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悟入棋途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蕉竹斋》选局
<<始页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蕉竹斋》选局《蕉竹斋》是古谱排局名著之一。这里我尝试选一些短小精悍的局让大家试解。选局和答案以《象棋古谱新编——蕉竹斋》为准,略为加上我自己的一些心得。

[几度 (3-14 17:3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楼

第1局 双骑卫营原名“双马回营”。现在的标题,第2个字念Ji,第四声(同“技”),骑兵一人一马,称为一骑。

红方先行。



[几度 (3-14 17:4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楼

(引用 几度:第1局 双骑卫营原名“双马回营”。现在的标题,第2个字念Ji,第四声(同“技”),骑兵一人一马,称为一骑。 红方先行。 ...)我查了一下泛舟采荷象棋谱,着法如下[smmasing (3-14 20:5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楼

(引用 smmasing:我查了一下泛舟采荷象棋谱,着法如下 ...)对了,不过尽量自己先尝试一下。[几度 (3-14 23:5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楼

第2局 回骑进兵这局比较简单,不过却是后来很多排局的原型。



[几度 (3-15 0:0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楼

第3局 法场换子《象棋古谱新编——蕉竹斋》加红八·九位兵,避免结尾形势的棋规问题,并改名为“狸猫换子”。现行规则已无此问题,因此采用原局形势和名称。



[几度 (3-15 0:1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楼

(引用 几度:第2局 回骑进兵这局比较简单,不过却是后来很多排局的原型。 ...)这局是不是红胜?着法如下 也许还有其他着法 [smmasing (3-15 8:5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楼

(引用 smmasing:这局是不是红胜?着法如下 也许还有其他着法 ...)对的,是这样。唯一正解。这局是典型的底兵杀法,虽然简单,但对后世的排局创作影响很大。

[几度 (3-15 14:3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楼

(引用 几度:第3局 法场换子《象棋古谱新编——蕉竹斋》加红八·九位兵,避免结尾形势的棋规问题,并改名为“狸猫换子”。现行规则已无此问题,因此采 ...)试一下<javaxq>

<PARAM name="Position" value="G7,G8,--,--,D0,--,--,--,G6,C0,--,--,--,--,D9,--|F4,--,C9,D7,F9,--,E7,--,--,--,--,B0,E1,--,--,--">
<PARAM name="MoveList" value="G8-E7 C9-E7 C0-C9 E7-C9 D9-E9 F9-E9 G6-E6 E9-F9 G7-F7 F4-F7 E6-E1 F7-F5 E1-E4">
<br>
<br>
和局
</javaxq>
[marauder (3-15 19:1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楼

(引用 marauder:试一下 和局 ...)Forgot to tick the box. =P

和局
[marauder (3-15 19:1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0楼

(引用 marauder:Forgot to tick the box. =P 和局 ...)大概是这样原来的变法,黑接走还有变化,涉及到棋规问题。90年代中国的棋规(在近几年修改之前),完全不允许一将一捉,因此有些原本和的残棋被人发现有迫使即使是防守方(谋和方)形成一将一捉仕相,利用规则巧胜的可能,例如车兵仕相全对炮士象全。这局也是一样。规则修改后就避免了这个问题。当然,用亚洲规则来判,一将一捉是允许着法,不变作和。



顺便说明,第9着红如不献车,直接车五退四吃卒,则卒2平3,黑胜。

[几度 (3-15 21:4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1楼

第4局 六国苏秦苏秦是战国时候人,曾经联合6国联合抵抗当时最强大的秦国,在这6国担任相(类似于后世的宰相,但权力没有这么大)。这局红黑双方各6个子,所以借用这个典故,起这个名字。



[几度 (3-15 21:5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楼

(引用 几度:第4局 六国苏秦苏秦是战国时候人,曾经联合6国联合抵抗当时最强大的秦国,在这6国担任相(类似于后世的宰相,但权力没有这么大)。这局红 ...)答案这一局红方单纯地防守黑双卒的杀势,要避免黑将在中路露头,否则黑就有卒4进1,马五退六,卒5进1,形成有名的“长虹贯日”杀法。



第17着红前兵平五,《象棋古谱新编——蕉竹斋》保留原局着法后兵进一,实误。黑可将6退1!以下红有后兵进一和后兵平五两变,均负。各位棋友可以自行演变。

《象棋谱大全》注释中指出这一变化,但印刷错误,误作“后兵平五”,今改。

[几度 (3-16 17:2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楼

第5局 五鼠闹京又名“小五鼠”。与《百变象棋谱》“两路进兵”图式左右相反。这一局我曾在象总看到有棋友摆出来考人。这局头绪繁多,确实很能迷惑人。其中红有一步暗着,要充分分析局势以后才能走出,是本局的棋眼。



[几度 (3-16 17:3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楼

(引用 几度:答案这一局红方单纯地防守黑双卒的杀势,要避免黑将在中路露头,否则黑就有卒4进1,马五退六,卒5进1,形成有名的“长虹贯日”杀法。 ...)最后是属于单双步吗?[多啦A梦 (3-17 1:0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楼

(引用 多啦A梦:最后是属于单双步吗? )不是。最后看起来很象单双步,但这局没有单双步的问题。红方谋和的关键是高兵能不能遮头。局中着法红兵恰好赶到遮头而成和。如果红再多一步棋,那么在第17步时红高兵不在六路而已经在五路遮头,则红走兵六平五,将6平5,前兵五平六,之后黑就没有象5退3借杀困底兵的着法。红底兵逃脱后,走闲着成和。

[几度 (3-17 2:5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6楼

(引用 几度:不是。最后看起来很象单双步,但这局没有单双步的问题。红方谋和的关键是高兵能不能遮头。局中着法红兵恰好赶到遮头而成和。如果红再多一...)虽然后兵在有中路是有一个进一步的闲着,但是最后是巧和啊???如果下到最后是这样和的话,局面上轮到黑是和,红走就难和啊?
<!GENERATOR name="XQStudio" version="1.6"> <!Welcome to "http://www.qipaile.net">
如果再把象吊过来也是一样吗?好象有单双步的感觉.
[多啦A梦 (3-17 16:3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7楼

(引用 多啦A梦:虽然后兵在有中路是有一个进一步的闲着,但是最后是巧和啊???如果下到最后是这样和的话,局面上轮到黑是和,红走就难和啊? 如� ...)抱歉了,摆错黑马了,应该是红马才对.[多啦A梦 (3-17 16:3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8楼

(引用 多啦A梦:虽然后兵在有中路是有一个进一步的闲着,但是最后是巧和啊???如果下到最后是这样和的话,局面上轮到黑是和,红走就难和啊? 如� ...)不会形成这个局面如果形成这个局面红就输了。按原来的设置,走完16步时形成下面这个图,轮红走成和(见答案):



如果红多了一步,则变化类似下面这样:



红高兵不要轻易前进,就会避免掉进单双步的陷阱。

[几度 (3-17 16:5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9楼

(引用 几度:不会形成这个局面如果形成这个局面红就输了。按原来的设置,走完16步时形成下面这个图,轮红走成和(见答案): 如果红多了一步,则� ...)好象可以走得到啊,但是还是和啦!!
<!GENERATOR name="XQStudio" version="1.6"> <!Welcome to "http://www.qipaile.net">
这样是吗?好象是巧和是吗?
[多啦A梦 (3-17 18:0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0楼


<<始页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悟入棋途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