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狮城财经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讨论:新加坡国籍 VS 中国国籍,如何规划自己的后半生?
<<始页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讨论:新加坡国籍 VS 中国国籍,如何规划自己的后半生?开始规划自己的后半生了, 是保留中国国籍,还是加入新加坡国籍?二者各有利弊

不可否则,中国现在发展势头不错,也是世界发展的动力机,但是中国也正面临转型问题,发展这么多年,积累的各方面矛盾也不少,都需要解决才能再上一层楼。另外中国人均GDP正介于1000-3000美元之间,这个阶段各种矛盾突出,处理不好,就容易重蹈拉美化的道路。拉美化,可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如果坚守中国国籍 将来回国发展,可能将来面临国内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危险; 如果在新加坡发展而不加入新加坡国籍,似乎也有一些限制而不能很好融入。

大家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如果做取舍的呢? 如果加入新加坡国籍,之后回中国发展,会有什么影响吗?
[冬季 (9-8 14:0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楼

到哪里都一样以后就是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到时候奥运会比赛,所以的乒乓球运动员都是中国进口的。短跑嘛,当然是非洲哥哥了~~[天苍苍 (9-8 14:0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楼

都是有利有弊, 你只需要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 其他就不要想太多啦~~~~~[西蜀霸王 (9-8 15:5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楼

(引用 西蜀霸王:都是有利有弊, 你只需要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 其他就不要想太多啦~~~~~)对于独身子女的话还是回国好父母年纪大了要有人照顾的,总不见得让他们到这里来安度天年吧。年纪大了,别折腾了。[天苍苍 (9-8 16:0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楼

如果楼主是我认识的那个Winter,我建议保留中国国籍。[卷心菜 (9-8 16:2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楼

你要是觉得一家子回去会比中国多数人活得好,就回去;反之就留新要是觉得呆哪里也都比多数人活得好些,那就随意了,看另一半的想法如何吧。
另外,也要考虑小孩的教育和找工是个大问题。似乎这二个问题在国外的竞争没有大陆那么厉害。
孩子如果从小在国外长大受教育,回去会很难适应的,通常会竞争不过大陆的孩子的。工作也很难找好的。
我现在就是因为没有了孩子的教育和找工的负担,所以就决定回大陆去了。如果我们不回大陆,孩子就更不会回大陆了。
:)
[芳林 (9-9 15:5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楼

国籍问题最好一家两制吧!留有余地,进退自如。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
[芳林 (9-9 16:0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楼

(引用 芳林:你要是觉得一家子回去会比中国多数人活得好,就回去;反之就留新要是觉得呆哪里也都比多数人活得好些,那就随意了,看另一半的想法如何吧...)说话好像外国人[天苍苍 (9-9 16:1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楼

我看这里没一个正经回答的,我就罗嗦两句吧新加坡国籍优势:
1.护照好用(不仅仅是为了旅游方便,其实中国护照旅游也没什么问题。)关键是你今后工作出差,做生意,这便利多了。
2.美国每年给新加坡6千个工作名额,根本用不完,所以找美国工作基本不用担心签证问题。
3.中国一些和国外合作的公司倾向找外籍的,有装门面,出差方便,英语交流确实略强等考虑。
4.国内的人一方面口头上对海龟不屑,另一方面还是愿意结交海龟。短期内应该不会改观。
5.外籍人士所得税起征点高些,所以交的税少点。而且社保是现金方式发放,自由点。

劣势:
1.新加坡不是福利国家,养老成本高,老了在这里生活不易。所以夫妻俩口最好派个人把中国根留住。
2.新加坡毕竟是个小国,周围是回教国家,和平时期,生活的滋润,就怕大的动荡。

其他我想不出,欢迎大家补充。
[redemption (9-10 11:0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楼

(引用 redemption:我看这里没一个正经回答的,我就罗嗦两句吧新加坡国籍优势: 1.护照好用(不仅仅是为了旅游方便,其实中国护照旅游也没什么问题。)关键是...)新加坡最大的缺点就是未来不明确了。小经济体,经不起折腾。看老李有没有眼光安排一下新加坡未来50年的发展规划。[hula (9-10 12:3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0楼

(引用 hula:新加坡最大的缺点就是未来不明确了。小经济体,经不起折腾。看老李有没有眼光安排一下新加坡未来50年的发展规划。)如果老大不见了,局势会不会不稳定?[天苍苍 (9-10 15:3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1楼

(引用 芳林:你要是觉得一家子回去会比中国多数人活得好,就回去;反之就留新要是觉得呆哪里也都比多数人活得好些,那就随意了,看另一半的想法如何吧...)是啊,不想丢掉中国的根,也考虑将来孩子回中国发展的需要在新加坡,读书不比那么辛苦。并不是怕他吃苦,而是国内的教育目前状况有点恶性竞争,只抓学习,而耽误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但如果一旦在新加坡落脚,恐怕孩子上大学之前,是没法回去了。
这么多年过去,孩子对中国的感情,在中国的根基都很有限。不排除会成为类似西方banana的情况,有所担心
在国外待很多年,个人的事业发展,也就基本局限在这里了。如果中国有好的机会,回去恐怕也会因孩子的教育问题受到牵制。
[冬季 (9-10 15:5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楼

(引用 redemption:我看这里没一个正经回答的,我就罗嗦两句吧新加坡国籍优势: 1.护照好用(不仅仅是为了旅游方便,其实中国护照旅游也没什么问题。)关键是...)如果入新加坡国籍,将来回中国发展有障碍吗?这方面的政策我已经了解了一些,似乎制度已经有了,不存在问题。
但中国人口超多,有怀疑政府审批把握的尺度比较严格。会不会即使符合条件,也得不到批准?

哪位有经验的,请赐教
[冬季 (9-10 16:0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楼

(引用 卷心菜:如果楼主是我认识的那个Winter,我建议保留中国国籍。)谢谢回复。但我应该不是你认识的winter[冬季 (9-10 16:0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楼

(引用 冬季:如果入新加坡国籍,将来回中国发展有障碍吗?这方面的政策我已经了解了一些,似乎制度已经有了,不存在问题。 但中国人口超多,有怀疑政�...)呵呵!如果专业是国内很需要的,回去找工倒不难,只怕中国PR还是全世界最难拿的好像找大单位办就可能会相对容易一些。

:)
[芳林 (9-10 17:3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楼

(引用 redemption:我看这里没一个正经回答的,我就罗嗦两句吧新加坡国籍优势: 1.护照好用(不仅仅是为了旅游方便,其实中国护照旅游也没什么问题。)关键是...)想请教下劣势1这边养老成本很高吗?可是现在国内成本也不低吧,看病什么的也是很贵,好像也没有其他什么福利[Elsa (9-10 17:4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6楼

(引用 Elsa:想请教下劣势1这边养老成本很高吗?可是现在国内成本也不低吧,看病什么的也是很贵,好像也没有其他什么福利)那是相当的高啊可以死不可以病

中国现在成本也上去了, 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ghorse (9-10 17:5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7楼

规划自己的后半生,关键不在国籍关键在于是否有真本事:你做的东西,一般人做不了,或者一般人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掌握,或者行业的门坎高,一般人很难进入.通俗的说就是:你是手艺人,还是高手,吃饭不求人.

不管拿什么国籍,如果没本事,去哪里都一样.
如果有本事,不管拿什么国籍,去哪里都一样:)

哭着喊着要学习,哭着喊着要进步,老天是不会亏待你的.

当然,规划自己的后半生,还有第二个关键,就是理财.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这个贴子到了财经版,我还会回的原因.
不会理财,就要做一辈子的手艺人.


[22 (9-10 21:2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8楼

(引用 22:规划自己的后半生,关键不在国籍关键在于是否有真本事:你做的东西,一般人做不了,或者一般人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掌握,或者行业的门坎高,一般...)绝对的高手,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之间的差别并不是特别大

向着自己的目标去奋斗,是一定会的。

但在成为高手之前,最好做好一些必要的打算。事实上,这些打算,也会影响将来的结果。

说到理财,也是需要一定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比如在国内,大多数人都是房奴,总资产为负,这种情况,你让大多数人去理财,就有些太困难了吧。在新加坡工作,每个月攒1000S$ (相当于人民币5000)不是太困难。可是在国内的朋友,有多少一个月能攒5000人民币呢?

[冬季 (9-10 22:0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9楼

(引用 芳林:国籍问题最好一家两制吧!留有余地,进退自如。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其实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但是。。。(见内)但是还是有些顾虑,比如将来父母的养老问题。他们来新加坡,根本没有医疗保险,怎么办?

说实话,单说生活,还是国内比较爽,前提是不缺钱的话,呵呵。

总体感觉,是熊掌和鱼肉不可兼得。只是考虑到底如何取舍,能够利益最大化的问题了

谢谢芳林赐教 :)
[冬季 (9-10 22:1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0楼


<<始页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狮城财经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