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Calicocat:这个卖草莓的,亲人里要是有个重症的就不会在乎这个草莓了。全民都得的话,他的亲人或许会摊上一个?(10%算的话)
我觉得消耗一两个月�...)日子还是要过下去西班牙大流感
更早的欧洲黑死病(鼠疫)
人类都过了了不是
操蛋的武汉前政府和疾控部门,把事情搞得不可收拾
如果按张医生(注意,不是李医生)的搞法,应该不至于走到今天的地步
命中由此一劫,且走且珍重吧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医药法规 (2-16 10:2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1楼
(引用 医药法规:日子还是要过下去西班牙大流感
更早的欧洲黑死病(鼠疫)
人类都过了了不是
操蛋的武汉前政府和疾控部门,把事情搞得不可收拾
如果按张医...)问题也不是影响一两月的经济几百亿都是小事
很多公司无法生存,搞到就业危机才是大事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医药法规 (2-16 10:2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2楼
医生再说,流感肺炎,新冠肺炎本质都一样:病毒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悲壮的和病毒博弈的历史,各种病毒引起的烈性瘟疫都给人类带来了惨痛的记忆。远的有天花、鼠疫、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近的有SARS、埃博拉、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
全球每年有291,000至646,000人因流感病毒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而死亡。如果你觉得这些数字离你还是很远的话,那么你一定还记得有篇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让所有人知道了一个事实,不以为然的流感可能需要抢救,可能花费巨大,甚至可能致命。
而这一切,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近。
2为什么病毒性肺炎这么难治?
无论是非典肺炎、流感肺炎,还是今天的新冠状病毒肺炎,尽管病原体不同,但它们都是病毒引起的肺炎,这三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表现类似,治疗方法也类似。可以毫无疑问地说,这三种病毒引起的感染,多数病人病情相对较轻,没问题,休息、对症以后都会好转,可以痊愈。只有那些发生了严重并发症,比如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衰竭,导致病情危重的,才需要ICU收治进行抢救治疗。
那么,为什么有些病毒性肺炎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两个关键原因:
首先,没有特效药;
其次,是人体的自我防御能力降低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笑天 (2-16 10:4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3楼
(引用 笑天:医生再说,流感肺炎,新冠肺炎本质都一样:病毒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悲壮的和病毒博弈的历史,各种病毒引起的烈性瘟疫都给人类带来了惨痛的记�...)目测你这是copy&paste的因为没有错别字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随便转转 (2-16 10:5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4楼
(引用 随便转转:目测你这是copy&paste的因为没有错别字)这么大一段你要我手机打字啊,我的天
指头粗,就会按错
心情急,就不核查
没文化,就别管他
网络文,连读带蒙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笑天 (2-16 11:0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5楼
(引用 随便转转:目测你这是copy&paste的因为没有错别字)全文在此大家好,我是薄世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ICU医生。
今天,我和你说说病毒性肺炎为什么这么难治,ICU医生是怎么做的,以及最重要的,普通人应该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
1从SARS到新型肺炎,病毒性肺炎从未走远
1997年,我有两个最要好的同学,一起分到了北京,在同一所大医院当医生。他们是恋人,后来结婚了。聚会的时候,同学们就挤在他们那个狭窄的房子里,看他们的照片,有的是一起在森林里嬉戏,有的是一起坐在绿地上学习,有的是一起参加医院的活动。生活就是这么幸福,每个人都羡慕他们。
2003年,非典(SARS)来了。
女生在工作中被感染了,是那种传染性最强毒性也最强的病毒,很多感染的人没能救过来。
她越来越重。为了留住她,在抢救的时候,她的爱人,也就是我的这个男同学,摘下了口罩,给她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心外按压。大颗大颗的泪就这么一滴滴的顺着他的脸流到了女生的脸上,然后又滴在白色的病床上。。。。。。
很不幸,最后女生还是走了。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悲壮的和病毒博弈的历史,各种病毒引起的烈性瘟疫都给人类带来了惨痛的记忆。远的有天花、鼠疫、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近的有SARS、埃博拉、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
全球每年有291,000至646,000人因流感病毒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而死亡。如果你觉得这些数字离你还是很远的话,那么你一定还记得有篇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让所有人知道了一个事实,不以为然的流感可能需要抢救,可能花费巨大,甚至可能致命。
而这一切,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近。
2为什么病毒性肺炎这么难治?
无论是非典肺炎、流感肺炎,还是今天的新冠状病毒肺炎,尽管病原体不同,但它们都是病毒引起的肺炎,这三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表现类似,治疗方法也类似。可以毫无疑问地说,这三种病毒引起的感染,多数病人病情相对较轻,没问题,休息、对症以后都会好转,可以痊愈。只有那些发生了严重并发症,比如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衰竭,导致病情危重的,才需要ICU收治进行抢救治疗。
那么,为什么有些病毒性肺炎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两个关键原因:
首先,没有特效药;
其次,是人体的自我防御能力降低了。
为什么没有特效药?咱们需要先了解病毒和细菌的区别。
病毒学家可能会告诉你,二者大小不同、结构不同,和你说细胞壁、细胞膜、蛋白外壳、遗传物质、DNA、RNA、逆转录、酶系统等等,这些都很重要。
但我只想告诉你一件事: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归根到底在于能不能独立生存。
多数细菌具有独立的营养代谢系统,可以独立生存,所以它进入人体后只是求“营养”,它不必非要侵入细胞内。
但病毒不同了,它要的不仅是“营养”。所有的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只能侵入其他物种的细胞内,借助其他物种的细胞加工遗传物质,加工蛋白,不停地繁衍出下一代的病毒。
理解了这一点,咱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严重的病毒性肺炎难治了。
如果是细菌感染,可以有抗生素。很多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杀灭”敏感菌。对于常见的细菌感染,我们有药。
但是研发抗病毒药就太难了。
第一个原因,我刚才说了,病毒和细菌不一样,它进入人体后,会钻到细胞里,会把它的遗传物质插入到细胞内的染色体上,所以能够干扰病毒复制的药,就难免会引起人的细胞功能异常。
第二个原因,病毒会快速繁衍,不停地发生突变,你刚研发出药物,病毒又变了。
第三个原因,很多细菌在结构上或者代谢上具有一些相似之处,作用于一种细菌某个部位或者代谢环节的抗生素可以对其他的细菌有效。但是,病毒种类太多了,共性少,很难找到广谱的抗病毒药物。
这就决定了,对绝大多数的病毒感染,我们没有特效药。即便有了具有一定效果的药物,对病毒起到的效果也仅是“抑制”,而且越在早期应用效果越好,后期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那很多病毒感染,就像轻型流感是怎么好的呢?
对,靠的我们人体的自我防御能力。无论有没有药,人体的自我防御机制都非常重要。
应对细菌性肺炎,人体天然会有两个基础防御:
咳嗽、咳痰;
白细胞尤其是其中的中性粒细胞增高。
咳嗽、咳痰是为了排出痰液、坏死物质、甚至病原微生物。在我们ICU,评价病人预后一个关键指标就是病人咳痰是否“有力”,有时候,咳痰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用抗生素。
白细胞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多,也是细菌感染时机体重要的防御机制,是为了增加杀菌的力量。
但是,你注意到没有,新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主要症状是发热,乏力,干咳。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干咳,意味着虽然人体启动了咳嗽反射,想要把病毒或者坏死物质排出体外。但是,狡猾的病毒藏匿在了细胞里。气道内分泌物少,痰少,虽然可以经过咳嗽将一部分病毒随着飞沫排除体外,但是这也恰恰满足了病毒为了繁衍自己,加快传播的本性,并不能有效地去除病原体。所以肺泡细胞不断受到攻击,但是人体却很难通过咳痰,把它们有效的排出去。
咳不出来,再加上对抗病毒的部队——淋巴细胞又减少,这两种关键的防御能力下降了。病毒不断地复制并且侵犯细胞,严重的病例,在两三天之内,病人的大部分肺泡细胞都被攻陷,X-线下或者CT下,显示为“白肺”。
病毒性肺炎的CT表现,渗出增多,透过度降低,呈“白肺”
3医生怎么治?ECMO是治愈病毒性肺炎的终极武器吗?
那么,医生怎么治疗这种严重的病毒肺炎呢?
首先,给予抗病毒药。虽然不是特效,但是这个时候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就一定用,任何能帮到病人的,都会考虑到。
同时,雾化吸入干扰素,增加抗病毒的能力。合并有细菌感染的时候,还会用到抗生素。肺部病变进展迅速的时候,会用到激素,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
然后,严重病例,就是针对各种并发症进行处理了。
如果病人呼吸衰竭,我们就用呼吸机,用正压把氧气打到肺里面。
病人肾功能衰竭了,我们还有办法,可以用CRRT,也就是一台人工肾脏,帮助病人清除毒素,脱水。
如果病人凝血垮了,可以补充新鲜血浆和凝血物质。
如果病人的呼吸衰竭进一步加重,当呼吸机给纯氧也不能满足的时候,我们还有ECMO,也就是一台体外的“心肺”,可以把病人的血在体外加上氧,排出二氧化碳,再把新鲜的血液打回到人体。
前段时间,有报道说用ECMO成功救治重型新冠状病毒肺炎。这是不是意味着ECMO是治愈病毒性肺炎的终极武器呢?
我必须告诉你,不是。
为什么呢?因为所有这些最前沿、最高端的救命设备,起到的作用都是支持。
呼吸机支持肺,让肺休息,等待自愈;
CRRT支持肾,替代肾脏的功能,等待自愈;
ECMO,是对心脏和肺,最高级别的支持。
所有这些治疗的目的都是为了跑赢病毒的复制,让人体免疫系统重新获得优势。换句话说,先把命保住,给自我修复赢得时间,创造条件。这个时候不仅需要有力的医疗,更到了拼人体免疫力的时候了!
讲到这,你一定还在担心着最开始病例里提到的男同学,他一定也会被传染了吧?因为当时的病毒传染性太强了,这么口对口人工呼吸,很难幸免。
万幸的是并没有。连发烧连咳嗽没有,男生一点事都没有。
当然了,这是极端场景下的极端案例,绝对不鼓励任何人在如此烈性的病毒面前尝试不做防护。切记!切记!
他为何在如此烈性的病毒面前保住了自己,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你只需要记住一件事,维护良好的人体免疫才是正途。
4健康的底层逻辑:人体免疫
在病毒肆虐的当下,迅速地提升免疫力是不太可能了,没有任何可以快速提升免疫力的食品、保健品。
我们普通人,应该怎么办?我送你三个词:加强防护,好好睡觉,平和心态。
关于第一点我就不再多说了。相信这几天你学到的自我保护知识,超过了有史以来你学到的所有关于自我防护知识的总和。我只强调,去人口密集又通风差的地方,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医院,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我说的是正确佩戴口罩,不是说戴口罩,很多人不会戴口罩。要勤洗手,不要用脏手去摸脸,揉眼睛,擦嘴,抠鼻子,这样很容易把脏手上的病毒代入人体。还有就是少聚会。这个时候没有任何聚会比健康更重要,居家就是最好的防护。
第二点,好好睡觉。熬夜对于人体免疫系统的降低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熬夜会影响人体生物钟、影响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和防御能力,研究表明连续缺觉一周还会对700多个对健康至关重要的基因产生影响,继而对健康产生长期的影响。
良好的睡眠可以增加我们对抗感染的能力,我们有个常识,生病之后会困倦,在以前我们会认为这是疾病分泌的疾病因子直接导致的,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这其实更是一种人体的自我修复,在其他物种体内发现了一种叫做nemuri的调控睡眠的基因,这种基因可以指导大脑合成抑菌肽,增加抵抗力和存活率,还促进睡眠。这可能才是睡眠增加的真正驱动力,睡眠不仅是生理规律,更是自我修复和对抗感染等疾病的需求。
所以特殊时期,保证每天7-8小时的良好睡眠比什么都重要。
最后,平和心态,学会微笑。紧张、不安、焦虑,这些心理变化会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影响我们的免疫力,免疫系统抵抗病原体的能力就会降低,更容易受到感染。
同时,剧烈的心理变化还会引起很多心身疾病,比如失眠,头痛,血压波动,胃部不适,肠道功能紊乱等等。这些疾病又进一步削弱机体抵抗力。
在面临病毒威胁的时候,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加强自我防护,通过良好的睡眠,平和的心态,保护好自己的免疫系统,剩下的,就交给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和医生吧。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笑天 (2-16 11:0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6楼
(引用 笑天:全文在此大家好,我是薄世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ICU医生。
今天,我和你说说病毒性肺炎为什么这么难治,ICU医生是怎么做的,以及最重...)看到这里,我们明白了白肺病不是新冠肺炎的特异指征,而是所有病毒性肺炎的指征
辣妈,将没有经过核酸检验的临床指征病人都算为确认,就属于宁可错杀三千,绝不放走一个的做法了
非常时期可以理解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笑天 (2-16 11:1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7楼
(引用 笑天:看到这里,我们明白了白肺病不是新冠肺炎的特异指征,而是所有病毒性肺炎的指征 辣妈,将没有经过核酸检验的临床指征病人都算为确认,就�...)只是湖北这样判定吧因为湖北现在绝大部分有这个症状的都是因为SARS所以才这样啊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Calicocat (2-16 11:1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8楼
(引用 Calicocat:只是湖北这样判定吧因为湖北现在绝大部分有这个症状的都是因为SARS所以才这样啊)科学上,这是不对的因为冬季是传统流感季,完全可能是其他流感,甚至是叠加
政治上正确,就可以了,无异议
反正恐慌的继续恐慌,都已经这样了,还会更坏吗?
不会更坏,就一定会向好
历史本来就是在错误中跌跌撞撞前行的
适者生存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笑天 (2-16 11:2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9楼
(引用 笑天:科学上,这是不对的因为冬季是传统流感季,完全可能是其他流感,甚至是叠加
政治上正确,就可以了,无异议
反正恐慌的继续恐慌,都已经�...)李玲这么说(观察家网/报)从古到今,控制传染病大规模爆发的最有效措施有三条,就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我们当时的几点提议很大程度上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让老百姓不要恐慌。
我是武汉大学毕业的,在武汉学习、工作了9年,所以我对武汉非常了解,也有很多亲戚朋友在武汉。
之前都说问题不大,但钟南山院士1月20日接受央视采访时肯定了“人传人”的现象,23日武汉突然封城,大家一下子都慌了。
武汉冬天是没有暖气的,阴冷潮湿,感冒非常普遍,所以大家那时吓得都往医院涌。
我的武汉朋友告诉我,医院接近垮掉了,病人排队七八个小时。你想想,本来就是病人,还排队七八个小时,又着急焦虑,这不加重情况吗?更关键的是,会增加交叉感染。
所以我们建议提得很急,希望病人不要往医院涌,因此第一条就建议开设疫情咨询网络和电话专线,让病人们先在家了解好情况。
病人恐慌性地涌入医院,哪怕在北京或纽约,都解决不了问题。这类似去银行挤兑,大家都跑过去取钱,这银行极可能就垮了。
病人都涌到医院,本来可能还只是普通感冒,情况不严重,这一下子都传染上,无疑会加重疫情。
而基层医疗也确确实实像你刚才说的,托不住。这也是我们搞了这么多年医改以来依旧让人非常揪心的一点。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笑天 (2-16 12:2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0楼
辟谣 别在这散布谣言 齐鲁医院援汉医疗队回应网传“新冠病毒明显变弱”:不负责任针对网传以“在武汉齐鲁医疗队的医生”名义发表的目前在武汉新冠肺炎病例“已经是三代或四代感染,一线医生明显感觉病毒的毒性变弱”的说法,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领队作出回应。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molly12256 (2-16 16:0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1楼
(引用 笑天:纯粹转帖01 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 疫情当下,谣言满天飞,�...)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在这传什么谣?哪只眼睛看到病毒变成三四代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molly12256 (2-16 16:0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2楼
(引用 molly12256: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在这传什么谣?哪只眼睛看到病毒变成三四代了?)好吧,都是第一代你知道代是怎么定义的吗?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医药法规 (2-16 16:0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3楼
(引用 医药法规:好吧,都是第一代你知道代是怎么定义的吗?)我都说了,和气溶胶一样医生说的
并非谣言,只是个人看法
比双黄连好
也比气溶胶好多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医药法规 (2-16 16:1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4楼
(引用 医药法规:我都说了,和气溶胶一样医生说的 并非谣言,只是个人看法 比双黄连好 也比气溶胶好多了)注意“不负责任”的说法和谣言的区别还是很大哦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医药法规 (2-16 16:1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5楼
转帖:不宜要求普通公众戴口罩
自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爆发以来,中国医学专家一直在强调公众在公共场合要戴口罩,把这作为防疫的重要手段。武汉、南京、无锡、广东等市、政府先后发布防疫通告,在公共场所实施佩戴口罩的控制措施,不戴口罩者要被处罚。
这些建议、要求是不符合国际惯例的。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控中心从来就不建议把在公共场合戴口罩作为防疫措施。在新型肺炎爆发之后,这些机构发布的防疫指南也没有建议普通公众在公共场合戴口罩。新加坡卫生部发布的指南甚至明确指出:“身体若无不适,一般上无需佩戴口罩。”可见,强制公众戴口罩防疫,是很有中国特色的。
这些防疫通告,只是泛泛地要求佩戴口罩,对口罩的类型并无要求,似乎以位不管什么样的口罩戴上了就有作用。实际上,市面上的口罩大多数是用于防尘、吸异味的,对于预防病毒传染没有任何用处。要预防病毒传染需要佩戴专业的医用口罩:外科口罩能对阻隔飞沫传染起到一定的作用,而N95(或更高级别)口罩的阻隔作用更佳。这也是医护人员使用的两种口罩,他们在一般情况下佩戴外科口罩,在特殊情况下佩戴N95口罩。
既然医护人员在用,是不是就可以要求普通公众也用呢?是不是可以更详细地要求公众佩戴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呢?不是的。
首先是使用的环境不同。医护人员身处病毒浓度高的医疗环境,面对的是传染性很强的病人,在这种情况下就很有必要通过戴口罩来减少被飞沫传染的风险。
而在一般的公共场合,环境完全不同。如果是在开阔或人烟稀少的场所,例如街道、公园、体育场,没有被飞沫传染的风险,也就完全没有必要戴口罩。如果是密闭而且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即使碰巧有传染病患者,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就不会被飞沫传染,刚好近距离接触患者被其飞沫传染上的风险微乎其微,戴口罩的作用也就不大。绝大部分人都是在医院或与患者有密切接触(例如共同生活)而被传染的。
有人会说,虽然公共场合传染的风险低,戴总比不戴好啊。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戴并非总比不戴好。如果佩戴不合适,戴了等于没戴。戴口罩要完全盖住口和鼻,并紧贴脸部,不能留有空隙,才能起到防护作用。没有专业的指导并养成习惯,一般人很难正确佩戴外科口罩,更难正确佩戴N95口罩,N95口罩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测试密合程度,才能保证防护效果,所以不建议普通公众使用。
在湖北省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秘书长戴口罩鼻子露在外面,武汉市长戴的口罩干脆是反着的,这都起不到防护作用。领导一线防疫的官员尚且如此,更不要说一般人了。
口罩是很好的病原体吸附、孵化器,如果使用不当,比不戴口罩还糟糕。口罩容易吸附病菌、病毒,是不能触碰其外层的。但是我们经常能看到戴口罩的人忍不住去摸口罩外层进行“调整”,这样手指上就沾上了病菌、病毒,如果手再摸自己的脸、眼睛,就会感染自己;如果手再摸别的地方,就帮助传播病菌、病毒。口罩如果摘下来(例如因为要吃饭),就要换新的,如果口罩脏了、湿了、
时间长了,也要换新的,否则反而容易被传染。但实际上一般人很难这么做,时间长了,更难坚持这么做。换下的口罩要装进袋子里再丢弃,如果随意丢弃,也是在帮助传播病菌、病毒。网上已有用过的口罩随处可见的照片、视频,以国人的卫生、环保素质之差,出现这种情况不难预料。
一般人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有戴口罩的必要,一是自己被感染了,戴上外科口罩避免传染给别人;二是照顾患者,需要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应该正确地戴好外科口罩降低被传染的风险。
所以,要求公众都戴口罩,未必能起到防疫作用,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何况也没有那么多的口罩能满足人人戴口罩的需求。如果中国人人戴口罩,至少一天一换,一天就要有十几亿只口罩,而按工信部的说法,中国口罩的产能是每天800万只,最高能达到2000万只,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其结果是导致口罩被抢购一空,真正需要口罩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反而没有口罩可用。湖北省长在新闻发布
会上一再修正湖北口罩产能,从108亿只到18亿只到108万只,可见他们在作出强制人人戴口罩的决定时,并不清楚口罩的实际产能,没有考虑到供求问题。
国际医学界公认预防感染的最佳方法是经常用肥皂洗手至少20秒种,如果没有洗手条件,可以用含酒精的湿纸巾擦手。但是经常洗手毕竟很麻烦,不如戴口罩简单,似乎把口罩一戴就百病不侵了。强调戴口罩,满足了国人喜欢投机取巧的心理,所以才如此风行,成了一种仪式,甚至成了爱国服饰、道德标志,谁敢异议,人人得而诛之。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笑天 (2-16 19:3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6楼
我也是蛮拼的其实关我P事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笑天 (2-16 19:3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7楼
(引用 molly12256: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在这传什么谣?哪只眼睛看到病毒变成三四代了?)谁说是谣了啊?气溶胶是不是谣
双黄连是不是谣
全民戴口罩防肺炎是不是谣
只许州官放火啊
自己傻还要拉人家一起傻吧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笑天 (2-16 19:4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8楼
(引用 笑天:我也是蛮拼的其实关我P事)我的理解是国外人口密度小,安全距离大,所以他们觉得不需要,但是中国大部分城市人口稠密,在这种情况下裸奔极其危险。而小坡也是人口密度很大的城市,横向比较不应该参考欧美澳,而应该参考北上广。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yaoyao8 (2-16 19:4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9楼
(引用 笑天:转帖:不宜要求普通公众戴口罩 自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爆发以来,中国医学专家一直在强调公众在公共场合要戴口罩,把这作为防疫的重...)没病不用戴口罩的前提是,有病的人都戴了口罩做不到就不用说了,即使都做的到了,况且这个病毒的潜伏期,症状和传染性都有迷惑性,很难让携带者自知且自觉戴口罩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typhoonzj (2-16 19:5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0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