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屋跌下来的可能非常小同意对私宅的分析
私宅已经下降了,数据都出来了,但9月的价格还是比年初高了2%
接下来肯定会跌很多,因为你可以看到到处都是在盖或者就快竣工的私人公寓。
这说明这些都不是刚性需求,要么是预售,要么连卖都没卖出去
所以当这些房子盖好后,市场上一定是供大于求。因为高端收入的人可能在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好的房产还是能有人抢,外围的公寓,特别是老旧的,肯定就逐渐打回原形。
组屋的价格肯定还要继续缓慢爬升,至少要2011年才可能到顶。
组屋没有供大于求,甚至还存在刚性需求,因为现在组屋的租金还是很高。新PR还是愿意购入组屋。
目前的情况下,政府可以控制组屋的价格不会剧烈下降,因为这不仅会导致民怨,而且政府无法从中获利。
过去组屋便宜是因为政府自己手里有1万多盖好的组屋卖不出去。
政府的新组屋和转售组屋争市场,租金又便宜,PR都不急着购物。
现在政府放宽移民政策,PR数目暴增,租金暴涨。政府已经把卖不出去的组屋几乎清空,目前剩下的不到500.
而现在想买房子的PR甚至新公民,新结婚的年轻人远大于这个数目。
就算经济真的马上不景气,组屋也是供不应求的。新加坡在糟糕,也还有很多中国人过来讨生活。
除非政府改变移民政策,限制外来人口,否 (more...)
再等等
新闻里说华尔街现在几万人失业,合并的那些刚开始重组,还没开始大规模裁员呢.到时候老外回国,本地雇员也压缩,豪宅就空了.
各行业大公司的裁员消息已经开始不断发布了,接下来恐怕没人会乐观了吧.
信贷收紧的情况下,新公寓建好了,延迟付款拿了N套的投资客怎么付款呢? 公寓下跌会不会进而带动整个组屋市场呢?
刚认识几个国内来的在7-11当店长的,有些人合同期满没续约,回国了. 我有个亲戚是做半导体厂管线工程的,现在已经开始没工程做了,手下人是留是走就看能否找到小活养得了他们了.没那么多建筑工程,就不需要那么多客工了,房子又空出来一些了.很多新PR的薪水才1000多2000多, 攒多久才付得起首付?经济不火了,没那么多职位了,房子还这么贵,还会有那么多人来这里耗掉自己的全部积蓄熬着吗?
组屋的问题我也认为是政府在通过控制供应量来托市,政府不会因为这些人买不起房子就降价的吧? 宍宍说的是卖掉大的组屋买小的组屋来减少月供负担或者用差价解决其它经济危机
香港山多,能大片盖楼的地方少,公屋比例少,一尺几千几万港币的虽然是鸽子笼但也叫公寓,但是港人收入相对高一些.新加坡只能算丘陵地区,大片地区还没开发(想想北京五环那么大的地方只住了4,5百万人就知道人口密度不大了)组屋比例大,新公寓尺价算起来从几百新币到几千新币,也不很便宜吧.
我一个朋友新买的海军部那房子刚满5年,偶然发现那几栋楼同一个中介就贴出了十几套.买得起的陆续出手了,剩下的都买不起了,咋办呢?
各行业大公司的裁员消息已经开始不断发布了,接下来恐怕没人会乐观了吧.
信贷收紧的情况下,新公寓建好了,延迟付款拿了N套的投资客怎么付款呢? 公寓下跌会不会进而带动整个组屋市场呢?
刚认识几个国内来的在7-11当店长的,有些人合同期满没续约,回国了. 我有个亲戚是做半导体厂管线工程的,现在已经开始没工程做了,手下人是留是走就看能否找到小活养得了他们了.没那么多建筑工程,就不需要那么多客工了,房子又空出来一些了.很多新PR的薪水才1000多2000多, 攒多久才付得起首付?经济不火了,没那么多职位了,房子还这么贵,还会有那么多人来这里耗掉自己的全部积蓄熬着吗?
组屋的问题我也认为是政府在通过控制供应量来托市,政府不会因为这些人买不起房子就降价的吧? 宍宍说的是卖掉大的组屋买小的组屋来减少月供负担或者用差价解决其它经济危机
香港山多,能大片盖楼的地方少,公屋比例少,一尺几千几万港币的虽然是鸽子笼但也叫公寓,但是港人收入相对高一些.新加坡只能算丘陵地区,大片地区还没开发(想想北京五环那么大的地方只住了4,5百万人就知道人口密度不大了)组屋比例大,新公寓尺价算起来从几百新币到几千新币,也不很便宜吧.
我一个朋友新买的海军部那房子刚满5年,偶然发现那几栋楼同一个中介就贴出了十几套.买得起的陆续出手了,剩下的都买不起了,咋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