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沈暗1。恕我直言,你觉得自己的理由是否充足和有说服力了,文化是大众的文化,理由是要跟大众讲的,他们中有从西方拿政府奖学金回来的人,有土生土长的卖炒果条的老伯,也有从其他国家移民来的新一代的专业人士。我对你有信心,你可以把这点写得更充足些的。
2。关于第二点,基本同意。看得出,你的想法受到了周围很多新加坡老一辈的华文人士的影响,在目前的联合早报上也可以经常看到对华文不景气的感慨和忧愁,但是究竟怎样使华文在新加坡走出低谷? 怎样能使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传统的英语精英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华文,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这里面有政治历史社群以及经济的因素,千头万绪,从哪里做起?沿着什么方向去? 也许是我们都可以深入考虑的。
3。也许可以更简单些:) let's do it!
你用英文还是华文写都可以,也有很多不同,要看你的文章是给写给谁看的了。我不是评卷人。我很喜欢读你和知非写的东西,让我感到真挚智慧和善良,不知道知非有没有兴趣读过东南亚的历史?很想听到你们关于东南亚的历史政治哲学的言论。:)) 偶是个嗜好知识如毒品的人,你们要让偶盯上了,偶就会跟大耳聋一样的“执着”的,有空多写点你们的感触,可长可短,偶倾心期待中。
原来你假设自己正在为大众代言
才会冒出那三个问题来。不过我回答你的时候没有这样的考量,仅仅是回答“你”而已。你知道桐音、或者说华新的参与者大概是怎样的,如果每讨论一个问题都要适之于整个“大众”,那就太累了。
新加坡文化的整体现状和发展趋势都令我忧虑,不是只考虑这边的中华文化的传承而已,虽然这是我术业上的专攻、读书或在早报工作时与这一阵营的人接触也较多。我所反对的,抱歉用粗泛而概略的话来说,就是新加坡过于物质了、而不够“精神”、不够“心灵”、不够“美”。
新加坡文化的整体现状和发展趋势都令我忧虑,不是只考虑这边的中华文化的传承而已,虽然这是我术业上的专攻、读书或在早报工作时与这一阵营的人接触也较多。我所反对的,抱歉用粗泛而概略的话来说,就是新加坡过于物质了、而不够“精神”、不够“心灵”、不够“美”。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