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是漳州人啊 《京华烟云》故事里的人物就是林语堂的家人什么的 他自己的经历
所在版块:摄影旅游 发贴时间:2009-06-15 21:13

用户信息
复制本帖HTML代码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央视《京华烟云》的热播唤起了一阵“林语堂热”,鼓浪屿漳州路林语堂曾经的住所,每天都有慕名而来者在外久久徘徊。日前,记者随《到鼓浪屿看老别墅》一书作者、厦门博物馆原馆长龚洁老师,前往寻访文学大师的足迹。往事并不如烟,破旧的老房子承载着岁月的沧桑,断壁残垣记录着如同小说般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


埋葬情史的围墙至今还在


漳州路44号的英式别墅,就是林语堂发妻廖翠凤的家。在它与邻居之间,有道已经残破不堪的砖墙。龚老师告诉我们:当年围墙那一头住着的就是陈锦端一家(现已拆迁)。在这里,林语堂埋葬了婚前一段可歌可泣的情史。


从1905年,10岁的林语堂离开平和家乡,坐着小木船来到鼓浪屿,一直到1912年,他经历了从养元小学(现鹿礁小学)到浔源中学(现音乐学校)的少年时代。与廖家原有天桥相连的漳州路48号立人斋,是他7年寒窗苦读的地方。


1912年高中毕业后,林语堂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上学时,认识了在圣玛丽女子学校学美术的陈锦端。他第一次见到这位长发飞扬的鼓浪屿姑娘,就惊诧于她的艳丽,进而为之倾倒。两人一见钟情,双双坠入爱河。他们游公园、上戏院、逛大街,陶醉在卿卿我我之中,以致于忽略了双方家长的意向和两家社会地位的悬殊。


在“五四”运动前的中国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仍然是少男少女难以逾越的两道栅栏。陈锦端的父亲、富商陈天恩并不尊崇才子佳人式的姻缘,他明明白白地告诉林语堂,他已为爱女定了亲,男方当然是他看得上眼的金龟婿了!


失恋后的林语堂茶饭不思,痛不欲生。陈天恩为弥补自己棒打鸳鸯的罪过,便设法把隔壁钱庄老板廖悦发的二小姐廖翠凤撮合给林语堂。廖翠凤的兄弟是林语堂在圣大的同学,所以她早就认识他并一直欣赏其博学多才。双方父母均表同意,因此婚事很快就确定下来。但是,林语堂心中一直眷念着陈锦端。直到他大学毕业,还是拖着不肯成家。




漳州路44号廖家别墅


举行婚礼的教堂已经废弃


鹿礁顶原第二医院住院大楼旁,藏着一座墙面斑驳的废弃教堂,由于被水泥墙紧紧包裹在院子里面,它是那样的不起眼。借着屋顶筛落的一丝光线可以看到,室内面积约100平方米,讲台铺的是纹理细致的木地板,台下则铺着图案漂亮的意大利马赛克,四五扇气派的大落地窗已被改成了半墙窗。


据龚老师介绍:这座建于1868年的教堂,曾是当年英国圣公会协和礼拜堂,专供洋人和高等华人使用,当时牧师用英语布道,不会说英文或者长相不好、穿戴不整的人都不被允许进入。然而,解放后它却沦为医院的停尸房,如今又成了杂物间,里面阴暗肮脏。


1919年,林语堂向哈佛大学申请入“比较文学研究所”。赴美前夕,廖家老爷坚持要他俩结婚后一起出国:“语堂和翠凤订婚已经4年还不娶她,出洋如果不是两人同去,谁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到这时,林语堂只得同意完婚。


当年8月9日,在这座有着三角型屋顶和花岗石柱的教堂,林语堂与廖翠凤结下百年之好。来参加婚礼的有很多都是廖家亲友,如同电视里基督教结婚仪式一样,新郎牵着新娘的手向牧师承诺,对她不离不弃相伴到老。之后他们回到家里,接受的却是中式的礼仪。据说当时廖家端出一碗龙眼茶,林语堂不但把茶喝了,竟把龙眼也吃了,还嚼得津津有味(龙眼茶本是象征“早生贵子”),新郎象征性地喝一口就行了,看见桌上摆着红枣、花生、瓜子等预示“五子登科”的食品,便抓起盘子一口气吃了个精光(中国人讲究“有余”)。看着他这般不懂规矩的憨样,身边的保姆、亲友都笑了,接受西式教育的林语堂还一头雾水。


乘船出洋的渡口古风犹存


在龚老师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位于鼓浪屿轮渡与三丘田之间的黄家渡码头。当年,林语堂夫妇就是从这里乘船出洋的。


据文史资料记载:林语堂婚后不久,夫妇俩便怀揣1000大洋,恋恋不舍地离开廖家,从黄家渡口乘船出洋。龚老师说,前些年还住此屋的廖家的老人,曾绘声绘色地向他描述林语堂提着皮箱、拥着翠凤,步下别墅前长长石阶的情景。


夫妇俩乘坐的是“哥伦比亚”号邮轮,途经夏威夷时翠凤盲肠炎发作,经简易治疗后继续航行,到波士顿住下。由于劳累,廖翠凤不得不入院开刀,接着不幸感染,又第二次入院手术,不知不觉花光了那1000大洋,林语堂不得已打电报给廖翠凤的二哥,再要1000美元,钱汇到之时,林语堂已吃了一个星期的老人牌麦片,这令廖翠凤感动不已,从此两人也就更加恩爱。


林语堂夫妇出洋时乘船的黄家渡口,是华侨黄仲训等人回国时投资建设的码头,当时还是靠小舢舨、大舻、竹篙等摆渡,十分不便。如今,已于2003年根据修旧如旧原则进行重建的黄家渡码头,采用高桩梁板结构,宽度6米,长度60米,由高向低延伸入鹭江海峡。从外观上看,保留了其几十年一贯保持的风格,质量方面则更坚固耐用。渡口古风犹存,而当年林语堂乘坐的舢舨早已无踪可寻。


林语堂一生辗转漂泊世界各地,廖翠凤一直陪伴左右,白头到老,许多故事的开头就发生在这里。


共同生活的空间尚留遗迹


跟随龚老师步入廖家别墅,古榕、香樟、玉兰树下,最左边有三个大红窗户的大房间,就是林语堂夫妇结婚时的新房。


洞房尚留遗迹,但十分老旧,房子前部塌掉了一层,前走廊也封堵成厨房。夫妇俩曾对坐的迎客大厅里,吊灯、酸枝木家具早已不知去向,雕花屏门也颇残缺,但气韵仍在,倘徉其中,还能依稀感到当年的一丝灵气。廖宅门前院子里有一口井和一支石柱,当年插上两根竹竿做成戽杆(闽南旧时农用工具),用绳子挂上水桶,生活用水就全靠这一口小小的水井。


1922年2月,林语堂得到哈佛的硕士学位后,即到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出国三年多,林语堂得到博士学位,廖翠凤也有了身孕,他们决定回国分娩。林语堂到北大担任英文教授兼北师大英文讲师,开始用“语堂”笔名发表文章。廖翠凤回到鼓浪屿娘家,生下第一个女儿“凤如”,分娩时难产,母女俩险些送命。


1926年,廖翠凤在北京又生下一个女儿,取名“玉如”,这就是后来任《读者文摘》总编辑的林太乙。紧接着,林语堂受聘来到厦大任文学系主任兼国学院总秘书,这期间,他们多次回鼓浪屿的廖家。1930年,廖翠凤又生下一个女儿,叫“相如”。1932年,他们在上海时,廖翠凤曾带女儿们回过鼓浪屿。


2002年4月1日,漳州林语堂塑像揭幕,林太乙、林相如回乡参加纪念活动后,专程来到鼓浪屿父母当年的新房前,回忆曾在玉兰树下玩耍的童年。现在,廖家在海外的亲人已决定翻建这座苍老古朴的祖厝。 文/龚小莞 吴馨骅 乡土 图/龚小莞


《漳州往事》第8集的内容主要讲的是文化大师林语堂与故乡漳州的往事。在播送这一集之前的广告就提示,其将揭秘林语堂的代表作、长篇小说《京华烟云》的女主人公姚木兰、孙曼妮的人物原型。当笔者看过《漳州往事》,得悉孙曼妮的人物原型是林语堂的二姐,姚木兰的人物原型是林语堂的恋人陈锦端,先是觉得新鲜,后来仔细回忆前些年读林语堂的《八十自叙》及林语堂次女林太乙的《林语堂传》,反觉得有些疑惑。于是,近日,笔者为解惑特意将藏书找出复读,再读《八十自叙》与《林语堂传》。林语堂在自叙中说:“我被曼娘认养,《京华烟云》里的曼妮就是她的化身(化身也就是当今人们所说的原型)。林太乙写道:她的父亲曾提及“《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在许多方面很像芸娘”。芸娘是晚清苏州文士沈复(沈三白)著的《浮生六记》女主人公陈芸。

  《京华烟云》(原名译为《瞬息京华》)是林语堂于1938年3月至1939年8月8日在旅美期间用英文写作的长篇小说。这部70多万言的小说,在美国出版后,立即成为畅销书。1939年9月4日,林语堂在给著名作家郁达夫的信中袒露《京华烟云》的创作动机是:为“纪念全国在前线为国牺牲的勇男儿,非无所为而作也。”同时,在这封信中,他在对郁达夫说明小说人物设置时挑明:“……至故事自身以姚木兰、姚莫愁二姐妹为主人翁。木兰嫁入曾家,曾家三媳妇,曼娘古,木兰新,素云迷醉租界繁华,适成今日中国社会之断片。重要人物约八九十个,丫头亦十来个。大约以红楼人物拟之,木兰似湘云(而加入陈芸之雅素),莫愁似宝钗,红玉似黛玉……孙曼娘为特出人物,不可比拟。”在这里,林语堂就向读者透露姚木兰的人物原型之“许多方面很像芸娘”。为何如此?林太乙谈到这个问题说:“父亲的理想女人是《浮生六记》女主人公芸娘。他爱她能与沈复促膝畅谈书画,爱她的憨性,爱她的爱美。”出自于对“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林语堂语)的爱慕,林语堂于1935年5月在上海将《浮生六记》译成英语,向世界推介。在英译本自序中,林语堂说:“我在这两位无猜的夫妇简朴的生活中,看到追求美,看到他们穷困潦倒,遭不如意的事磨折,受奸佞小人的指摘,却一意求享浮生半日闲的清福,又怕遭神明的忌。在这本书里,我仿佛看到中国人处世最美好的态度。芸追求美,是和现实世界有冲突的——这是一种基本的冲突。”林语堂要把这种感受,把“中国人处世最美好的态度,把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用文学形象反映出来。因此,就在翌年创作《京华烟云》时,通过塑造主人公姚木兰表现出来。由此可以用林太乙的话来认定,姚木兰的人物原型“在许多方面很像芸娘”。

  姚木兰人物原型除芸娘外,还可以通过细节寻见踪影的就是林语堂的二姐。这就是小说中姚木兰与弟弟阿非的姐弟情。小说通过木兰出嫁时对阿非说的一段话来表现姐弟的深厚感情:

  她对阿非说:“姐姐要到另一个家去了。三姐还在家,你要听她的话,听父母的话。你十一岁,要有志气,长大做个好人,做个名人,别像大哥。……姚家的希望在你身上。我们姐妹是女孩儿家,不算在内的……”她说到这里泪水已忍不住扑籁下滴了。

  姚木兰这种姐弟情,实际上是作者林语堂对二姐姐弟爱的一种深切感念,是特意在小说主人公姚木兰身上安排对二姐的温馨回忆和无限感恩。对照以下林语堂在《回忆童年》一文中写他二姐与之别离的情景,便很清楚:

  到了她二十二岁,我十八岁,要到上海圣约翰大学念书(钱是借来的),她要到山城结婚,葬了她求学的美梦。她结婚是不得已的,我知道。我们一家下船,父母送女子婚嫁,送小孩远行留学, 同船沿西溪到乡镇。未结婚之先,她由新娘子袄里的口袋拿出四毛钱含泪对我说:“和乐,你到上海去,要好好念书,做个好人,做个名人,我是没有希望了。”这句话不啻镂刻在我的心上,这读书成名四字,是我们家里的家常话,但这别离的情怀又不同了。那话于我似千钧重的。

  单就这一情节而言,小说中的姚木兰简直就是现实生活中作者的二姐。所以说, 姚木兰人物原型有“二姐的影子”是有根据的、有道理的。

  至于曼妮的人物原型,笔者认为最为精准的当是作者林语堂在《八十自叙》中所说的厦门鼓浪屿的吕家曼娘,而不是他的二姐。

  林语堂写道:“我的亲祖父姓林。1860年在漳州,他被太平天国拉夫队抓去,替太平军搬东西,从此下落不明。家父躲在床下,祖母带着家父和一个两岁左右的婴儿逃到鼓浪屿,把婴儿送给一位有钱的医生,从此两家过从甚密。他们有一栋大房子,我们三兄弟在鼓浪屿读书,分别成这吕家姑嫂的义子。我被曼娘认养,《京华烟云》里的曼妮就是她的化身。未婚夫死后,她守望门寡,不肯再嫁。吕医生选两个小孩,有心抚养。在我眼中,她是古代妇德的理想典范,我到她家,她常替我梳头发。她的化妆品很精致,清香淡雅。这是我所认识的曼妮。《京华烟云》曾忠实记录彬亚的死因。她和木兰很要好。小说中的女性,就属她和我关系最深。”

  小说创作过程中人物塑造的原型选取,大都来自作者的生活现实,是作者的主观行为。因此判定小说人物原型,理所当然是作者说的算数。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相关帖子 我要回复↙ ↗回到正文
那个我生我养我的城市 水鸭子   (1482 bytes , 2644reads )
不错,南方的小镇古色古香,那个不是“道冠古今”? 清清河边草   (0 bytes , 248reads )
赞~有机会我来晒晒闽北古城的照片 sgorchids   (0 bytes , 331reads )
有意思 hello2000   (0 bytes , 273reads )
pay attention to perspective control... and distortion :) Kula   (0 bytes , 324reads )
真想亲眼去看一看啊~~ 尘微   (0 bytes , 307reads )
《京华烟云》小说故事的原型就出在漳州 zclord   (0 bytes , 353reads )
京华烟云不是写的是北京城里面的事嘛, 有很多北京的传统风俗人情, 为什么会是漳州呢? olivekk   (0 bytes , 399reads )
林语堂是漳州人啊 《京华烟云》故事里的人物就是林语堂的家人什么的 他自己的经历 zclord   (9244 bytes , 562reads )
没想到漳州这么有味道! 福厦漳泉就是漳州没有去过呢, 喜欢古街,老房子和唱南音的老人 olivekk   (0 bytes , 377reads )
漳州有很多漂亮的老房子。。。 创世纪   (251 bytes , 339reads )
好漂亮pp!mm真能干^^ greyrabbit   (0 bytes , 326reads )
有几张的效果做得好漂亮~:) linda1113   (0 bytes , 275reads )
鼓励~~ TPMT   (0 bytes , 282reads )
中学时代 水鸭子   (478 bytes , 480reads )
MM有双发现美丽的眼睛~好厉害 奈奈将   (0 bytes , 240reads )
几个红房子很有培元的味道 小鳗   (0 bytes , 302reads )
培元是哪里? 水鸭子   (0 bytes , 290reads )
我老家的一所中学 小鳗   (0 bytes , 275reads )
不错 我爱小迷糊   (0 bytes , 285re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