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http://yongbinhan.spaces.msn.com/Blog/cns!5BF67EFC55FA879C!421.entry?owner=1
转自 newsmth.org
2006世界杯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结局。
何谓完整?您不觉得意法之战的120分钟以及随后的点球决战浓缩着过去30天曾经所有的呈现吗?
一代天骄齐达内同样拥有了一个完整的结局。
何谓完整?您不觉得在111分钟时间里其最充分地体现了自己“大师”与“凡人”的所有的内容吗?
事实上,有没有这一场世界杯决赛,有没有那记叹为观止的勺子点球,齐达内出神入画的非凡球技也足以让世人铭记在心。那不过是他在临别之际一次重复性质的演出。
而有了这场世界杯决赛,尤其有了那一记令人惊愕的“胸前冲顶”之后,齐达内相对完整的个性得以清晰表露,即使那也不过是他在临别之际的一次略带重复性质的演出。
用再多的笔墨讴歌齐达内的技艺也是天下最具重复性质的一个活计。过去10年,世人无数次为之球场上精彩绝伦的闪躲腾挪所倾倒,就像是其面对布冯的那记四两拨千斤的勺子——举重若轻,永远是足球巨星齐达内最贴切的写照。
但是,齐达内也是人——就像贝利也是人,马拉多纳也是人,当我们早已习惯了用“乌鸦嘴”的称谓来讥讽贝利的时候,在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将马拉多纳视为一位“偏执狂”的时候,却依然始终如一用“完美”这一甚至是唯一的字眼形容着齐达内。
这是我们的一份轻松,这是齐达内的一种“累”。
“齐达内虽然很少主动犯规,但受到别人侵犯时往往会变得怒不可遏,从而回铲或直接攻击对方,他的红牌大多因此而得到。”—— 《世界体育》
“齐达内永远是足球世界里的莫扎特,而不是足球的凶手。但这个莫扎特从来不会被恐吓住,暴躁甚至是其桀骜不驯的另一面。”—— 《队报》
一年前,当齐达内在西甲联赛中连续因报复对手得到红牌之后,西方媒体开始尝试分析着法国人的性格与个性。实际上这不见得是一种落井下石,更像是一次友情援助——当有意无意间越来越多的崇拜者和欣赏者越来越把齐达内当作“完美”的象征的时候。
1998年法国世界杯小组赛,齐达内因踩踏沙特一名球员得到红牌,并被国际足联追罚一场合并停赛两场。那时,人们只是将那个事件视为一次“偶然”。
2000年效力尤文图斯的齐达内在与汉堡队进行的欧洲冠军联赛中,也曾用头撞伤汉堡后卫奇恩兹后,被禁赛5场。那一次的“头攻”与今天针对马特拉济的举动是极其相似的。
随后齐达内通过媒体完成了自己的道歉:“出于当时场上的紧张形势,压力迫使我作出本能的反应。我对发生的事感到不愉快,我完全知道我的行为将使我的队友陷于困难的境地。为此我表示道歉。”
2005年4月在对比利亚雷尔一场西甲联赛的最后一分钟,劳尔与比利亚雷尔队长阿尔瓦雷斯发生冲突时,齐达内突然冲将对对手使用了攻击手段,再次被红牌罚出场外。
那一次齐达内也不得不实施了公开道歉:“很遗憾我在比赛中被红牌罚下,我要向球迷道歉,当时我应该控制住自己……”
即便是本届世界杯赛上,此前齐达内也曾有过一次冲动。6月19日,法国队和韩国队踢成1比1,齐达内又因为累计2张黄牌将无缘第三场小组赛,退场的时候愤怒的他踢碎了更衣室的出入门。
有趣的是,莱比锡球场的管理方原本准备要求赔偿,但是后来改变了想法,把破碎的门作为纪念品保存。管理方说,因为这是伟大的齐达内打碎的门。
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一下莱比锡球场的管理方。因为他们自然接受了伟大的齐达内相对平凡的一面,并且用另外一种视角看待着齐达内的一种“破坏”。
伟大,并平凡着。一如痛,并快乐着。这就是齐达内,准确说这就是那个真实的齐达内。
没有必要过多地指责马特拉济,即使可以想象当时意大利人说出的不可能是类似“齐祖,你应该留在球场继续为喜欢你的人们展示你非凡的球技”这样的话,那不是足球,那是聚餐;
没有必要过多地抱怨齐达内,即使那一头的确有悖于我们常说的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在那一刻,齐达内只属于自己。也许长久以来,他更多地背负着太多人的期望,为太多的人而活。
在个人足球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中,齐达内先用一把“勺子”为众人奉献了最后的享受,而后用一记“头攻”为自己与足球做了最后的告别。
伟大的球星与平凡的人性,浓缩在最后的一幕演出。没有完美,因为原本就没有完美,只有完整,因为完整更趋于某种真实。
一代足球艺术大师用一张血色的红牌留给世人一个可能最容易被忽略的忠告:人,永远不要被神化。那甚至是不折不扣的害人害己。
一个不算太坏的结局,一次相对彻底的解脱。齐达内最终用自己的性情亲手结束了自己的足球生涯。
真正的高手,只有败在自己的手下才是完整的归宿。
按照惯例,不日之后齐达内将收到一份来自于国际足联的追罚通知单。那个时候齐达内应该正在阳光旖旎的海边与家人一起度假,或许齐达内会微笑着将那纸罚单轻轻抛起,海风吹来,罚单像羽毛般在空中翻滚着飘浮而去……
是的,也许失去了一些什么,但不要忘记,你已经拥有了太多。
“这世界辽阔……你有自由好好过……”
再见,一路走好——齐达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