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创业求职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十年--移民之路
<<始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页>  末页>> 

越早以前,奇迹发生的概率越大要是最近1,2年这种移民准证的难度,就越难出现lz这种最后离境几天内还能抓住救命稻草,找到新工作的情况了。
我老婆(当年女友,她靠不了我)当年wp准证申请也是一波三折。反正也是入境2个月而已。开始找另一个工作SP准证被拒,后来也是离境前1周内找到新工作,雇主愿意申请wp,还没花任何中介费。回国等了大概3周后拿到IPA然后再回来。那时候应该是2010年。跟lz说的经历类似。之后她结婚拿到DPR(我担保的PR),换工薪水立马涨了很多。而且工作也从5天半变成了5天的。
但是最近这2年,这种情况越来越难做到了。就是没有本地人依靠,没有身份的移民之路。
[andy99 (5-7 14:0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1楼

(引用 DZ:何苦来新加坡这个鬼地方呢?!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不好。)哈哈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因吧,我的原因也很简单:爱人在哪,家就在哪…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fatchop (5-7 14:0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2楼

看了楼主辛苦的为身份奋斗真不容易,与其说是身份不如说是生活。2007年我也是大学毕业,因为有本地学历,毕业工作第一天就是PR了。
工作了一年,2008年我就是公民了。也就是因为来的容易,所以都没有好好珍惜,哎。

羡慕楼主认真生活的态度。
[redspider2 (5-7 14:0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3楼

(引用 买买提:楼主是中国少数民族吗?移民之前)汉族我是hanzu [Will_Gao (5-7 14:1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4楼

(引用 redspider2:看了楼主辛苦的为身份奋斗真不容易,与其说是身份不如说是生活。2007年我也是大学毕业,因为有本地学历,毕业工作第一天就是PR了。 工作�...)你当年那么快就决定入籍?也不多想个1,2年?

当然当年大放水,啥都容易。后来PR也难公民也难。
现在NTU/NUS本科毕业中国人,至少干半年EP然后申请,大约毕业后1年拿到PR。然后2,3年后才能申请公民,还要等至少半年才能批准。
NTU/NUS本科毕业是最高大上的了。现在其他的情况就更难了。
[andy99 (5-7 14:1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5楼

(引用 redspider2:看了楼主辛苦的为身份奋斗真不容易,与其说是身份不如说是生活。2007年我也是大学毕业,因为有本地学历,毕业工作第一天就是PR了。 工作�...)你太有先见之明了~~后悔当初没早申请公民娃啥福利都享受不到,现在申请也麻烦多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小馋牛 (5-7 15:1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6楼

好帖顶一下满满的青春留念。。常怀感恩之心,每一滴曾经的汗水都是宝贵的经验[唐甬 (5-7 20:5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7楼

楼主加油!非常佩服楼主!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小乔过桥 (5-7 21:4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8楼

(引用 andy99:你当年那么快就决定入籍?也不多想个1,2年? 当然当年大放水,啥都容易。后来PR也难公民也难。 现在NTU/NUS本科毕业中国人,至少干半年E...)我一个学弟去年从开始工作到PR蓝卡到手不到10个月[永远的根号3 (5-8 8:5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9楼

十年--移民之路 03回国不到一个星期便从网上查阅到新的S Pass已经被批准了。我也顺便在国内玩了一圈。去了张家港看了大学时代的朋友,那时候他也在创业,历尽艰辛,现在已经身家不菲。国内从事地产行业的朋友也已经开始发迹。我的大学本科是在苏州读的。刚进大学的时候,学校位于苏州新区,周围的房价也就1000多人民币一平米,等到我2008年换工作期间从新加坡回国的时候已经接近10000人民币一平米;现在更是20000以上一平米。如果单从财富的角度上来看,留在国内想尽一切买房是最好的投资。我大学时代主修的就是房地产经营管理。那时的系主任是清末著名商人盛宣怀的后代。也许是延续了商贾之家的敏锐视觉,在大学时代他就直接告诉我们,苏州的房价肯定会一直涨到八千甚至一万以上,要投资立刻买。可是那时候,有多少人敢相信这样的预言,而那一批对房产投资情有独钟的同学,现在早已家财万贯。当然,除了眼界,还要有资金和胆识。而于我而言,所期望的依然是能够说走就走的旅行,依然是绿树成荫的环境,努力奋斗却也随遇而安的人生际遇。路过苏州的时候,和另一个大学同学吃饭,在苏州新区何山路的一家小酒馆。我没有通知所有的好友,也许因为落寞,也许因为年轻,而那次虽是所有聚会中人数最少,就我和他,喝酒不多,一人一瓶啤酒,却是给我印象最深,回味最久的一次。那天我们没有情感宣泄,没有自惭形秽,只是吐露一些大学毕业后的求职经历,创业艰辛。心中有不少共鸣,觥筹交错,寥寥几句,相视一笑,互道珍重,便各奔前程。就如张国荣哥哥在拍完霸王别姬和剧组人员聚餐喝酒的时候所说的那样,未来也许会再见但此时的感觉不会再有,这种感觉并非意气风发,只是简单的好友惜别,在遇见很多事情以后。 再入狮城,依旧没有什么实际经验,却不再一无所知。已经对一些文化以及商业程序的了解,入职新的工作后,我便开始了自主学习模式。新公司是一家本地SME人力外包公司,所谓人力外包就是客户公司需要一些雇员,可是考虑到人力成本等因素又不想把他们放在自己公司的payroll下面,于是便把一些雇员的payroll放在人力经纪公司那里,但这些雇员是替客户公司,不过从人力经纪公司领取薪水。正式意义上来说,其实这些雇员属于人力经纪公司的雇员,但是实际工作内容以及工作地点是由客户公司决定。这样的模式广泛运用于很多跨国公司的一些合同职位或者临时职位,比如一些会展的Operations,IT的临时协助职位。 因为公司不想耗费自己的人力预算,而这些人的损耗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纳入其它账面部分。这家公司有个猎头部门,但是因为之前的经理管理方式相对温和,导致了一批闲散人员在部门没有作为。那位经理辞职后,新的经理为了改变现状,于是引入新的人员。那个人就是我。部门里面除了经理,还有9个职员,其中7个做长期职位,2个做人力外包合同职位。她们都是有一定经验的猎头,我和那7个女人是一组,负责长期职位,可是她们的业绩却不尽如人意。那时我能感觉到她们工作时的百无聊赖,每天上班一来不准时,二来并不在意自己创造多少价值,平时上班更多的是讨论买什么东西,中午吃什么,经常打电话去各个餐厅问他们又什么新菜式,当天准备了什么汤。说实话,刚开始,我确实有所担心,特别是我发现他们大部分人不愿意跟我说话,也许是因为我是新人,也许是因为是公司唯一的中国人。经理为我指定了一个师傅,可是她对我也时惜字如金,除了入司前一两天给我介绍了一下工作程序,以后很少跟我说话。我试着跟她们交流甚至约她们一起吃午饭却也时时碰壁。那时我便明白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有所成绩,这样才能在老板面前有话语权,从而改变现状,好在这也是老板对我的现状。 [Will_Gao (5-8 21:5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0楼

(引用 Will_Gao:十年--移民之路 03回国不到一个星期便从网上查阅到新的S Pass已经被批准了。我也顺便在国内玩了一圈。去了张家港看了大学时代的朋友,那� ...)期望最后两个字应该是“期望”[Will_Gao (5-8 21:5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1楼

(引用 Will_Gao:十年--移民之路 03回国不到一个星期便从网上查阅到新的S Pass已经被批准了。我也顺便在国内玩了一圈。去了张家港看了大学时代的朋友,那� ...)支持!写得很好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breezee (5-8 22:0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2楼

(引用 breezee:支持!写得很好)谢谢谢谢支持!
[Will_Gao (5-8 23:4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3楼

(引用 Will_Gao:谢谢谢谢支持! )lz快继续写呀!期待后续~^_^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lomo35 (5-9 0:0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4楼

十年--移民之路 04开始工作前,我以为猎头只是普通的面试面试,介绍一下人才,真的开工以后才明白,一切并非易事。首先这是一份以销售为主的工作,客户和人才都需要自己找。公司提供的只是一部电话,一台笔记本电脑,还有办公场所。因为当时的公司是SME(中小型企业),外加家族式管理,而且真正的老板在美国,而新加坡的“揸fit人”是老板的妹妹。她的理念似乎是节流而非开源。所以相比我现在公司所拥有的丰富资源,那时公司可利用来获取客户和人才的渠道非常有限,总的来说只有一个jobstreet上发广告的账户和人才数据库而且还限制使用。最后为了节约开支连数据库都停用了。而我现在的公司拥有新加坡几乎所有的媒体网络人才资源的访问权包括,jobstreet,jobsdb,monster,linkedin,jobs central,以及efinance等等。即便如此,当时为了仅有的机会也要自谋生路。首先,需要积累客户,而当时的team好的公司,比如那些有名气有经济实力的公司早已被其它同事瓜分,我只有另辟蹊径。先从客户入手,寻找那些需要猎头服务的公司。我先去各大招聘门户网站搜索那些在发广告寻人的公司,然后进行背景调查,看哪些有潜力,基本上就是有一定的历史,有一定的财政收益记录。很多信息是可以从网上搜索得到比如公司的主页,他们的年度报告等等。按时仅仅依靠网络是不够的,因为很多公司还是会依赖传统媒体,比如报纸。那时候,海峡时报(Straits Times)是$0.8新币一份,各大公司对报纸的classified里面的Recruit版面情有独钟,一来是为了招聘,同时也是夸大公司知名度。而广告投放最多的时间是在每个星期六。一般情况下,客户公司投放广告后的一两个礼拜内,HR会先观察广告效应,市场反应。如果回应他们广告的人才很少,那么他们有很大的机率会考虑猎头,因为时间关系,同时,投放广告的成本也是很高的。一个报纸四分之一面的板块动辄都要上万新币。正因如此,我一般都会在当月月初去公立图书馆去查阅前一个月所有星期六的报纸,那儿查阅是免费的,而且环境很好。因为住在Woodlands区,我常去的就是Woodlands Civic Center那边的区域图书馆,即便后来我搬去的Jurong West,还是坚持这个习惯。每次查阅的时候,我都会用当时的手机把广告一块一块拍下来,然后回家上传到电脑并且和网络门户网站上搜集来的有招聘需求的公司进行整合列表,然后逐个进行研究,包括公司所属行业,主要产品,公司历史,往年财务盈亏,现有雇佣人员,公司主要人物,业内竞争对手,最新发展的新闻,有无新的竞标项目。然后再去找新加坡黄页搜索公司电话,一系列信息积累好以后,等回到公司,我便开始逐个打电话询问。当然,打电话之前,先要准备好草稿,毕竟我是新人,并且英语也并不是母语。就好像外地人在上海一样,一开口,对方心里就给你贴上了外地人的标签。不过那时,为了目标,不论面对冷嘲热讽还是闲言碎语,我一直坚信那是人生阅历,必要的积累。记得有人曾经说过的那样:不经历痛苦的幸福是卑微的。经过几个星期的努力,我已经有了几个固定的客户,还有一些稳定的订单。其中几个客户还是比较知名的地产企业。积累客户的同时,我也积极寻找客户,一方面运用公司仅有的资源在线登发广告,而且在拿到订单之前就要行动,等订单确认再发广告就已经太迟了,其它猎头公司也会收到类似订单,早一些行动可以占得先机。当时公司的管理层并不认可我的做法,我花了很大功夫说服公司同意我的做法,因为毕竟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损耗,并且投资回报风险也很高。我们只有在成功帮客户公司找到人才开始工作以后才能收钱,在那儿之前一切投资都有可能化作泡影,或者说一定会有很多这样的投资没有收益,而我们的工作就是数字和机率的游戏。同时,我也积极寻找可以免费使用的资源,那时候,linkedin还处于发展阶段,尚未被微软收购,为了积累用户,很多的功能是免费的,我立刻注册并且大力拓展人际圈,并且大有收获,它不但能帮助寻找人才,还能了解公司的主要人物,HR部门的相关信息。此外,很多的专业领域的Community也可以使用。随着Facebook的兴起,社交媒体也成了我搜集资源的工具,依靠这些,在装备不足的情况下,我得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正如那句老话所说,付出总有回报,三个月之内,我就已经是公司销售冠军,而且极富戏剧性的是我成功完成的第一笔大单所推荐的人才就是我之前公司给我在新加坡第一份工作的经理。当然,这笔交易对她是有利的,我帮她争取到了超过$1500的薪水涨幅。正如我之前说的,有了成绩以后便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下一步,我就在考虑如何把杂草丛生的部门清理成适合我发展的职业平台。[Will_Gao (5-9 13:5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5楼

(引用 Will_Gao:十年--移民之路 04开始工作前,我以为猎头只是普通的面试面试,介绍一下人才,真的开工以后才明白,一切并非易事。首先这是一份以销售为�...)看了这段真是很佩服楼主认识楼主。期待快点继续更新,像追连续剧一样[P莹莹 (5-9 14:1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6楼

(引用 Will_Gao:十年--移民之路 04开始工作前,我以为猎头只是普通的面试面试,介绍一下人才,真的开工以后才明白,一切并非易事。首先这是一份以销售为�...)能在销售类行业混出头的果然都不是一般人,大大的一个服lz继续写不要停~~[小馋牛 (5-9 14:1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7楼

(引用 小馋牛:能在销售类行业混出头的果然都不是一般人,大大的一个服lz继续写不要停~~)谢谢谢谢,年轻的时候比较执着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Will_Gao (5-9 16:0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8楼

楼主太励志了,看了你找工作申请准证的那一段居然为之动容。。。。
太感人了。
楼主你太优秀了
看了你为了工作那么努力勤奋
完全自主的工作
太争气了。
期待你以后的大展宏图
[阿弥陀佛 (5-9 16:0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9楼

(引用 Will_Gao:谢谢谢谢,年轻的时候比较执着)楼主真的是太励志了得像楼主学习这股认真劲啊!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呼呼怪 (5-9 16:0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0楼


<<始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页>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创业求职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