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下:放弃中国国籍加入新加坡国籍的利与弊
所在版块:社会百科 发贴时间:2009-11-10 12:01

用户信息
复制本帖HTML代码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本人十五岁便来新加坡读书。到现在大三了,已经在这里呆了很多年,环境什么也都适应(回国时反而适应不了国内的生活),除了这里终年不变的夏季让我略感乏味之外,对于新加坡,我还是觉得不错的。
  
   我刚进大学就拿到了永久居民(Singapore PR),应该说我大四的时候,就有资格申请新加坡国籍了,而且以我的学历,和未来的工作,应该是很可能申请得到,现在的问题就是,要,还是不要?
  
  -----------------------------------------------------------------------
  
   最大的原因是在房子。
  
  我和我男朋友打算毕业后工作半年就结婚,然后在新加坡买房子。我们不想要继续租房子了,感觉每个月白白扔掉几百一千的房租,还不如月供,至少最后这房子是属于我们的。而且,我的工资每月有20%进入公积金(CPF),不拿这钱买房子,太浪费了。我男朋友现在还不是PR,他打算大四的时候申请。
  
   在新加坡,公民,相对于永久居民,买房子可以享受更多的好处。
  
   首先我们可以买新的政府组屋(HDB),这样意味着可以自己装修。而永久居民只能买二手组屋,还比新组屋贵。但是具体贵多少,我也不清楚。
  
   其次是公民买下政府组屋后,五年以后可以到公开市场卖,白赚一笔钱。好像永久居民在这方面很有限制。
  
   当然了。说来说去,房子这方面的问题,都是钱的问题,这里可以省钱,那里政府又有补贴。但是,如果钱的问题相差不大的话,就没必要为了一笔小钱去入新加坡国籍了。
  
   第二个原因是,听说新加坡籍的女子如果生孩子,有三个月产假,政府补贴;高学历女子生多几个孩子,政府还有奖励。不知道永久居民是否有此福利??
  
   第三个原因是,我不可能回国工作,或者长久定居;不是因为我不喜欢我的祖国,而是我真的适应不回去国内的生活,我离开得太久了。
  
  -------------------------------------------------------------------
  
   但是另一方面我又想到很多不好之处,
  
   第一是新加坡没有福利,养老基金全部是我个人年轻时挣下的CPF;
  
   第二是我以后回国探亲会很麻烦。虽然新加坡人到中国可以获得十五天自动免签证,但是回家十五天对我来说还是少了些。我不知道,如果让我未来的LG保留中国国籍,是否我可以以中国人的伴侣的身份,自由出入中国?
  
第三,很多人都说“新加坡是弹丸之国”,没有自然资源,未来很难有潜力发展。中国目前来看非常有潜力,可是我想到在国内生活,就必须学会那里的很多社会规则,觉得根本无法适应。那么这个国家的潜力发展,对于普通百姓如你我,影响是不是很大呢?

   第四,万一我以后后悔了呢?还能恢复中国国籍么?
  
  --------------------------------------------------------------

加入新加坡籍,相对于PR而言,多了很多很多的好处,但是这些好处好像都主要是金钱上的(有没有非金钱上的好处?大家说说吧)。。。如果这些金钱只是小恩小惠,似乎没有必要入籍;但是反过来说,入籍,又有什么很大的坏处呢?
  
  望请各位在这方面有经验的人士,给小女子一些指导。时间倒也不紧急,我们可以慢慢探讨。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相关帖子 我要回复↙ ↗回到正文
讨论下:放弃中国国籍加入新加坡国籍的利与弊 eranthe   (2572 bytes , 7616reads )
天将降大爱,楼主要有福音了。。。见内 On   (1449 bytes , 577reads )
搞笑嘛,什么叫“华侨凭签证回国就业”? `@-@`   (145 bytes , 521reads )
it doesn' t matter. 祖国永远欢迎我们 ellinlin   (0 bytes , 296reads )
关于养老基金,我今天听说了这个info eranthe   (792 bytes , 735reads )
强制储蓄而已,很多国家就有的 龙蝇   (0 bytes , 216reads )
这个。。。你连cpf怎么算都没搞清楚就准备入新加坡籍? 小豆   (30 bytes , 727reads )
概念混淆了好像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212 bytes , 436reads )
4% is the interest rate for the special account. abt 2.5% for ordinary account. echo77   (270 bytes , 424reads )
ya, Dong Bei Ren is correct greyrabbit   (190 bytes , 361reads )
很多大公司PR第一年员工就可以要求公司给全额CPF On   (0 bytes , 438reads )
冷暖自知阿, 别人只是给意见 cuier   (627 bytes , 461reads )
新房子很难买到?真的吗? eranthe   (0 bytes , 325reads )
人品的问题,铁定要买也是买得到的 On   (34 bytes , 318reads )
这个问题,记得以前我就是这么回答的。。看你家人觉得怎样。。 马甲甲甲   (1352 bytes , 721reads )
未来几年生活重心会在新加坡 eranthe   (1083 bytes , 465reads )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小豆   (483 bytes , 509reads )
其实我也是觉得。。 马甲甲甲   (500 bytes , 407reads )
在国内混光靠IQ+EQ就等着死吧,别把自己想的太好,最近不是有好几例海归自杀的 On   (0 bytes , 334reads )
话说呢~有些人觉得过不下去了就会自杀,和是不是海龟好像米啥特定关系啊。。 马甲甲甲   (483 bytes , 413reads )
恩,同意。只是。。。 On   (177 bytes , 285reads )
我承认人脉在国内很重要 eranthe   (240 bytes , 381reads )
对嘛~所以上有情况下有对策嘛~ 马甲甲甲   (424 bytes , 338reads )
FYI:。。。 On   (706 bytes , 508reads )
中国是潜力股,可是不知何时才能套现 eranthe   (454 bytes , 452reads )
问你从哪里来,这可不能混乱,从中国来,就是换了国籍也要这么答 On   (0 bytes , 325reads )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些钱都是小恩小惠罢了 `@-@`   (527 bytes , 523reads )
"在这边能混的不错的,相信在国内应该更容易混的开",确定吗 eranthe   (446 bytes , 462reads )
做IT的就看你自己对前景有啥打算了 `@-@`   (460 bytes , 427reads )
吃技术的饭,哪里都一样,国内没什么优势,反倒是我们回去没优势 On   (0 bytes , 308reads )
回去没优势,难道在这里就有优势了??? `@-@`   (110 bytes , 302reads )
两边都没有优势。。。但是问 On   (280 bytes , 324reads )
从你的言语看来,你已经决定要入籍了 小豆   (88 bytes , 406reads )
我是有此倾向,但是仍然非常犹豫 eranthe   (0 bytes , 279reads )
最好的办法就像你说的,你入,然后你的另一半保持中国国籍,两边都不耽误。。。 小豆   (174 bytes , 477reads )
好处和坏处似乎都不太大,你也不急。关键是自己的归属感 housewife   (522 bytes , 491reads )
中国没有福利和退休工资吗 eranthe   (435 bytes , 523reads )
你好象真的不了解中国的情况啊 housewife   (891 bytes , 554reads )
我下面说的跟你知道的一样啊 FoxFire   (279 bytes , 373reads )
办理签证和有条件的“自由进出中国”都不复杂 eranthe   (413 bytes , 417reads )
你把新加坡想太好了。。。。 小豆   (85 bytes , 490reads )
如果你入了新加坡籍,你就是新加坡人 小豆   (84 bytes , 512reads )
如果说金钱上的都是小恩小惠的话 FoxFire   (625 bytes , 557reads )
非金钱好处就是免签的便捷 eranthe   (355 bytes , 462reads )
关于签证和“自由进出中国”的情况,都给你列出来吧: FoxFire   (724 bytes , 503reads )
既然该知道得都知道了,就自己拿主意啦,别人是帮不了你什么的 小豆   (0 bytes , 255reads )
you should post this to "xin qing xian liao"..hahaha StefinieSun   (0 bytes , 267reads )
搜一下别的版,曾经讨论过 Lium   (0 bytes , 294re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