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最近组屋市场还是真有点火,“老、破、小”也有机会成交了!
所在版块:房产车市 发贴时间:2020-12-08 17:40

用户信息
复制本帖HTML代码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例子1, 组屋3房式70年代的,在老旧市镇,附近的成交25万到27万,鉴于屋子状况还不错,屋主说自己当年卖的也挺贵的,还精心装修了,要求挂36万。卖了2个多月,还没正式出价的,都觉得溢价高,房子又老。10几天前,一组买家看了,真的非常喜欢,直接36万拿下。

盼望着估价师会稍微帮忙拉近些差异,但是今天给出了28万的估价结果!OMG28% 的溢价! 这是要搞砸交易的节奏吗?

刚刚和买家确认,人家就是实实在在觉得房子好,确认要exercise了!他们感叹说:看了好多,不咋地的也不便宜,尤其是特别新的3房,空空啥也没有的,要40万出,这间即买即住,值了!

 

例子2,也是组屋3房,80年代的,估价能稍微高点,可以到28/29万。先是无数买家看,无数出价,都是不太高,后来32.8万来了一个口头的,要签OTP的时候跑了;接着来了32.9万的正式offer,定金都转了,OTP屋主签好寄回来,文件还在途的时候,买家女儿跑出来大闹。她声称要报警抓他们自己的中介,说是骗她父亲高价买个旧房子、上当了,搞的他们中介好尴尬。本笔交易就此取消,陆续的看房还在进行中。

 

太扎心:老房子真是跌的不轻,如上两间都是2013年高点的时候入手的二手房,现在的普遍成交价还没复苏回那个时期;

好在屋主用心,做了翻新和装修,给房子增值了,才有机会博个好价钱。

99年地契归零这事,吓到很多潜在买家,所以这种老房子需求低、交易量低、交易价格低,太难卖出好价!

 

小感慨:相近地段、相近面积、相似房型,居住功能相似,地契新旧有差别,价格差太大啦!卖出“老、破、小”比卖新房难太多了,不知道政府会不会考虑一下松动老组屋?或者购房者是不是考虑怎么行动,才能利益最大化呢?

借鉴于目前地契归零收回土地的一个实例,如果组屋地契满了且你还健在,估计可能的方案是:

1.你年纪很大了,政府安置个廉租房,到你住到百年终老

2. 给你额外机会买个BTO,旧房过渡到新房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4,奖励楼主12分以及18华新币,时间:2020-12-08 22:00:01。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全职房地产中介:温和、正直、专业。
 相关帖子 我要回复↙ ↗回到正文
【房】最近组屋市场还是真有点火,“老、破、小”也有机会成交了! 金环Gloria   (10446 bytes , 3023reads )
组屋屋契剩余不到60年,贷款会麻烦 andy99   (143 bytes , 13reads )
更正一下 xinyu2   (189 bytes , 20reads )
嗯,你说的相对匀速的贬值 andy99   (177 bytes , 18reads )
我觉得房子装修增值的概念很搞笑。 每个人对装修都有自己的看法,如果 家琪   (35 bytes , 17reads )
如果碰到喜欢原本装修的就增值了啊 mirage   (63 bytes , 15reads )
也有人不喜欢自己装修,费时费力 大手拉小手   (38 bytes , 12reads )
也不能这样讲,毕竟市场上的接盘侠是多元化的 xinyu2   (284 bytes , 17reads )
赞同的! 金环Gloria   (192 bytes , 14reads )
lioncity_sg   (48 bytes , 12reads )
组屋新加坡公民拥有者太多 花より男子   (142 bytes , 18reads )
奋斗因子这个说法不错 andy99   (105 bytes , 16reads )
我就是替本地人奋斗的外来移民 甜言蜜语   (79 bytes , 21reads )
我也是差不多那个时期最高点买的 andy99   (34 bytes , 15reads )
pr等3年还是确定时间 andy99   (123 bytes , 15reads )
感觉政府是不是可以 bobo1318   (159 bytes , 22reads )
应该不是一过30年才跌吧 xinyu2   (151 bytes , 15reads )
房子是商品 CANMORE   (146 bytes , 29reads )
hdb是一种 bobo1318   (477 bytes , 18reads )
亚龙的毕竟是私宅 花より男子   (43 bytes , 11reads )
组屋在新加坡可不是商品 andy99   (85 bytes , 18reads )
这个建议不错尤其pr当高龄组屋的接盘侠 andy99   (53 bytes , 16re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