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22摄氏度里的生活---献给我的房间(4)享受
也许和自己生长的城市有关吧,从小耳濡目染,习惯了在山清水秀的地方享受慢慢走路,慢慢喝茶的生活,习惯了悠然自得的品尝种种细微但是实在的幸福。
因为勤于打扫房间,已经有无数人用“有洁癖”来形容我了。可自己从来都会在听到此番不公正评价时极力反驳,并与之抗争到底。首先,爱干净的程度绝对没有苛刻到“洁癖”的程度;其次,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自己真正向往的,是劳动之后坐下来享受成果那一刻的感受。坐在窗明几净的房间里,煮上一壶咖啡,一边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或者电台节目,一边翻翻小说杂志,闷了就上网和朋友聊聊天,眼睛累了还可以看看窗外的绿地――如果将来有一天发现自己还能以同样的心情如此悠闲的度过某个周末的下午,那真的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confession)
常常会以自己很勤劳、很辛苦为理由宠宠自己。想吃就吃(不过大吃一顿之后一定会有点后悔,会一边吃着巧克力一边嚷着要减肥),想看电影就看电影(呵呵,如果可以上得了哪个ftp下载的话自然更好),想clubbing就去clubbing(觉得挑ladies’ night去是很明智的)。同时,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是个蛮标准的materialist。新年到了,给自己买香水;情人节到了 (more...)
音乐方面写得真好,真是老狼的知音。
音乐
“有一种也许算是很偏激的想法:一直觉得不懂得享受听音乐的乐趣的人不懂得享受生活。至少对自己而言,享受音乐是享受生活的主要元素之一。”
不单单是享受,也是追求。后面的不辞劳苦的找歌买CD已经超出了享受的范围。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的习惯,似乎在私人生活空间里的每一秒都要有音乐相伴。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放音乐,既便再是睡眼惺忪,既便刷牙的时候还闭着眼睛,这道程序却从来没有出过错。喜欢在打扫房间还有洗澡的时候把音乐放的很大声,让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音乐,真真切切的体会周身都被音符包围的感觉。读书时,搭地铁时,现在在写文章时……音乐就像氧气,延续着我的生命。”
我也希望每一秒都有音乐,不过我的耳朵会不高兴。
“因为喜欢,所以愿意投资,心甘情愿的把有限的时间和奖学金投入到无限的cd和mp3中去了。”
嗯,老狼比你多一样,就是音响器材的投资。
“可以站在HMV的某一个角落,用比逛遍七层takashimaya还要长的时间选一张碟。”
每次和朋友去HMV,他们都受不了我的速度。。。。。HMV三楼的classical section环境真是好,每次去都流连忘返。
“可以为了找一首歌的mp3,在google里把所有搜索出来的链接全都打开看一遍”
“而网上找歌的难易程度又因人而异。比起网络高手,找歌专家来,我这样的电脑白痴能得到的资源实在是有限中之有限。更头大的是,很多时候喜欢的音乐实在不怎么热门,在唱片行里被挤的只能蜷缩在角落里,排行榜、销量榜上一律无名,找遍google好不容易看到可以下载的地方,一点击居然被告知只给缴费的VIP用户开放,免费的最多也只能弄到个10几20秒的rm或者wma试听版。”
这才是执著,这样找来的歌曲听起来才有味道。老狼用这样的办法找歌,记忆力找的最辛苦的是Tori Amos的winter和Gregorian的so sad。
“从晚上11点等到凌晨3点,虽然很清楚这样做的代价是第二天早上痘痘会如雨后春笋般在前额涌现出来。”
原来如此。。。。。。。
“毕竟mp3在人们高喊知识产权,copyrights的时代里只能以比较收敛的方式给大家一点保质不加价的自慰式享受。以前学校里同学的ftp是下载的天堂,但是在一片打击盗版的呐喊声中,提供音乐下载的ftp不得不屈就于学校“抓到就罚,一首上千”的淫威下,带着一大堆人的愤怒和惋惜退隐江湖(到底是学生,还是罚不起呀,sigh……)。”
sigh.......上百G的音乐。。。。
“什么激将法在我身上好像都不太凑效,惟有这种情况例外。一旦碰到,便按耐不住,天一亮就想着今天要逃第几节课方便出去把碟买回来。每当拿着新的cd,看着刷卡机打出来的帐单时,都会下定决心告诉自己,放假之前,或者几个月之内再也不买了。可是决心越是下的彻底,下一次买新cd的日子就离的越近。以前还想靠记帐来控制消费,但是很快就放弃了,因为越来越不敢看在cd上的超支:常常是想好了只买一张,最后却捧回两张、三张来。”
描写的很妙,把我买CD的心境都写出来了。有时候在HMV看到有人拿着篮子,像逛超市一样的采购,就。。。。。。
偶尔有天心情好,就想把唱片理一理,理完忽然发现:自己的cd中竟然80%以上是正版的……在大家普遍支持盗版的日子里,我用我可怜巴巴一个月500块的生活费为正版事业作着贡献,唱片公司应该给我一个奖以资鼓励。”
比例这么高,老狼自愧不如。不过话说回来,没有盗版的引导,哪里有我今天的购买。
总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有一种也许算是很偏激的想法:一直觉得不懂得享受听音乐的乐趣的人不懂得享受生活。至少对自己而言,享受音乐是享受生活的主要元素之一。”
不单单是享受,也是追求。后面的不辞劳苦的找歌买CD已经超出了享受的范围。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的习惯,似乎在私人生活空间里的每一秒都要有音乐相伴。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放音乐,既便再是睡眼惺忪,既便刷牙的时候还闭着眼睛,这道程序却从来没有出过错。喜欢在打扫房间还有洗澡的时候把音乐放的很大声,让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音乐,真真切切的体会周身都被音符包围的感觉。读书时,搭地铁时,现在在写文章时……音乐就像氧气,延续着我的生命。”
我也希望每一秒都有音乐,不过我的耳朵会不高兴。
“因为喜欢,所以愿意投资,心甘情愿的把有限的时间和奖学金投入到无限的cd和mp3中去了。”
嗯,老狼比你多一样,就是音响器材的投资。
“可以站在HMV的某一个角落,用比逛遍七层takashimaya还要长的时间选一张碟。”
每次和朋友去HMV,他们都受不了我的速度。。。。。HMV三楼的classical section环境真是好,每次去都流连忘返。
“可以为了找一首歌的mp3,在google里把所有搜索出来的链接全都打开看一遍”
“而网上找歌的难易程度又因人而异。比起网络高手,找歌专家来,我这样的电脑白痴能得到的资源实在是有限中之有限。更头大的是,很多时候喜欢的音乐实在不怎么热门,在唱片行里被挤的只能蜷缩在角落里,排行榜、销量榜上一律无名,找遍google好不容易看到可以下载的地方,一点击居然被告知只给缴费的VIP用户开放,免费的最多也只能弄到个10几20秒的rm或者wma试听版。”
这才是执著,这样找来的歌曲听起来才有味道。老狼用这样的办法找歌,记忆力找的最辛苦的是Tori Amos的winter和Gregorian的so sad。
“从晚上11点等到凌晨3点,虽然很清楚这样做的代价是第二天早上痘痘会如雨后春笋般在前额涌现出来。”
原来如此。。。。。。。
“毕竟mp3在人们高喊知识产权,copyrights的时代里只能以比较收敛的方式给大家一点保质不加价的自慰式享受。以前学校里同学的ftp是下载的天堂,但是在一片打击盗版的呐喊声中,提供音乐下载的ftp不得不屈就于学校“抓到就罚,一首上千”的淫威下,带着一大堆人的愤怒和惋惜退隐江湖(到底是学生,还是罚不起呀,sigh……)。”
sigh.......上百G的音乐。。。。
“什么激将法在我身上好像都不太凑效,惟有这种情况例外。一旦碰到,便按耐不住,天一亮就想着今天要逃第几节课方便出去把碟买回来。每当拿着新的cd,看着刷卡机打出来的帐单时,都会下定决心告诉自己,放假之前,或者几个月之内再也不买了。可是决心越是下的彻底,下一次买新cd的日子就离的越近。以前还想靠记帐来控制消费,但是很快就放弃了,因为越来越不敢看在cd上的超支:常常是想好了只买一张,最后却捧回两张、三张来。”
描写的很妙,把我买CD的心境都写出来了。有时候在HMV看到有人拿着篮子,像逛超市一样的采购,就。。。。。。
偶尔有天心情好,就想把唱片理一理,理完忽然发现:自己的cd中竟然80%以上是正版的……在大家普遍支持盗版的日子里,我用我可怜巴巴一个月500块的生活费为正版事业作着贡献,唱片公司应该给我一个奖以资鼓励。”
比例这么高,老狼自愧不如。不过话说回来,没有盗版的引导,哪里有我今天的购买。
总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