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音别馆】渔家傲 z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本帖共有 12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省思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627) 发表:2004-06-08 17:53:32  楼主  关注此帖
【桐音别馆】渔家傲 z
素手把扶柳叶刀,红袖暗揣金毛毫。
待将一纸定乾坤,傲男儿,谁说女子非英豪?
且今文房开四宝,莹纸秋砚墨清芬。
三九独梅正怒开,风雪好,俏红艳映雪昆仑

------ 12岁? 没搞错吧,这哪里是小孩子 ----
whatever lah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省思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627) 发表:2004-06-08 17:56:44  2楼
【桐音别馆】渔家傲 z素手把扶柳叶刀,红袖暗揣金毛毫。 待将一纸定乾坤,傲男儿,谁说女子非英豪? 且今文房开四宝,莹纸秋砚墨清芬。 三九独梅正怒开,风雪好,俏红艳映雪昆仑 ------ 12岁? 没搞错吧,这哪里是小孩子 ----
偶把九首诗词都读了,惊得目瞪口呆
那个谁谁谁能把这等丫头搞定,那个谁谁谁更加可怕可怕也,呵呵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省思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627) 发表:2004-06-08 21:40:19  3楼
按照国大某位助理教授的讲法,这首词,有“伪女性主义者”风格。还是按照男性中心的观念来下笔的。 12岁小孩子能写这样的小段儿,很好啊。所谓民族之精神在乎文化,而文学也在文化之中。文学的普及、文学修养的普遍提高、文学创作的大力开展,这也是民族之文化,处在上升阶段的一个指标吧!衷心希望这个孩子的师长精心栽培,让不论是天才或是人才的孩子能够良好发展。虽说词学早已衰微,但是传统文学体裁的优美和高效,还是有必要传承的——我以为这正是旧体诗词不亡的技术因素吧。 总而言之,这是好事情。后生可畏,安置来者之不如今
靠,应该给尚达曼瞧瞧
这个印族部长肯定为新加坡的交流计划自豪的,尽管他大概会比读商业报告吃力些。嘿嘿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省思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627) 发表:2004-06-10 17:29:56  4楼
你夸别人时总是透着点酸溜溜的味道,还是损人的时候有意思些可惜水平、格调等等不怎么样,又不够尖酸
实事求是罢了,谈不到夸
也没必要去夸谁。
偶只是说出由衷的感觉,至于是褒是贬,偶可没想这么多。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省思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627) 发表:2004-06-10 22:07:12  5楼 评分:
能否请作者出来谈谈创作感想?比如选题、构思、炼字、布局、韵律、等等? 我看写得挺好,请看: 素手把扶柳叶刀,红袖暗揣金毛毫。 待将一纸定乾坤,傲男儿,谁说女子非英豪? 且今文房开四宝,莹纸秋砚墨清芬。 三九独梅正怒开,风雪好,俏红艳映雪昆仑 有颜色:素手之素,红袖之红,金毛之金,俏红之红(上文已经有红,此处仍然有。不过没关系,不以词害意)。 有器具:柳叶刀,毛笔,文房四宝(跟上面的“一纸”重复了,没关系,不以词害意。), 有植物:柳叶,梅花 有数目字:一,四,三,九,(都是大数、平方数) 有阴阳:乾坤,男儿,女子 有这么多东西在这个小段儿里,诚可谓“小纲鉴”了。以上只是皮相粗浅,深意还要由作者及其代言人来说说吧。
你还真象个老夫子
之乎者也,比省思老爷子还老爷子
12岁?亏你还是个“物质主义者”,也就是少年的才气和灵气罢了,少年时期相信这里的大家都多少有一些过人之处,老百姓的话,小时候胖不叫胖,能把这份才气和灵气精心收藏,不断磨炼,在社会的生存环境中保持住童心的单纯和执着,便不是只有才气和灵气能够做到的了。
偶提及这诗词的用意,并非要夸奖谁,而是要以此告诫诸位,也告诫省思老爷子自己,在这场人间的生存游戏中,偶们都有过类似的少年,但随着岁月变迁,人世磨炼,很多人现在退却了放弃了,退却和放弃并非一定来源于胆怯,正如STAR WAR中有极高天份的孩子,由于对于母亲的担忧和爱,使得邪恶势力有机会能够激怒和企图控制他。
少年的时候,偶们多倚仗天性,而随着长大,偶们应该学会静心,安静下来,给自己一些空间,给自己一些时间,不要太在意暂时的成功与失败。古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这个静字,却是要从一点一滴修养起的。
天地之所以为天地,因养万物而淡漠自己。
放得下,才静得了心,不如此,不足以磨炼。愿与诸位共勉。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省思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627) 发表:2004-06-13 15:10:07  6楼
久入兰芝之室而不闻其香。无妨。
名士
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有人拍,痛痛拍, 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小家伙,高帽又没戴你头上,高兴成这样子,真有偶当初的风范。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省思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627) 发表:2004-06-13 16:54:07  7楼
呵呵,被刺了两句就按捺不住了?“静心”“每临大事有静气”“一点一滴修养”“放得下,才静得了心,不如此,不足以磨炼”金玉良言,谆谆教导,原来都是教育他人的 我不喜欢跟人抬杠,只是看你老人家满口“淡泊”、大谈“静心”,所以随便跟了两个带刺的贴,看来不一定需要starwars里面的黑暗势力,人也是很容易被激怒的啊 “久入兰芝之室而不闻其香”,当然不是高兴的意思,夸的不是我,我无需高兴;即使是我,也无所谓高兴。我的意思是,夸人的时候语带揶揄,意在言外,这种习惯久了,还真以为自己是真心实意的,自己也闻不到酸味了。其实你的本意也不在此,只是要引出那一段议论罢了。 说起那段议论,看似有理,其实不然。岂不闻,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口若悬河,现身说法,诲人不倦,教导大家要淡泊,要静心,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又是什么? 当然,没人喜欢自己打自己嘴巴。好为人师者,多半有道德上或者智力上的优越感,目的不在提携后进,只是表明自己高人一等罢了。其实这是何苦。李敖给自己打广告,直接就说,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自我感觉极度良好,又羞于直接表露,拐弯抹角,惺惺作态,自己心里不痛快,旁人看着也添堵,又是何苦来哉。 我愿天下自信自负之人士,即使才学 (more...)
小家伙有偏见啊:)
看来还是对偶来的目的有看法。偶可没本事提携谁,也懒得显示自己什么,说句你也许不爱听的话,偶却是显示过,不过至少要是在部长以上的朋友那里(八卦,不可深究)。那是有些比较重的功利心了。嘿。有铜臭气,偶就不好意思提。偶来这里玩可没功利心的:) 你这个萧老弟,怎么总觉得偶来是来显示的,看来偶作文以前不及格,现在也没长进多少。呵呵,你要知道多些,就不会这样认为了,别说之言片语,滔天大浪偶都懒得在意的,这个比较敏感了,目前不适合给你八卦:) 偶一直不以真面目在华新,就是要把偶要做的事情与偶分开,毁人不倦也罢,惠人不卷也罢,偶只是个符号,微不足道:)) 你只取省思的言论看就是了,别管其是人还是条狗:)
对了,静心的意思,偶个人这样认为,万马军中杀人如麻,也是一种静的状态吧,偶以前觉得静是不动,现在偶不觉得这样,静是心里的,既不是考试,也不需要别人鉴定评价。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静,谁需要谁自己知道,偶需要,呵。

周末斗斗嘴巴,不亦乐乎?:) 小弟弟千万不在意,当偶是条老狗吧:)))))))) 说的有道理你就听,没道理就扔在一边好了,其他人也不必学偶,偶是有时间闲得,不务正业:)

btw, 你小子的确运气不坏,不过,除了斗嘴巴,你以前写的东西偶从哪里可以找到看看的。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省思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627) 发表:2004-06-13 19:14:18  8楼
Herehttp://www.huasing.org/channel/literature/index.htm 只有聪明人才有耐心寻找
多谢,呵
你可不知道偶老人家有多懒,既然是小阿修罗,就勤快些帮助老人吧:) 最近你的宝贝瓶子可好?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省思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627) 发表:2004-06-13 22:01:35  9楼
华文的诗词格式。本来是一个限制文人思维的工具。空腹子的理论/诗词/思想混消了中国文人2000年,让中国文化2000年 没有大的发展。直到现代社会都没有死掉,真的是百足趾虫,死而不疆。现代人需要创新的能力,而不是 模拟2000年前的诗的格式。 诗词本来是读书人的顺口溜而已,读书少的人把诗词当成宝石,而读书多以后的人继续以前思维,证明他 们读的诗词/书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智力的提升。西方人早把shakespear的古文丢博物馆里面了,只有中国 人仍旧把老旧的东西作为大众首饰还强加给任何人。
入乡随俗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省思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627) 发表:2004-06-14 09:36:22  10楼
“一直不以真面目在华新,就是要把偶要做的事情与偶分开,毁人不倦也罢,惠人不卷也罢,偶只是个符号” 原来您的座右铭是“宽于律己,严于待人”啊 至于旧作,不足以污您的眼;以后写了新的,再请您指正吧
对啊对啊
偶是很有点宽对自己,严对你们的,因为吧,偶的前途也就这样子了,也就是个铜臭气多少的问题了。你们可是大有希望的,偶把你们教育好了,你们做了官,别忘了给偶留碗饭吃就行了,偶只吃饺子。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省思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627) 发表:2004-06-14 09:39:48  11楼
偶也知道了。。。偶怀疑自己智子疑邻。。。。尤其是当贴帖子的人煽风点火的时候。。。 不过,开始的时候,我把那个作者想成伟人去比较了。。。
就事论事
偶觉得不应该因为知道是女萝的文章就嘴下留情的。实话实说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拍PP的事情留给偶老人家去做就可以了,偶比较在行。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省思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627) 发表:2004-06-15 21:23:36  12楼
whatever lah一百次的自鸣得意,一百次的倚老卖老,就像一盘没有油盐的菜。您就自己偷着乐去吧
莫过于看重自己
知识也好,学问也好,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年轻人的长处是冲劲热情,弱点是有时恃才傲物。
偶打击这些有所依赖的人的方法就是使其无所恃,当然,你得有让偶打击的本钱,偶既然是懒家伙,非有兴趣不做也:) 当然,偶这行当按照常情是令人厌恶的,呵。
磨炼一个人的方法一是给予,二是剥夺,不管是用强力还是柔性。
你看重什么,就让你失去什么,你不看重什么,就让你得到什么,翻来覆去,才能磨炼出人才来。
至于省思老家伙看重什么,还真有,但却不是常人可以猜到的。如果你猜到了,那么你就没有猜到,如果你没有猜到,那么你便不必去猜。
不要在生活中有所恃,事情顺其自然,不管是名誉、权势、才能还是知识、朋友、父母、情感。无所恃不是不要,相反,这些都要,但要顺势而起顺势而落,该抓时不手软,该放时不留恋。
佛讲,不过是臭皮囊。
萧弟,这主要是讲给你听的,偶要打磨你,看里面是石头还是玉。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12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