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复制本帖HTML代码
|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
首先自己不能把自己放到和老人的对立面上。要知道老人也是和我们一样希望宝宝好的,大家其实是一伙的。只是处理事情的方式不同而已,但目的都是一致的。让老人也能理解到这一点,很多事情就好解决了。我们在提出要求的时候,也会更容易的理解到他们实施起来的难度。就不会提一些让他们觉得很为难很吹毛求疵的要求。
好像我们一岁前要求食物不加佐料,但是又要求喂掉一定的量。宝宝吃不完的时候,外公外婆就觉得很为难,觉得是因为我们不让加佐料造成的。他们只能用各种方式逗着宝宝吃,结果宝宝就养成了吃饭看大戏的坏习惯。为了把饭为下去,我妈连稀饭都用搅拌机搅碎了,再兑水才能给宝宝灌下去。有的宝宝10多个月都能嚼肉了,我家9个月的时候都八颗牙了,吃稀饭还会噎着。但是,我们从来不会为这些事儿说他们,因为那个时候的大原则就是不加佐料还要多吃,再在怎么喂上面指手画脚就真的太为难他们了。
后来,宝宝一岁以后,可以放佐料了,我们就要求要改掉那些坏习惯了,要给多他练习咀嚼的能力了,尽量不搅拌。爷爷奶奶又觉得为难了,认为坏习惯是我们之前养成的,现在如果不逗宝宝就不会吃了。食物稍微干一点,宝宝就噎着,根本吃不了多少。我们就跟爷爷奶奶说现在的大原则是养成好的吃饭习惯,能喂多少是多少,不强求。后来,宝宝适应的很快,当天就乖乖的一个人坐在高脚椅上吃饭了。一个星期下来也就自己嚼肉嚼菜了。
很多事情,做父母的坚持个大原则就行了,具体实施就不要太在意了。
.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
![](skin/bbs/images/sigline.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