪一站下车以及下车后该往那里走, 令我十分感激.

从车站走出不远, 往左一拐, 就远远的可以看到被一圈大圆石柱包围的一个大广场, 那是梵蒂岗正门口的圣彼得广场(Piazza San Pietro), 而广场的一角就是极负盛名的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 据说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许多著名的建筑大师和艺术大师都参加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的设计和建设,如勃拉芒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贝尔尼等。圣彼得广场由贝尔尼设计,建于1655到1667年, 广场呈椭圆形,两侧有半圆形大理石柱廊环抱, 共有284 根圆柱和88根方柱,分排四列,形成三条走廊。朝向广场的每根石柱顶端的平台上,各有一尊3.2 米高的大理石圣徒像。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26米的方尖碑,碑尖上是钉死耶稣的十字架造型,广场两侧各有一个银花飞溅的美丽喷泉.


(圣彼得广场一角, 可以看到每根柱子上方对应着一个圣徒的雕塑)


(阳光下的圣彼得大教堂)

在广场上看群鸽嬉戏, 或是想象教皇出来和信徒会面时万头攒动的场面, 当然都是愉快的事情, 但是我们还有更紧急的事情(当然, 紧迫感都是PN带动起来的), 那就是赶在梵蒂岗博物馆(Musei Vaticani)关门前, 冲进去欣赏里面的艺术珍品. 不过老天似乎要考验我们, 首先是PN同学不知道该往哪儿走而只好东问西问, 好容易看到了一面高耸的城墙上画着标记显示博物馆的方向, 却发现我们要沿着城墙的根儿走好远, 拐了一个弯又一个弯. 匆忙行进间抬头观望城墙, 高足足有二十米, 呈陡峭的斜坡, 徒手是爬不上去的, 借助工具也许可以, 但上去后就会发现很多黑呼呼的监视器正对着你, 看来守卫真的很森严啊…

废话不多说了, 我们终于冲到了博物馆的入口, 检查完了随身物件, 买完了票, 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该从哪里看起呢? 梵蒂冈博物馆里珍藏着各种奇珍异宝,都是历代教皇利用他们的特殊地位苦心收集而来的。梵蒂冈博物馆不但拥有早期基督教世界的珍贵宝物,还收藏有公元前20世纪的埃及古物、希腊罗马的重要艺术品、中古世纪的艺术作品、文艺复兴时期及现代宗教的艺术珍品。事实上,梵蒂岗博物馆在结构上是由独立的美术馆、陈列室、凉廊、中庭和礼拜堂所组成,其间以走廊、阶梯或是坡道作为连结。馆内多达数10万件令人叹为观止的收藏品和珍贵的史前古物,真是会让人眼花缭乱。艺术功底不深的我们只好先从各个画室逛起, 试图在一间间挂满名画的屋子里找到比较眼熟的作品. 走出了画室, 我们又开始通过一条长长的似乎怎么也走不完的走廊, 走廊的两侧陈列着无数的雕塑作品, 而走廊的顶上也是各种绘制精美的宗教图案. 走廊尽头就是这个博物馆最耀眼的两个景点之一: 西斯汀礼拜堂(Cappella Sistina), 以米开朗基罗花了四年苦心完成的顶棚壁画《创世纪》出名. 游客们到了这里, 就都好象脖子出了毛病一样的仰着头, 拼命的在屋顶的壁画上辨认那其中的典故, 我们熟悉的有<<亚当的诞生>>, <<夏娃偷食禁果>>, <<大洪水和诺亚方舟>>等等. 两个女生为亚当的帅气而倾倒, 久久的驻足不去, 却没想后来发现亚当斜靠在那里伸出左手的形象到处泛滥. 还有一幅<<末日审判>>的巨画, 在顶棚上独当一面, 那上面最有名的据说是上帝脚底下某朵云彩上面的小鬼拿着的一张人皮, 因为那人皮的脸就是米开朗基罗自己的写实.

好容易把脑袋恢复到正常位置, 却发现因为耽搁的太久, 我们没时间去博物馆的另一个景点拉斐尔陈列室了. PN似乎还不死心, 跑去问那里的保安, 被告知需要跑步前进, 而且到了地方也呆不了多久, 只好惋惜的作罢. 这么一来时间反而变充裕了, 于是我们又找到了梵蒂岗的邮局, 各怀鬼胎的给在远方的XXXX寄明信片. 由于梵蒂岗是个独立国家, 所以它的邮局也独立于意大利邮政系统外, 并且发行自己的邮票, 因此来这里游玩的游客大多会寄一些明信片回去作为纪念. 寄完了明信片, 我们还趁日头没落下去, 跑到博物馆中间的花园去休息和拍照留念.


(花园正中带裂缝的金灿灿的球, 走近一看原来里面还嵌着另一个更小的金色小球)


(咦? 这里躲着一对情侣吗? 注意哦, 男的已经被缴械了...)

关于梵蒂岗博物馆的艺术品, 还有个笑话, 不过是我们后来才知道的, 不然当时应该更仔细的观察一下. 据说教廷对性方面十分的敏感, 所以在收集来艺术品之后还要进行分级和处理. 于是很不幸的, 很多男性雕塑的那话儿都被活活切除了, 而除下来的那话儿都锁在一个地窖里(我个人认为这个地窖应该取名为”万雀堂”). 另外, 连绘画作品也不例外, 据说米开朗基罗被要求在画屋顶的时候在紧要位置都添上一个衣角, 但是他拒绝了. 这样的大人物惹不起怎么办呢? 只好在他老人家完成之后请他的一个徒弟来, 专门负责往要害处添加衣角, 估计那徒弟在这方面练到了融会贯通, 甚至高过师傅矣…

从教皇的威严笼罩下解脱出来, 我们又回到了圣彼得广场, 跟周围很多人一样, 在夕阳下悠闲的乘凉, 尽情的放松自己疲惫的身体, 当然除了PN以外. 这精力充沛的丫头实在是令我敬佩, 不顾我们坐了十几个钟头飞机的长途跋涉, 也不顾我们在博物馆的冲锋献阵, 她还一个劲儿的劝我们去第伯尔河边的河区, 说那里可以感受风土人情. 不过我们实在是太累了, 估计去了也是那里的风土人情感受我们的虚弱. 想想”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至少当着人家的面不能表露出来, 我们还是决定暂且回旅馆去休整, 并且尝试一下当地的晚餐.

归途中, 我们突然发现路对面一家很不起眼的小店里向外排出来一条长长的队伍, 隔着街道观察了一会儿, 发现从里面出来的人都喜嗞嗞的拿着一个蛋筒奋力的伸舌头舔着上面一大坨彩色的东东. 冰淇淋! 我们同时反应过来, 正好从旁边经过的一队中国游客中的导游对他的人介绍道:”这可是家百年老店啊, 谁想去尝尝那里的冰淇淋?”看起来那些中年干部模样的游客们没有一个想吃的(估计他们感兴趣的不是这种儿科玩意儿), 可是我们听了却来劲了, 马上冲过马路加入了队伍. 冰淇淋据说就是发源于意大利. 16世纪初西西里人把盐放到冰块里发明了”冰霜”, 后来经过一系列演化后形成了现代的冰淇淋, 所以意大利的冰淇淋(Gelato)就特别的有名. 似乎是为了让拿到手的冰淇淋更加的可口解暑, 所有的人都需要在太阳底下烤很久才能站到冰柜前, 我们也不例外. 哇! 冰柜里有二三十个小格, 口味各不相同, 看起来也是红绿黄白相间十分的好看. 手足无措了好一会儿(难怪队伍移动的这么慢呢), 我们才各自选定了三种口味, 由柜台里的帅哥大把的抹在蛋筒上, 然后再浇上一层奶油, 总共是两个半欧元. 如举火把一般举着沉甸甸的冰淇淋, 我们庄严的走出小店, 便加入了在店一角狂舔冰淇淋的人群. 哇! 味道真是好呀, 似乎把我们旅途上的劳累和机场打Taxi被宰的不愉快都融化掉了. 舌头尖时不时的接触不同的香甜口味, 然后那种凉凉的感觉一直传到了心里. 真希望一直站在那里舔个没完, 舔啊舔啊舔啊舔, 最后就变成了一尊舔冰淇淋的石像, 永远的吸引着人们前来买冰淇淋吃… “喂! 你吃完没有?”同胞的呼唤把我从遐想中拉了回来, 该是回旅馆以及吃晚餐时间了.


(顶着太阳排队买冰淇淋的情景)

在意大利的第一顿饭吃的是如此的失败, 这都是我们在亚洲形成的观念所致. 经旅馆老板推荐, 我们去了附近街边一家生意兴隆的餐厅, 据说里面的本地菜味道不错. 就在我们将要点菜的时候, 突然看见了熟悉的Buffet这个词. 只需要五欧元就可以随便的盛一大盘自助柜台里陈列的食物噢, 于是我们都动心了. 谁料真的走到柜台去选食物了, 才发现那里的东西大多是素的, 要么就是腌制的食物, 唯一能填饱肚子的是花样不多的几种Pizza, 还是凉的. 我们勉强的选了一些装满了我们的盘子, 然后很郁闷的回到座位上去吃. 看来老外开餐馆的还真不含糊, 轻易是不会让人占便宜的. 旁边一个桌上的本地帅哥倒是吃的欢快, 先上来一张现烘出来的大pizza, 再来一份鸡排, 味道看起来都很好的样子, 馋的我们口水直流. 唯一留下点好记忆的是后来又补要的提拉米苏, 好歹意大利是提拉米苏的故乡, 土生土长的提拉米苏味道还是不错的…

饭后, 精力充沛的PN同学又建议去看市区的夜景, 我倒是觉得吃饱了困意滚滚而来, 马上就将我淹没了. 于是我们分开行动, 他们去看他们的夜景, 我挪着步子回到了旅馆, 一倒在床上就人事不省了, 那时候是晚上十点, 天才刚刚黑了不久…

背景资料: 六月底的意大利气温不高, 如果不是太阳照在身上的话可能还会觉得有点凉, 至少对于我们这些从新加坡去的人来讲没什么酷暑的感觉. 另外, 意大利夏天的日照时间极长, 早上六点左右天就亮了, 晚上十点天才会黑, 同去的女生把这解释为极昼极夜, 那应该是不对的, 因为意大利的纬度跟中国比较接近, 北部的威尼斯和北京纬度差不多, 北京夏季白天也那么长吗?

关于冰淇淋的起源. 其实就发源来说, 另一种说法是冰淇淋应该起源于中国. 有资料说,早在3000多年以前,俺们国家就有用冰解暑的记载,后来皇宫里就有了用奶和糖制成的冰棍。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代(大约700多年前),皇宫里又有了类似现在冰淇淋的食品,叫做冰酪。直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离华回国前,元世祖才让人把这种珍品的制作方法教给他;到1533年,法国国王和意大利人结婚以后,制作冰酪的方法才由意大利传入法国……但是老问题就在于, 3000多年的冰棍史,没有带给我们什么荣光,反而被意大利人把荣耀占尽. 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造就了多少对今天影响力还很大的发明? 可是发明归发明, 谁来发扬光大呢? 如今我国的冰淇淋工业, 早就被外来的名牌打的头破血流, 人人都知道”哈根达斯”, “和路雪”等等知名品牌, 可是谁又能说出个属于我们自己国家的名牌呢? 意大利的冰淇淋也的确有其特色, 香甜而不腻, 口味上的多变, 风格上的狂野, 难怪只要奥黛丽赫本拿着冰淇淋在电影上一吃, 全世界的人们就都趋之若鹜了. 而我们自己国家的冰淇淋口味呢? 哪一种是有我们自己的特色的? 即使是绿茶口味也不是我们自己发明的吧? 叹……

(待续)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天下英雄, 忠直豪杰言无隐, 志垂日月保江山,
古今八风吹不动天地月, 改尽这江山昔旧,
自古人生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相关帖子 我要回复↙ ↗回到正文
欧洲之行2004 罗马第一日(梵蒂岗) 江南渔夫   (9332 bytes , 1025reads )
原来冰激淋与spaghettie有着相同的身世:) qing1008   (164 bytes , 185reads )
不谈食物,要说甜点,还真的是西方做的好。。。 大象   (34 bytes , 211reads )
冰淇淋那段描写还真是很传神呢 Pippin   (9 bytes , 198reads )
中国的伊利, 蒙牛还是不错的 暮落残墙@   (181 bytes , 199reads )
嗯, 为他们加油! 江南渔夫   (53 bytes , 167re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