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复制本帖HTML代码
|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
我自己的理解如下,这些是切身新加坡市场的:
1)我们说的庄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根据公司市值的大小,庄家的类型不一样。没有哪个机构敢说自己是某个股的庄家,因为随时可能有个更大的机构进来操作这个股。这个不象国内,某种程度上资金的进入和流通,是受限制的。所以庄家,除了新股上市,很少有预先约定的统一行动;我们看到的行为,可以理解为市场行为。但是多数时候,貌似这个市场行为总是领先于一般散户的认识,这个是由于机构的消息渠道优越于散户。
2)我知道的有类似于你提议的投资者联盟,这些人只是定时的交流意见,不参与彼此的决定。这些人都是资深的投资者,投资的规模也很大,又有统一的投资理念,所以愿意花时间交流。不过你的建议还是可以试一试的。
3)中国在新加坡上市的企业,普遍是中小型的,一般不具有代表性。所以要行业里的人看才可以。同一个行业,小的企业竞争力比较弱。.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
![](skin/bbs/images/sigline.gif)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