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学长采访记
所在版块:创业求职 发贴时间:2005-10-06 11:59

用户信息
复制本帖HTML代码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NUS毕业学长采访录系列之一

Z学长采访记
 

八月前,赋闲在家, MSN叫了起来, 座谈会调查组的 SARAH找我帮忙采访一学长. 因为我还没有开始工作, 不答应人家也不好, 就只好硬着头皮晚上采访了这位第六批的Z学长.
(Z学长, 1997年来到新加坡, 之后在国大的计算机系读书, 并且参加了快捷硕士的计划, 去年底进入NETS工作)

工作与校园生活的比较---
“老板的技术不一定比你高, 这跟学校里老师不一样… 老板的任务是非技术的协调工作, 做的是一个规划工作.”

虽然跟这位学长非常熟悉, 但是开始的气氛还是有些不自然, 不知道从那里说起好…学长已经工作了将近一年, 对于工作方面有些感触, 而对于校园的生活也还是记忆犹新. 我们就先谈了他这毕业之后一年的经历, 首先是工作上的体会…

“ 首先, 在时间上, 比学校要忙很多, 但是生活比较规律, 但是缺少了很多的私人时间, 尤其是娱乐的时间. 其次, 工作上, 活是做不完的紧张. 而且没有老板说是可怜你, PROJECT总是一个接一个来. 这不象学校里的ASSIGNMENT, 在DEADLINE之前交就可以了.”

然后我想知道更多关于公司里面同事之间的事情, Z学长先谈了关于跟上级(老板)相处的体验. “ 老板的技术不一定比你高, 这跟学校里老师不一样. 但这一点一定要适应, 老板的任务是非技术的协调工作, 做的是一个规划工作, 要学会用自己的想法说服老板的能力.”

对于同事中资历较老的, Z学长认为, 对他们最重要的是尊重, 是在公司的规矩, 经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上面, 一些细节上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很多. 而平辈的同事之间, 比较容易相处...
我对于一个新人进入公司的情况很感兴趣, Z学长说: “在这方面, 每个公司都会存在新人被欺的现象, 这是不可避免的. 也许这个时期, 要做一点点杂活, 但是也只是一段时间之后 好了. 如果大家混熟了之后, 还有人要你帮忙做他的职责里的事情, 那就要跟老板说清楚情况了, 澄清一下分工的细节.”

学长未来的规划---
“在道路的选择上, 要看自己是不是喜欢, 并且 ‘ 专’ 与 ‘泛’之间也是要把握一个度.”

Z学长算是华新的资深元老. 在找工作的简历里面, 他重重的写上了一笔关于他与华新的故事. 他说, 虽然华新不算是学校正式的ECA, 但是每次面试, 公司都会问他关于华新的事情, 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他们是想通过这个华新的活动了解我的组织能力, 社交能力. 也可以说, 华新的活动给我带来了很多面试的机会.”

我们的谈话也渐渐走向了默契, 现在我关心的是从现在来看, 他对将来的打算. Z学长认为: “IT的技术工作也许不适合我, 我会注意提升自己, 第一, 可以通过一些课程. 好比, 近期三五年里, 我准备拿一个兼职的硕士学位, 但不会是我现在的计算机专业的, 也许是关于金融的, 商业的, 或者数学的, 甚至是历史的学位. 总之, 我认为, 要在一定的程度上扩展自己知识, 学习多方向的知识是有好处的.” “也就是自己要先储备一些 ‘粮食’.”我笑笑的插话说. “嗯, 那在道路的选择上, 要看自己是不是喜欢, ‘ 专’ 与 ‘泛’之间也是要把握一个度, 掌握好一个平衡. 我想要走的可以说是一个’泛’的 路子, 相对 ‘专’ (IT)来说.”

“那作为长远打算呢? “ 我问, “ 好的, 好比我, 现在不是很想继续IT的技术工作, 可能可以先场实在公司内跨部门的调动, 如果我扩展我的知识. 也可以同时尝试PART TIME, 在公司之外赢得一些经验. 那就是一步一步的转型了.那好比, MANAGER可以说是一个非技术的职位, 需要人具备综合的素质.人要具备一定的综合要素, 找到个性化的适合自己的工作”, 我又不只深浅的插一句说:“也就是不可能要求千人一面, 不应该为了迎合一些什么, 而可以改变自己, 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去找合适的, 可能说是钥匙跟锁吧.” “嗯, 有些要素是做事情的的人的共性, 但在这个基础上要个性化.” Z学长补充说.

 

过来人对后来人的忠言----
“在学校里的时候, 好好学习绝对没有错 …关键要看你怎么样活学活用知识, 分析问题, 而进一步做决策..”

当问到他将要给我们这些后来人一些什么样的忠言, Z学长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了起来, “老生常谈, 在学校里的时候, 好好学习绝对没有错, 尤其是当你目标不明确的时候, 一定不要荒废了学习的大好时机. 如果目标明确的话, 就不要浪费时间,” “ 也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时间与条件, 去锻炼自己?” 我问, “ 对,”学长答道, “ 我们看到, 新加坡的R&D的硬件很好, 政府也非常支持, 如果喜欢继续做研究的话, 这里可以提供非常好的条件. 而且, 我更想强调的是一个高学位, 可以说是做研究的人所必需的, 越高越好, 最好还能够有国外的学历和经验.” “除了R&D之外, 好比你以后想在INDUSTRY的方面发展, 原来学校里学到的东西也是会用的到, INDUSTRY方面, 强调的更多的是社会经验, 对新R&D成果的应用, INDUSTRY可以说是PROBLEM SOLVING BASE的, 关键要看你怎么样活学活用知识, 分析问题, 而进一步做决策.”

“ 嗯,” 我说, “那如果目标明确要投身工商业的话, 在学校里就应该多参加一些ECA了, 尤其是一些COMMITTEE. 这样可以多一些与外界的互动.” “ 对,” Z学长回话说, “这也是很重要的, 锻炼自己的COMMUNICATION SKILL还有LEADERSHIP是很重要的.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有能力的人的.”

对新加坡未来的展望---
“长远来看, 我对新加坡是很有信心的, 因为它的软环境很好…这两年的转型是非常要的. 我们积极参与,拭目以待吧..”

接着, 还有一点是我们非常关心的, 就是新加坡的未来, 我们就这一点也听取了Z学长的看法. “ 总体来说, 我认为新加坡政府还是很尽职尽责的, 也是很有能力的, 效率也比较高. 尤其, 新加坡在这些软环境上, 包括社会的安定性, 政府的透明度上面都可以说是最好的.这是他的一个非常强的优势, 也是很多其他国家还有中国的多数城市所没有的.” “嗯, 我想, 新加坡政府在很多事情上都有明确的导向, 对于这样一个小的岛国来说, 也许是必须的. 那我们谈谈你对于新加坡今后这两年的看法?” 我又插嘴. “ 长远来看, 我对新加坡是很有信心的, 因为它的软环境很好. 而现在这两年, 正在一个转型期, 可以算是一个工业结构的转型, 从原来的电子, 转口工业, 能不能成功的转型到附加值较高的, 知识含量较高的高科技工业是非常关键的, 也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现在国际上电子还有转口工业, 这些以前新加坡支柱产业的竞争非常激烈, 而新加坡已经没有优势再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跟很多国家竞争. 所以,这两年的转型, 我们要积极参与, 并拭目以待吧.”

对座谈会的期待---

“在新加坡的政策方面, 是不是对我们有一个明确的整体的规划? …还是把我们这些 ‘璞’引进来, 能不能打磨成玉, 也要看我们的造化?”

最后也许我们要切入一些正题, 我请Z学长谈一下他对座谈会的看法. 也许这个问题太宽泛了一些, 于是我只好问他, 如果你到场的话, 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 Z学长想了一下, 说: “上次我们举办过<<十年>>的座谈会, 但是还不够, 因为来的学长资历还不算深, 而这次, 我们邀请的嘉宾, 是在事业上取得非常成就的, 他们的经验自然比我们要多得多, 站的更高也看的更远一些. 如果我问的话, 我希望知道应该如何观察一个公司的运作流程, 还有一些专业之外, 人际关系上面的一些判断与处理. 我想被邀请的嘉宾, 肯定是熟悉新加坡, 并且熟悉中国的情况的, 很希望能够恭听他们的经历, 还有他们对我们这一些奖学金得主的看法. 当然也希望他们给我们一些忠告.”
“好, 那这样, 如果说上次我们的<<十年>>, 可以说是, 学长们, 跟我们分享他们的经历, 是站在同一个角度上. 可以说是, 我们眼里的新加坡, 我们所看到的感受的环境. 那么, 你认为这次座谈会, 可以算是从另一个角度, 也就是招我们来新加坡的政府部门, 再一次给我们一个方向式的指导. 那这次座谈会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讲, 是了解新加坡政府, 新加坡人眼里的我们, 还有他们对我们的期待? ” 我猛然想到这个很好的对比.

“可以这样说吧, 其实, 我们都很想了解, 在新加坡的政策方面, 是不是对我们有一个明确的整体的规划, 是不是希望我们更多的参与到中新关系中, 好比在经济上的交流, 互惠? 或者, 对于我们, 他们没有制定一个具体的计划, 而是 ‘天生实在必有用’? 而把我们 ‘引进’过来? 那也就是, 把我们这些 ‘璞’引进来, 能不能打磨成玉, 也要看我们的造化?” “ 嗯, 我觉得有点这个意思吧.” 我点头道, “这次应该有教育部的政府官员参加.” Z学长微笑着说: “这样...我很想知道政府的想法. 很期待这次座谈会给我一个答案. ” “嗯, 我也很期待…”我也微笑说.

于是, 我的问题差不多都问完了, 终于如释重负的告别了Z学长.


后记: 采访过后, 很长一段时间, 我不想写这篇稿子, 直到SARAH催我, 也许, 这次应该让Z学长自己写会更好些, 表达起来不会像我这样蹩脚, 毕竟他的文采他的思想深度都是华新里面数一数二的. 但是这次得益的也许是我吧, 这次得采访让我感悟到一些东西. 首先, 对座谈会的目的有明确一些的认识. 不管是在哪里, 大概要了解一下环境, “知其可而为之” . 而在这个基础上, 增进交流, 让大家消除疑问与隔阂, 让别人认识自己, 也同时了解别人的需求.也篡改一句话, 可以说是” 知己知彼, 事半功倍”吧. 这次的座谈会, 也许可以看作是中国留学生与新加坡华社一次积极交流活动, 可以称之 “璞之行动”?



华新网客串调查员 木头
2003年8月1日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相关帖子 我要回复↙ ↗回到正文
华新两次座谈会的几篇采访录 燕归来   (241 bytes , 1734reads )
sry, “十年”的采访录对象应该都是第一批SM3的学长 燕归来   (13 bytes , 523reads )
lonelywolf: IT之路(学长自己写的) 燕归来   (11785 bytes , 740reads )
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也是“十年”的其中一篇 燕归来   (20 bytes , 402reads )
学长采访录, 另一个某学长 燕归来   (2117 bytes , 736reads )
学长采访录,猜猜她是谁? 燕归来   (2227 bytes , 731reads )
采访宛希 燕归来   (2858 bytes , 564reads )
学有所专,握住机会的翅膀——SM3第六批学长访谈实录 燕归来   (3327 bytes , 700reads )
寻觅·觉悟·争取一个未来——SM3第六批学长访谈实录之二 燕归来   (1912 bytes , 604reads )
学长采访小记 燕归来   (2481 bytes , 580reads )
某人的自我采访… 燕归来   (2887 bytes , 565reads )
小A采访实录-走出去,就有路 燕归来   (6960 bytes , 642reads )
小泡采访纪实 燕归来   (4298 bytes , 613reads )
晕,这个怎么显示成这样子了 =_= 燕归来   (0 bytes , 323reads )
Z学长采访记 燕归来   (7416 bytes , 614reads )
龚伟学长采访报道 燕归来   (8591 bytes , 771reads )
林冬梅学姐在新的十年 燕归来   (4689 bytes , 845reads )
卢建安学长采访实录 燕归来   (4711 bytes , 744reads )
钟联彬学长采访录 燕归来   (1995 bytes , 690re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