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4年6月开始跑步的,然后今年7月参加了sundown跑了第一个半马。慢慢的,跑步变成了生活的习惯,每周跑3-4次。
这次之前,最长连续跑过5公里+22公里,但是中间休息了好几次,所以赛前对自己顺利跑完32公里大概有6成的把握吧。赛前给自己定好的目标是6分半配速跑完,3个半小时完赛。
比赛当天,3点闹钟起床,吃早餐,一片面包,加一个香蕉,几口咖啡。然后洗漱换衣服。发现女生就是磨蹭。。。等我收拾完自己一看手表,已经3点20了,我需要3点半到家附近的shuttle bus站,本来应该3点15出门,现在只好一路狂奔了。好在包是前一天晚上就收拾好了。Bus 3点40来了,3点50开车,到东海岸的big splash 已经4点20了,然后就去上厕所存包。存包之前又喝了不少水(错误示范。。。)。
4点35分,广播说可以去起跑线了,就跟着大家去站队了。站得还算挺前面,不过挺无聊的,就是站着,拉伸也只能做做简单的抬腿动作之类。
终于到了5点,开跑了!跨过起跑线的时候按下了手表,开始了! 跑前读了些马拉松准备的文章,很多提到前面几公里不能快。所以我也就慢慢跑,不着急。五点的天空还是蒙蒙的,但是因为比赛的人多,比自己往日一个人周末跑的时候感觉好多了。比赛的路线很简单,就是东海岸跑两圈。或者也不用想路线,跟着前面的人就行了。很快的就遇到了3:45的pacer们 (即跟着他们可以三小时45分钟完赛)。不幸的是,开跑了2公里,就想上厕所了。。。犹豫了200米,果断的看到厕所就去上了。后来在5公里的地方又追上了345的pacer们。后面就基本每公里看一下自己的配速 (手表有提醒),都控制在6:15到6:30。同时也看心跳,一般在155-158之间。(给自己的提醒是心跳不要超过160,不用push自己,enjoy the run.)在配速和心跳的双重控制下,跑得还算轻松,因为知道可持续性,因为知道这样跑完就能完成预定目标。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补给:前面10公里每隔一个水站就喝水或者运动饮料,10公里以后每个都喝了。10公里的时候吃了一块巧克力,17公里吃了一个香蕉,20公里吃了一个胶,25公里又吃了一个胶。(吃得挺多的,哈哈)
29公里开始加速,跟自己说不用管心跳了,不用想速度了,就这么稳稳的向前吧! 一路超人,挺爽的,最后远远的看到了3: 25的pacer (回想一下,好象是10公里超过了3:35的pacer),默默的对自己喊加油,finish strong!
跑过了终点线,时间是3小时22分钟35秒。
最后感谢周末陪练过的小伙伴们,无私贡献了名额的小鱼,拍照的春哥,带着老二来接我的老公,很开心,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