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回国后的一点感想(2)
<<始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页>  末页>> 

关于去哪个城市如果没有个人强烈喜好的话,南方的好于北方的,其中深圳杭州名声最好。上海好过北京。这些好包括政府的效率 公共管理的有效 人群素质尤其对“非我”的容忍度。
政府效率和公共管理和个人生活较远,但对“非我”的容忍度和个人息息相关。
其实各种选择和各人喜好有关系,我有朋友2008年回,放着南大副教授不去,去了一个双非学校做教授,他坦言自己不喜欢压力大的生活,就愿意安安静静过自己的小日子。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花无声 (7-7 6:5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1楼

最后,你的选择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一线城市985大学,压力会很大,工作会超级忙。什么概念呢8117是正常的状态,遇见个变态老板,007也不稀奇,后者集中在需要做实验的学科。这些忙,很多与工作无直接关系,例如双一流学科评审。但一旦确定自己的圈子或升教授后,就可放飞自我,按自己个性行事。
回去头2年是最痛苦和辛苦的,一般需要3年左右建立自己的圈子。
关于国内学术风气,批评者多,但也有踏踏实实做研究的,看你取啥。
无论到哪里,自身实力永远最重要,关系只是皮毛。现在国内高校对于能做出东西的职工容忍度和支持度都很高。当然,你不要想着不去社交各种好处送到你手,不可能,有得必有失。
其实,刚回去的海归是经常被混得好的土博鄙视的,大千也不例外。文人相轻,摆正心态就好。大家最终看的还是你自身的科研实力。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花无声 (7-7 7:0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2楼

我知道北京的空气也越来越好了,很多地方在进步。
祝福楼主和所有回国的人一切顺利。
 
[小麦2016 (7-7 7:1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3楼

如果想享受生活,二三线城市,不要太舒服。在中国,发展事业和舒适生活不兼容,有舍有得,自己想清楚就行。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花无声 (7-7 7:1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4楼

自己想清楚要啥并能坚持,这点很难。我们经常纠结,想得到太多。这样心态正常,不必难过。我知道一人一期博后后,拿到一把助理教授offer,有香港城市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还有几所美国大学的。多数人的反应是美国的,最差的也该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他选了香港城市大学。因他不喜欢美国的文化,他的资源确信香港城市大学最有利于他。
每个人的选择都有自己的道理,分析后坚定初心就好。这也含归与不归。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花无声 (7-7 7:1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5楼

(引用 basigunian:什么时候博士这么有优越感了感情只有phd有知识 只有phd能用知识换钱? 中国一众互联网大佬 有几个phd?投行咨询IT医学法律行业里挣大钱的...)你的观点也很有道理。但我的目标受众不是你指的大牛,是很普通的人。至于要博士做门槛,这是社会认可的。你可以不服抗议但无法改变。
很多项目申请 资本融入 一般博士还不够,需要正高参与。你只知道马云马化腾互联网大佬,你了解他们团队的构成么?
有一些规定,例如上市公司必须有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必须是社会名流 和公司无利害关系 非处级及以上级别,你没谋划过公司上市就不会了解这些,就等于不存在或不合理?
国内现在校企合作很多,各式各样。其中一种是每周到企业做半天,报酬看各个企业。我知阿里巴巴给开到50-60万每年。在我眼里,这就是知识换经济的例子,您可以不同意和瞧不上。但阿里的门槛并不低,博士不够,副教授起。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花无声 (7-7 7:3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6楼

真不想孩子被local push本地文化了解就好,自己还是得有自己的立足点,吐槽一下。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ellinlin (7-7 7:4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7楼

(引用 花无声:本想多写的,但琐事太多,常被打断,就直接上干货。据我观察(样本少,欢迎补充纠正,拒人身攻击) 1,在新加坡家庭月入超2万新币,生活满�...)楼主说的非常正确 感谢分享[haibls1 (7-7 7:4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8楼

(引用 小麦2016:我知道北京的空气也越来越好了,很多地方在进步。 祝福楼主和所有回国的人一切顺利。   ...)谢谢!北京的空气确实好很多,不过冬天还需要空气净化机。
说我嘚瑟的,我不知她怎么读出来嘚瑟感了。
之所以分享,是因我们拿到国内offer到决定回花了2年时间。很多事情不了解,无处了解,所以有点体验就想写出来。当时有人力劝我们去南方,没接受,现在小后悔。
至于混得差不差,我没自证的义务,另各人标准不一样,不反驳不接受。只一点,我们对于居住地和国家的选择权很大。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花无声 (7-7 7:4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9楼

(引用 花无声:下面是很多人关心的海归问题。我们认识的高学历的,这些年都归得差不多了,归的都后悔么?后悔,都后悔回得太晚了。 拿新加坡来说,博士�...)这个说的也很对 周围很多例子[haibls1 (7-7 7:4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0楼

(引用 japgolly:关键词“家庭帮忙解决首套房”。 弄了半天还是得靠榨干六个钱包(或者钱或者关系)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关于你说的事业单位帮助解决住房,...)不算榨干吧……自己积蓄 加上父母资助一些 现在学校新校区都有点偏 房子也都建在周围 价格会比周边便再便宜些 总归没到那种程度呢 关于产权 基本上现在是自己有60-70%的产权 剩下的要么归政府要么归学校 会影响到换房 但是首套安居的问题解决了 最重要的是看个人要求了.  [haibls1 (7-7 8:0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1楼

(引用 走走:lZ孩子的学校有没有这种压力我同学说他家孩子考95倒数第一,被叫家长谈话,这是北京西城的一个小学二年级 ...)真的 都说东城西城拼教师 海淀拼家长 看来说对了 海淀老师有多nice 哎~~~根本就是家长在当小学老师 我们倒是希望有这样的老师呢  [haibls1 (7-7 8:1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2楼

(引用 花无声:最后,你的选择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一线城市985大学,压力会很大,工作会超级忙。什么概念呢8117是正常的状态,遇见个变态老板,007也不稀...)歪个楼问楼主下楼主与你先生的本科是在中国读的吗?然后你先生再来土坡读博士。还是你们俩本科就在n字头读,是sm2, 2.5, 3?

因为身边归的几乎全是前者,后者本科就在这读的选择回去,一只手数到完。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amyray (7-7 8:2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3楼

(引用 花无声:最后,你的选择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一线城市985大学,压力会很大,工作会超级忙。什么概念呢8117是正常的状态,遇见个变态老板,007也不稀...)站楼主想要拼事业,就要有付出。看你想要什么,总比天天还是这样温水煮青蛙的过好,关键是自己内心接受也好,就怕自己也心有不甘,这一辈子也过不好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woqu (7-7 8:2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4楼

楼主所说的仅限于博士和科研圈吧但是还有很多其他圈子啊,混的好的不知道有多少。 就我和队友而言,都是很喜欢新加坡的,舒适,稳定,压力没那么大。一想到回国拿到跟这边匹配的收入,很可能需要996就不能接受。 还有就是孩子教育和食品环境等问题。新加坡明显都有优势。 [驿外寒梅2015 (7-7 8:3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5楼

(引用 花无声:你的观点也很有道理。但我的目标受众不是你指的大牛,是很普通的人。至于要博士做门槛,这是社会认可的。你可以不服抗议但无法改变。 很�...)同意国内正是知识换经济的时候,现在国外某些技术还能吃香在国内,但是殊不知国内正在卯足劲追,3或5年后这点东西在国内就没什么价值了,总之差距在快速缩短,对于一个如此之小,资源缺乏的坡县,请问以后会如何?不要想着呆在新加坡就好,殊不知以后都是地球村,全球竞争。如果你非要蒙上眼睛,过自己的小日子,那当我没说过,就祈祷这个小日子能过一辈子....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woqu (7-7 8:3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6楼

(引用 装继续装:其实楼主开篇就点了重点“房子”留在这里的都是觉得小新容易生活。 回去的都是觉得能回去改变人生的。可问题是钱多就能改变人生吗?其实�...)但是在新加坡,最多是生活轻松点。永远也成不了 人生赢家[DonnieMum (7-7 8:4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7楼

(引用 japgolly:关键词“家庭帮忙解决首套房”。 弄了半天还是得靠榨干六个钱包(或者钱或者关系)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关于你说的事业单位帮助解决住房,...)新加坡也没有产权。组屋都是承租人。租的[DonnieMum (7-7 8:4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8楼

(引用 凡人:我随便说几个行业吧,既然大家都说高学历人才本地医护人员待遇会不会比国内高?无论是收入、职业专业性、工作压力和环境友好程度甚至安全...)现在坡县确实只能对标国内二线城市10年前,坡县和国内一线城市比
现在坡县只能对标国内二线

以后会怎样真的很难说
[DonnieMum (7-7 8:5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9楼

(引用 piaopiao6732:在这边拿了公民回去申请清北不好吗?国内清北真的很厉害…生源这方面。如果适合科研或者金融,清北出来的机会要比n开头的多很多吧…)上大学不是最终目的,就业才是在国内上了清北回新加坡。新加坡用人单位,清北应该比nus ntu sutd啥的低
如果在国内就业,人家一看你是国际生过来的清北,肯定会认为你水平差。肯定要比,国内考上清北的人难就业。

那问题来了,坡县长大回国上清北的孩子,
到底是准备回新加坡就业还是在中国就业呢。
在新加坡就业,比不上坡县本地大学
在中国就业,用人单位喜欢本地生源
[DonnieMum (7-7 9:0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0楼


<<始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页>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