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一路一带,不如消除城乡差别来的实在。图挂了,去google标题,排第二的搜索结果如是说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structure (2-11 12:4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1楼
(引用 structure:与其一路一带,不如消除城乡差别来的实在。图挂了,去google标题,排第二的搜索结果如是说)两个都要弄~ 又不矛盾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功夫熊猫 (2-11 12:5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2楼
图挂了,背景文字补充一下:女88年,上海外企HR,长相一般,爸爸国企退休,妈妈学校老师,两年退休,家庭小康。
男,工作能力蛮强,卖相是女喜欢的那种,男再三要求女去他家过年。[芥茉芥茉 (2-11 12:5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3楼
知乎赞最多的一个答案: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许明亮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04655/answer/85347643
来源:知乎
这个新闻,讲述了一个“长相一般”“上海户口”“父母工作不错”和“工作能力强”“卖相不错”“家庭条件较差的外地人”最终走向决裂的故事。他们的暂时结合是必然,因为“长相一般”的女性,是找不到能力强长得帅家境好的男性的,而不愿在长相和能力上将就,只有在家境上将就。
只是女主的幻想在年夜饭上被打破罢了。而女主在整个事件中的更加主动,体现了她的优势“上海户口”“不错的家境”在婚恋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更有稀缺性,至于原因,大家都知道。“凤凰男”广受批判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有一大批城市女性在当地婚恋市场的边缘化,她们往往为“凤凰男”的能力和上进所倾倒,因为她们自己没有能力,只得依附于父母提供的资源。而一旦在理性权衡,和“凤凰男”家庭结合,自己的生活水平不能保证的情况下,便会躲入“三观正”的碉堡。而男方的表现非常冷静,他的个人素质应当比女方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也认清了现状,以友好分手告终。希望他以后能抛弃幻想,找到适合自己的伴侣。说到底,爱情,恋爱,新式婚姻,都是新鲜事儿,我们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事便不足为奇了。[芥茉芥茉 (2-11 13:1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4楼
(引用 芥茉芥茉:知乎赞最多的一个答案: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许明亮 链接:https://www.zhihu...)目测作者也是装~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功夫熊猫 (2-11 13:1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5楼
门当户对太重要了分的好,要不结婚后一堆糟心的事,两个家庭的差异太大。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喵喵鱼 (2-11 13:3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6楼
(引用 structure:与其一路一带,不如消除城乡差别来的实在。图挂了,去google标题,排第二的搜索结果如是说)正解[alexwee (2-11 13:3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7楼
这个帖子早些年在篱笆和pchome蛮红的。无非劝上海女人不要轻易嫁外地男人。其实也蛮扯淡,很多有文化,有收入上海女孩倒对地域看得很淡。只有那些做个前台秘书类,一天到晚喜欢朋友圈炫,月薪3000背着lv,张口闭口需要找男人养,这种女的,往往有地域性,动不动骂外来人什么硬盘。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顾小熊 (2-11 13:4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8楼
为lz十大添砖加瓦,转一篇文章 (不代表本人看法)《上海姑娘,不是逃饭,是逃命》
上海姑娘逃了!吐糟男友家的年夜饭,晒出了一张可以有一千种解读的饭桌照。
姑娘起初被舆论一边倒地谴责,“嫌贫爱富”“没有教养”“歧视农民”,“这样的乡村饭虽然粗糙但是很有风味!”,最常见的一种说法是:“装什么小资,往上数三代,谁家不是泥腿子出身。”但同时姑娘也赢得了上海市民和许多女性的声援:“门当户对很重要。”“凤凰男又骗婚了!”
不过,不管正方反方,都指出了一个基本事实,这样的婚配,完全不看好。
支持小伙子的人口气都比较浪漫但苍白:“你值得更好的姑娘!”可以肯定的一件事:说这样话的人,自己家闺女,断然是不会许给这样的小伙子的。若自己家妹子或女儿打算嫁进这样的家庭,没准反应比事件女主的父母激烈n倍。
为什么?一张餐桌照,洞见了一条暗水涌动而不见底的深河。要越过这条河迈入婚姻,非大机缘、大勇气和大智慧不可——而且是双方兼具上述过人之处。当然,实在都没有,还有一种可能叫“大愚”。
如果没有逃,“也许结局难讲?”
先给大家说说真实版的结局吧。
我的一个闺蜜,经历与这个姑娘几乎完全拷贝,这是一个北京姑娘和一个xx籍乡村男的故事。所不同的是,北京姑娘当时没有逃。
这个新闻和餐桌照就是北京姑娘微博上发给我的。附带了一句:依稀往事似曾见。
七八年前,我的北京闺蜜,第一次去了乡村男朋友家。她男友家庭应该比这个上海姑娘的男友经济条件要好很多,为了她的到来,还做了最大程度的房屋装修,给未来儿子儿媳准备了独立卧室、洗手间,洗手间里装了热水器,开饭时,摆出的是事先已经打听好的她爱吃的菜肴。
北京姑娘不是不识好歹的,很感念这样的厚待,尤其是男方家庭因为她,还特意改变了女子不上席的规矩。
她的男友也是个优秀的男孩,但最后,临到结婚,她退却了。
“纵然感激,但从第一餐饭起,有些块垒就已经种下。”姑娘说。
块垒一,她发现除了她是坐席的,所有的女子,嫂子、堂嫂、小姑、大姑,都是站在桌子边吃饭的。包括忙前忙后的未来婆婆,也没有座位。相反,嫂子家那个才6、7岁的小男孩,大喇喇地和自己的爹坐在席上,在男孩尖利的叫声里,他爹把圆桌上的转盘嗖嗖飞转,方便把儿子爱吃的食物优先搬运给自己儿子。与小男孩同辈同龄的一个女娃,站在已坐满了人的餐桌边,挨挤在一堆男性的腿脚边,由自己的母亲,眼疾手快地从跟前经过的碗碟里,叉起一块肉,塞进自己的嘴里。
她这才明白,为什么男朋友的吃相一直难堪而屡教不改,即使他十分地想改,但餐桌上一坐即忘,要么叭哒嘴,要么筷子来时,忙不迭地伸长脖子尖起嘴去唆食物。
块垒二,所有人吃饭都吧唧着嘴。响亮地吧唧。
块垒三,竟然把一只整鸡,剁成指头大的碎块。男朋友准确地夹住鸡腿的一块,麻溜地放到她碗里,她嚼了一口,立即被鸡肉里包裹的碎骨刺了牙龈。而她无法向男友解释,她从小到大吃过的鸡,要么是白斩鸡,要么是煲汤整鸡,要么是炸鸡,再不然是鸡脯或鸡茸,从未见过可以把鸡剁碎了炒吃的作法,《食经》上不是有说,鸡不宜切过碎?
块垒四,所有人都非常不见外地打听她的收入、她父母的职位、在北京有几套房,听说她是独生女后,马上都毫不掩饰地向她男朋友表示祝贺:那以后那些几百万的房产,不全都是你小子的了?
块垒五,非常不客气地问她打算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给某某”生孩,乘“你婆婆”还年轻,带得动小孩,多生几个。
她说,我最不能忍受的,倒还不是这些废话。
“我反复在心里犯拧的,是那一桌子,明晃晃亮灿灿的——不锈钢餐盘。”
从小到大,她没有使过这样的器皿。
她从小的餐饮习惯也并不讲究到色香味形器诸色具精。只是喝碧螺春使白瓷,为的取其色悦,喝明前龙井使一只透明玻璃厚矮杯,为观其形逸,喝普洱使一只粗陶杯,喝红茶要么是英国瓷器,要么是紫砂,这在她家,并不刻意,是一种至少已经延续了三代、而且已经无感了的生活习惯。
无论如何,那一桌子不锈钢餐具,在她来看,非常有损食相。扎眼地难受。金属撞击声更让她反胃。那些筷头己发黑的筷子,她尽快忽略,礼貌地吃完整顿饭。毫不失礼。是因为确实相爱。
但从这顿饭开始,她开始参悟,参悟彼此那些总会引起磕碰的差异的根源。
原来以为,爱可以克服这一切。
她安慰自己,人的可塑性是很强的。生活习惯需要彼此调适。
她和男友因为相爱又走了一年多。
分手是在结婚前夕。
双方谈及了孩子,男友认为,孩子最好由他爸爸妈妈来带。她想起了那些不锈钢餐具,一个激灵。坚决摇头。男友非常郁闷,我爸爸妈妈不好吗?生活习惯有什么问题吗?即使再不好,不也把我养得这么大、这么出色么?
双方又谈及了孩子的数量。 男友说,生男生女都无所谓,但至少要两个。
而男友的一个堂嫂,非常自信地和她说起来自己的生子经历:怀到4个半月,找了医院的朋友,b超一看,发现是个女孩,直接打了。第二胎果然如愿是个男孩子。——就是那个在饭桌上把转盘转得呼呼起风,在自己爹的支持下,一口气叉走半盘腊肠的小男孩。
她打了个激灵:我的后裔,将来就是这样?
我的生活,将来就和这样的一群人和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交织?
无论她怎么抵抗,无论她怎么切割,它都将透过婚姻和繁衍,渗透到她的现在、未来和后代身上。
她在最后一刻逃了。男友非常怨怼。
“你说说,我哪里对不起你?”
她只能勉强着回答:“结婚这个事,不是对得起或对不起的事。”
彼此这么问答时,她再一次明白,她和他之间,差异的根源,在于,他考虑的和她考虑的,层面差异至大,完全就是刚吃饱了饭的劳动人民和用刈鹿刀割肉,雪夜里放在网子上细细烤来吃的小资产阶级布尔乔亚的区别。这种差异,将决定她自己和后代会选择何种价值观与生活方式。
从一开始,他们生长的根就完全不同。特别令人遗憾的是,历史上的江西,宿儒倍出,大家如云,原有许多积年的旧家。贫困是一回事,贫困却未必一定要活得粗糙鄙陋。我姥姥常说:“江南有大户,江北有大家”。我外祖家在解放之初己如《活着》所写的,因男人赌博而败落。但女人们依然以勤勉所创造的清洁光净,维持着一个家庭的体面。即使来客了只奉得上一杯清茶,杯子也是最廉价的玻璃杯,我姥姥也断然不会用搪瓷缸给客人。
一切从那个亮晃晃的不锈钢盘子和乌糟糟的筷头开始的。它意味着一切。生活方式的差异,审美和审丑的差异,金钱观的差异,养育后代方式的差异,对未来预期的差异。
无论你承认与否,接受与否,建国之后,社会阶层曾经被命运剧烈地晃动,泥沙、粗盐、水、草根全部黄汤一样地浮沉不定,大家伙都成了一锅浊汤,许多虚伪的价值观附庸在一些宏大的口号里,被强行推销给人们。粗暴、鄙陋、野蛮和不卫生的一切,曾经被视为光荣的,甚至话语里也充满了暴力的砂砾。但这锅浊水,随着时间推移,正在清晰地复归它的自然的分层。——宏观的话语也许还在唱高调,但是社会自己正在通过若干符号、生活方式及社交圈自然地完成它的分层与分级。
该沉淀的沉淀,该轻扬的轻扬。
有稳定的阶层及其文化积淀的社会中,原本不应有这样巨大的地域文化差异,更不应有因户籍资源而产生的灭绝式的发展差异。这种制度式的差距,不应该让一个逃跑的上海姑娘,用道德买单。说风凉话的人,你自己为什么不嫁?或为何不娶同村的小芳?
社会正在象一个正常的社会。有着越来越明确的社会阶层的区别。再建立它自然的流动和上升渠道。不应再有一个粗暴的意识形态的手,把这样的自然守序搅乱、掠夺、破坏和颠倒。
上海这个姑娘,逃的倒不是饭,而是命——一种她说不清道不明却凭直觉感觉到了的宿命。
婚姻是自然流动和上升渠道之一。
下嫁,也不是不可以。
通常是建立在下嫁的对象有极大的优势,可以弥补阶层的差异的基础之上。高攀,也不是不行,通常发生在女性有极强的生育优势的基础上。比如,一个姑娘即使出身贫寒,但长成了一绝代佳人,又或灵巧聪明过人,那么,她通过婚姻通道改变自己和后代的社会阶层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一个小伙子即使出身贫寒,如果智识过人,人才出众,在社会中取得了家庭所不曾赋予他的立身之本,如于连,当然也比较有可能改变自己和后代的社会阶层。
除此自然的进阶之外,任何以欺骗、道德、舆论绑架或失序暴力如阿q最向往的暴力滚牙床,去改变阶层及自然婚配取向的,都是赤裸裸地耍流氓。[走走 (2-11 13:4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9楼
(引用 走走:为lz十大添砖加瓦,转一篇文章 (不代表本人看法)《上海姑娘,不是逃饭,是逃命》 上海姑娘逃了!吐糟男友家的年夜饭,晒出了一张可以�...)"女子不上席" 这是哪门子纱布规定 ? 亲妈也不能上席??[功夫熊猫 (2-11 14:4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0楼
(引用 走走:为lz十大添砖加瓦,转一篇文章 (不代表本人看法)《上海姑娘,不是逃饭,是逃命》
上海姑娘逃了!吐糟男友家的年夜饭,晒出了一张可以�...)《食经》上不是有说,鸡不宜切过碎北京姑娘没吃过宫保鸡丁。。。鸡丁。。。丁。。。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Yume (2-11 14:4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1楼
(引用 走走:为lz十大添砖加瓦,转一篇文章 (不代表本人看法)《上海姑娘,不是逃饭,是逃命》 上海姑娘逃了!吐糟男友家的年夜饭,晒出了一张可以�...)这一篇写得挺好xmlzj[yuwu (2-11 15:0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2楼
类似的情况在新加坡会不会有可能发生呢?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luodewei (2-11 15:0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3楼
(引用 走走:为lz十大添砖加瓦,转一篇文章 (不代表本人看法)《上海姑娘,不是逃饭,是逃命》 上海姑娘逃了!吐糟男友家的年夜饭,晒出了一张可以�...)为这北京姑娘点赞门当户对还是很重要的。不门当户对 以后隐患很多。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江湖2016 (2-11 15:0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4楼
(引用 Yume:《食经》上不是有说,鸡不宜切过碎北京姑娘没吃过宫保鸡丁。。。鸡丁。。。丁。。。 )哈哈笑喷了我就是读的时候觉得有沙啥不对劲~~~~原来如此~~~~[zarayu (2-11 15:0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5楼
(引用 走走:为lz十大添砖加瓦,转一篇文章 (不代表本人看法)《上海姑娘,不是逃饭,是逃命》
上海姑娘逃了!吐糟男友家的年夜饭,晒出了一张可以�...)非常认同最后一段话~婚姻是自然流动和上升渠道之一。
下嫁,也不是不可以。通常是建立在下嫁的对象有极大的优势,可以弥补阶层的差异的基础之上。高攀,也不是不行,通常发生在女性有极强的生育优势的基础上。比如,一个姑娘即使出身贫寒,但长成了一绝代佳人,又或灵巧聪明过人,那么,她通过婚姻通道改变自己和后代的社会阶层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一个小伙子即使出身贫寒,如果智识过人,人才出众,在社会中取得了家庭所不曾赋予他的立身之本,如于连,当然也比较有可能改变自己和后代的社会阶层。
除此自然的进阶之外,任何以欺骗、道德、舆论绑架或失序暴力如阿q最向往的暴力滚牙床,去改变阶层及自然婚配取向的,都是赤裸裸地耍流氓。
男主在婚前带女朋友看看自己生长的环境,介绍自己的父母亲人以表达对这段感情的重视,虽然最后的结局是他不愿看到的。但无论如何是真实的,如果我是女主会感激他~ [胖头鱼的喵喵 (2-11 15:1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6楼
(引用 功夫熊猫:"女子不上席" 这是哪门子纱布规定 ? 亲妈也不能上席??)从前很多地方有这规矩只是新中国成立后有些地方废除了。[龖 (2-11 15:2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7楼
(引用 走走:为lz十大添砖加瓦,转一篇文章 (不代表本人看法)《上海姑娘,不是逃饭,是逃命》 上海姑娘逃了!吐糟男友家的年夜饭,晒出了一张可以�...)此文细思恐极[Cogitoergosum (2-11 15:2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8楼
(引用 Cogitoergosum:此文细思恐极)恐什么?人生而有阶级?
向上改变阶级十分不易?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走走 (2-11 15:2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9楼
极好的炒作题材小毛驴之间[西东南北风 (2-11 15:3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0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