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一点,关于大陆和港台作家。。。。
港台的作品,初看起来确实是流畅、细腻,使人心旷神怡,可是总是
缺乏一种凝重和大气,可供回味和思索的不多。我想这还是个文化沉
积的问题,贫瘠的土壤也许可以生出清新的小草和妖冶的花朵,可毕
竟长不出参天大树。大陆的作者和作品,先是经过政治的洗劫,现在
又面临经济的冲击,可那种沉甸甸的文化积累是港台不具备的,也许
现在确实很难找出大师级人物,但我对未来是乐观的。
关于余秋雨,前两本集子不错,后来频繁参与电视演出和商业炒作,
文化苦旅变成了电视甜旅,后面的作品也就不足一观了。哪怕是他前
期的作品,也存在着过分情绪化、过于煽情的毛病,搞学术的人,文风
不该如此绵软,还是老派文人的通病。当然,在当今文坛散文创作不
景气的大背景下,他的(前期)散文还是可以归入精品之列的。
p.s,港台还是有些好作家的,不该一棒子打死,也许沈喑可以多谈一些,
我这里只举三个例子,偏偏这三个人,都有着“去港台化”的特征,也许
归入大陆派更合适点^^
金庸(小说)
余光中(诗歌,散文)
李敖(杂文)
缺乏一种凝重和大气,可供回味和思索的不多。我想这还是个文化沉
积的问题,贫瘠的土壤也许可以生出清新的小草和妖冶的花朵,可毕
竟长不出参天大树。大陆的作者和作品,先是经过政治的洗劫,现在
又面临经济的冲击,可那种沉甸甸的文化积累是港台不具备的,也许
现在确实很难找出大师级人物,但我对未来是乐观的。
关于余秋雨,前两本集子不错,后来频繁参与电视演出和商业炒作,
文化苦旅变成了电视甜旅,后面的作品也就不足一观了。哪怕是他前
期的作品,也存在着过分情绪化、过于煽情的毛病,搞学术的人,文风
不该如此绵软,还是老派文人的通病。当然,在当今文坛散文创作不
景气的大背景下,他的(前期)散文还是可以归入精品之列的。
p.s,港台还是有些好作家的,不该一棒子打死,也许沈喑可以多谈一些,
我这里只举三个例子,偏偏这三个人,都有着“去港台化”的特征,也许
归入大陆派更合适点^^
金庸(小说)
余光中(诗歌,散文)
李敖(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