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其它话题】向上爬 [转载, 不代表本人同意作者观点]
<<始页  [1]  2  下页>  末页>> 

【其它话题】向上爬 [转载, 不代表本人同意作者观点]
你想要发财,想要出人头地。 你想有很多钱,香车宝马,粉黛如云。 你想挥金如土,叱咤风云。成为偶像与传奇。

那么,有没有人来说说具体的步骤?




一)阶层

改名之前,上海有几条高速公路。分别是沈海高速A5,沪宁A8,沪杭A9线,还有A10. 好事之徒,随口起了一个暗号。用A7来表示一个人的财富。A是Asset,7是7位数。


好比A5,代表总资产¥10000元。赤贫,接近乞丐的边缘。 A5.3,总资产30000元 A6,10万元 A6.5,五十万元 A7,一百万 A7.8,八百万 A8,一千万 A9,一亿 A10,十亿 A11,百亿富豪


在上海,大部分的普通市民家庭,净资产集中在A7~A7.5之间,如果能上A8千万,就算是富人了。
在这里,我们想说一个“阶层”的概念。 什么是阶层,阶层的分界线。A阶层眼里“天大的事”,到了B阶层眼里“那都不算事”。
这样,A和B就很难交流。其生活方式,价值观,人生观,也会发生很大的冲突。譬如老太太费尽心机收拾旧瓶子,而你恨不得把它们全扔掉。




一个阶层差多少呢。 和普通人想象的不同。不是A7,A8分为二个阶层。我们大致认为,3倍是一个阶层。
3倍左右的差距。足以使二个人对一个事物产生根本性的判断差异。 譬如A花了45W买了一辆BMW,对他是件大事。并为此珍惜而炫耀。 可对于B来说,他比A富三倍。45W的概念,就和他脑海里15W一辆帕萨特差不多。 为了45W的车,B会炫耀么。他不会,这只是一件普通消费品。
三倍的差异,形成一个阶层。好比你呕心沥血攒首付,人家这点精力就可以全款了。 所以A7和A8不是差一级,而是差二级。 A7和A9差四阶。



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们生活在一个屌丝时代。屌丝构成了人口的大多数。 过去几年,我听到较有趣的口号,是一个屌丝喊出来的:“拼爹,这公平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他的意思是,既然他老爸是个没出息的酒鬼司机农民,大伙就应该撇开父亲。这样的游戏规则才是 “最公平”的。 而另一方面,他却相信读了二年大学,会二手抠定,今生可以达到“王侯将相”十亿的量级。 这二者都不符合事实。



真实的情况,财富是一条漫长的阶梯。往往需要几代人的积累。欧洲一些家族,通常需要三百年,五百年,才能积出一个家族的底蕴。 对于一个屌丝来说,如果他出生的时候是A5,那么他几乎很难没什么希望爬到A10。他这辈子能爬到A8就算不错了。具体来说,就是搬离县城,落户上海。 对于他的儿子,站在A8的基础上,勤奋努力奋斗,再有良好的家教,或许可以A9。 对于他的孙子,站在A9的基础上,勤奋努力真诚,或许可以A10.


财富靠的是几代人的积累,慢慢的,一步一代人上一个台阶。这虽然看起来缓慢,却是正途。 用一句震耳发聩的话来说,“人家爹在拼的时候,你爹在干嘛?”
如果本段不能说服于你,你买彩票去吧。



三)爬阶的速度
如果你想在目前的社会地位,“向上一阶”,你需要怎样的速度,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答案是很难,很难很难很难。比你想象中难得多。

首先要说明一点,“阶层”都是相对性的。 三十年前大家都很穷。今天大家都很富。可这并不能使你“阶层”上升。 阶层要上升,你必须比平均速度更快。

这个速度得多快呢。上一篇《中国的财富》讲到,全社会财富增长大概是每年24% 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速度。也就是说,过去37年中,中国13亿人口,每一个人的表现都比Warren Buffet更好。 每一个人的表现,投资回报率都比巴菲特更高。而且是可持续的,大规模的。而其中优异者,暴发者,更是远远把巴郡甩在了后面。 什么股神,滚一边去吧。



如果你想在全社会保持“阶层”不变,则你的财富增长速度,必须达到24%一年,每一年。 如果你还想“向上爬”,则你的速度必须更快。

譬如说,假设你的速度是33%一年,财富递增。这真是天文火箭般的速度! 这样扣除24%的基本盘,还剩下9% 大约每八年翻倍的样子。十三年翻300%

如果你如此优异,财富可以保持33%的速度递增,巴菲特哭晕在厮所。 则经过13年的严谨不懈努力。你的社会地位,可以在中国人之中小升一级。从小康升级为小富。 经过26年的辛勤不懈努力,你的阶层才可以升二阶。从A7.3升为A8.3。 拿起计算器仔细算一算这个数字,算一算这个回报,真心令人绝望。无路可走的绝望。


我一直很羡慕一些国产“奋斗剧”的编剧。前20集主角是穷学生和屌丝,酸气冲天。 后20集主角是创业成功事业有成,A10几百号员工左拥右抱众星拱卫。 中间5集呢,中间5集是空白的。 主角如何在几年间赚到A9,A10,成为屌丝逆袭。这段故事是空白的。


真实的世界,A7-A8-A9-A10,一步一步往上爬,是一个漫长而又沉闷以致于枯燥乏味耗时几十年的无聊过程。 言情剧是不会和你说这些的。




四)财富的幻觉
“爬阶”如此辛苦,为何中国的小白领,没有感受呢。为何他们如此乐观,以致于充满希望呢。 因为财富的幻觉,尤其是第一个100倍。极大地混淆了人类的感知。

对一个小白领,大学生,如果他是从内陆省份小地方出来的。他的父母供养他读完大学已经筋疲力尽,再也提供不了更多的资源。 那么,当他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们可以认为他是A5。也就是全部的净资产人民币10000元。
可是这样的大学生,如果他的落脚地选在了北上深广,不是太笨也不是太懒惰。 那么,当他28岁,也就是六七年时间,平均都可以存下100万元。 如果伴侣和睦,互相扶持,速度还能更快。


对于他们来说,就实现了A5->A7的跨越。 也就是人生第一个100倍,整整四阶社会地位的上升,不知不觉之中就完成了。 这个流程是如此之顺利,如此之轻松,以致于“小白领们”认为之后二阶也很轻松。他们还会再按照这个速度,在社会的阶层之中继续上升。所以他们大胆,敢吼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所以他们愤怒,当发现房价这么贵。 所以他们愤青,当发现未来的生活压力这么重。
这是寻常人的一个陷阱,俗称财富的天花板。



五)财富的天花板
“人上之人”只有这么几个位置。不是每一个人,在社会阶层中都可以无限上升。最终会有一股力量使得他们停下来。 小白领从A5到A7,是非常顺利的一段日子,之后他们会遇见财富天花板。

为什么,还是要从财富24%增速说起。 中国的发展,实在太过于迅速,24%是一个不可想象,不可理喻的数字。几乎没有任何人跟得上这个速度。 我们知道,财富的增值,来自于二个部分,一个是你工薪收入,一个是理财收入。

当小白领“净资产”很小的时候,他们的工薪收入占绝对大头。体现为个人财富的迅猛发展。只要工作就有一切。 可是当他们赚到第一个100W,第一个200W之后,渐渐渐渐的,“财富积累”开始多了起来。理财就成了很大的一环。

小白领的理财收益是负的。不仅是小白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理财收益都是负的。 因为普通的理财,均质化比较正常~年回报在5%左右。 而我们的通货膨胀率,在-15%左右。

也就是说,你的财富积累储蓄,每一年损失-10% 中国人的财富,好比一个大水池子。一边在放水注入,那是你的工资积蓄。另一边却是在漏水,那是通货膨胀侵蚀。 而你的资产越多,漏水越快,最终你的财富永远无法增加。

这个“天花板”的数值是多少呢。十分容易计算。 因为你每年漏水的比例是10%,所以最终盈亏平衡,就是10倍PE。 也就是你一生积累财富的最大上限,约等于你工资额的10倍。

假设一队很勤勤恳恳的小白领。一年可以存在35W元。则他们的财富上限就是350万元。 之后,他们还在每年辛勤积蓄。名义上的存款在增加。可他们积攒的购买力,就永远停留在350W元了。 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就永远是A7.4,再也不会提高。



六)2N定律
这些都是很简单的道理。解决方法大家也都知道,不用再赘述。 我们只是想说一下,怎么理解推导出“2N定律”的。

如上题所述,我们的国民财富,每年递增9%,通货膨胀14%,二者总计24% 如果你想要跑赢整个社会的财富速度,一方面,不要让你的财富在通货膨胀中缩水。

另一方面,你的实体财富,必须每年增长9%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假设你有11套房子。你的平方数,明年就必须增长11*9%=1套。

一般而言,我们希望你的财富,可以增长33%每年。即9%+14%+9%,这样,你不仅可以跟上社会财富的速度。而且还能“向上爬”。每13年升一阶,这是最低最低的速度了。

在二个9%的要求促使下,如果你有11套房子,你就必须平方数每年递增11*18%=2套。 这就是2N定理的由来。




yevon_ou@163.com,2015年4月10日暮)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6,奖励楼主8分以及12华新币,时间:2015-04-12 22:00:01。
[hula (4-12 14:2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楼

赞一下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唐甬 (4-12 15:2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楼

纠正一个常识性错误“在上海,大部分的普通市民家庭,净资产集中在A7~A7.5之间”明显是错的

根据央行去年发布的《2013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上海的人均存款仅为87720元人民币,就算一家几口人,平均下来总存款也不过二三十万元,离此文作者声称的A7~A7.5差了太多。
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yw/jryw/201406/P020140625238632717200.pdf

别扯什么房产,大部分普通居民只有一套自住房,不可能卖掉的。房价无论涨还是跌,跟这些人关系其实并不大。
[Randall (4-12 16:2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楼

(引用 Randall:纠正一个常识性错误“在上海,大部分的普通市民家庭,净资产集中在A7~A7.5之间”明显是错的 根据央行去年发布的《2013中国区域金融运行�...)人家都说了净资产。。[hula (4-12 16:2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楼

纯粹膜拜28岁100万6年100万,年均17万,支出收入比一比二来算,不考虑税收,年薪都要34万,北上毕业六年内月薪平均上到28千的比例多大?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ffnffn (4-12 16:3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楼

(引用 ffnffn:纯粹膜拜28岁100万6年100万,年均17万,支出收入比一比二来算,不考虑税收,年薪都要34万,北上毕业六年内月薪平均上到28千的比例多大?)完全是拍拍屁股想出来的数字先不说100万,光是28岁能工作6~7年就已经是扯淡了。。国内大学生就业压力那么大,这年头没个研究生学历基本找不到什么合适工作。一般人22岁本科毕业,25岁研究生毕业,到28岁最多也就工作3年吧,6~7年是怎么来的?[Randall (4-12 16:3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楼

我深表汗颜我在35岁娶老婆之前,全部资产加一起也不到2万美金…买完求婚戒指,就没钱了。那时候我已经在美国呆了7年多了
倒是结婚之后,来到新加坡才发生了财富累积的……
[沈白072 (4-12 16:4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楼

(引用 Randall:完全是拍拍屁股想出来的数字先不说100万,光是28岁能工作6~7年就已经是扯淡了。。国内大学生就业压力那么大,这年头没个研究生学历基本�...)你的关注点有点不太对你提这些数据和本文主要思想完全无关。这些数据不对只能说明往上爬很难。

其实本文作者老婆家族很富。老婆工作年薪百万。他20年前交大毕业就义无反顾专心炒房。目前保守估计资产几个亿是有的。

可以想象他即使认识一些白领,也都是各行业精英了。不是平均水准很正常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hula (4-12 18:1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楼

文章的立意很好,越往上层,进步的代价的确是越高的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

不过稍微质疑一点两个数据,社会财富平均年增长24%,和通货膨胀15%是如何得来的?
[BANK_ITER (4-12 20:1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楼

(引用 BANK_ITER:文章的立意很好,越往上层,进步的代价的确是越高的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 不过稍微质疑一点两个数据,社会财富平均年增长24%,和通货膨胀1...)我转在华新杂谈。他的数据有为自己炒房摇旗呐喊的嫌疑。但文章逻辑都有些道理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hula (4-12 20:2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0楼

看这种月薪3千写的教人跨越阶层的攻略文章,总有一种震撼的力量。[materialist (4-12 21:3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1楼

(引用 materialist:看这种月薪3千写的教人跨越阶层的攻略文章,总有一种震撼的力量。)我估计除了房租收入,他没有月薪。没工作,失业20年。[hula (4-13 8:1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楼

(引用 hula:我转在华新杂谈。他的数据有为自己炒房摇旗呐喊的嫌疑。但文章逻辑都有些道理)不觉得此文有哪里可取之处数据过分夸大,这些上面的TX都指出了。再说把自己的人生都建立在一系列数字上有意义吗?如果只是追求自己的财产多少年翻番,每年上升多少,这人生是多么乏味,又会误导多少的年轻人。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纱姿 (4-13 8:2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楼

(引用 纱姿:不觉得此文有哪里可取之处数据过分夸大,这些上面的TX都指出了。再说把自己的人生都建立在一系列数字上有意义吗?如果只是追求自己的财产...)你可以不认同他的世界观,以及只有炒房才是普通人爬升之路但数据是否夸大不说,数据本身确实很重要。

人生建立在数据上也很重要。无论是股票,房产,工资,退休,养老,保险哪个不是数据。

过去这么多年房价疯涨,从2003年他就在上海上电视,坚持说房价会涨。那时候无数专家都说房价会降。他靠的就是数据。

当然他确实很能算。同时manage上百张信用卡。贷款还款精算到极致。累是累,回报也是显而易见的。

他最近在写这些文章,我觉得他是有想法拉粉丝,进而搞网站融资房产抵押等一套东西。想把自己的资产从几亿再上升一个档次。这是我的想法。
[hula (4-13 8:4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楼

(引用 hula:我估计除了房租收入,他没有月薪。没工作,失业20年。)那就不叫失业。那是地主。地主是不在乎阶级或阶层的。地主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在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是反动力量。
若放在废井田的时代,地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materialist (4-13 8:5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楼

(引用 materialist:那就不叫失业。那是地主。地主是不在乎阶级或阶层的。地主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在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是反动力量。 若放在废井田的时代�...)说实话,我的想法是,如果你很有才,也很有财你为什么要发很多文章教育别人?

背后肯定有自己的目的的。

我转这篇文章不是让大家相信他的数据,他的数据的视角肯定是为自己服务的。

而是他的逻辑。

从2000年他开始在天涯,电视台活跃的时候,无数人骂他的观点。包括房价涨,包括地震不应该捐款等等,目前都一一验证他是对的。而骂他那些人都渐渐消失了。

所以此人分析数据的能力和逻辑能力是相当强的。值得学习。

[hula (4-13 8:5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6楼

这里的读者大都是经过学术训练的。对于这种没有参考资料、调查统计的所谓数据,没人会相信。
原作者愿意花时间来写这些东西,必然有其动机。也许是为市场培育下一批接棒者。
[materialist (4-13 9:0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7楼

(引用 materialist:这里的读者大都是经过学术训练的。对于这种没有参考资料、调查统计的所谓数据,没人会相信。 原作者愿意花时间来写这些东西,必然有其动�...)此人买房基本从来不卖。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平均买房成本低的可怕。他根本不需要有人接棒。房租收入早就能cover房贷。

他的目的我认为是要成立融资抵押公司。
[hula (4-13 9:0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8楼

(引用 hula:说实话,我的想法是,如果你很有才,也很有财你为什么要发很多文章教育别人? 背后肯定有自己的目的的。 我转这篇文章不是让大家相信他...)你说的有道理。 我同意你的看法,必有其背后的动机。只是我对原作者的文字表述能力持保留意见,并对资料来源存疑。
你提到过其家庭既联姻背景。按照你说的,该人能接触到一般群众接触不到的信息,或可支撑他的一些数据或看法。至于其看法的正确与否,则是另一个问题了。
[materialist (4-13 9:0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9楼

该文的确很有想象力概况一下中心思想
根据净资产分阶级(拉仇恨,激发斗志,而不是想为什么要成为某一个所谓的阶级)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财富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净资产一开始靠工资,后来要靠钱赚钱。(趋之若鹜想成为万恶的资本家)
通货膨胀对实际购买力的削弱。(但是该文笔者多次混淆实际购买力和净资产。用净资产比较,分阶级。实际购买力可能有最大上限,净资产则逻辑不通)
-------------------------------------------------------------------------------------
想象力的展示
全社会财富增长大概是每年24% (贪官账款外逃增长大概是多少?)
当他28岁,也就是六七年时间,平均都可以存下100万元。
财富可以保持33%的速度递增,
我们的通货膨胀率,在-15%左右。
也就是你一生积累财富的最大上限,约等于你工资额的10倍。
[新股新人 (4-13 10:4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0楼


<<始页  [1]  2  下页>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