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的诗词格式。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本帖共有 2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kelvin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763) 发表:2004-06-13 19:06:20  楼主  关注此帖
【桐音别馆】渔家傲 z素手把扶柳叶刀,红袖暗揣金毛毫。 待将一纸定乾坤,傲男儿,谁说女子非英豪? 且今文房开四宝,莹纸秋砚墨清芬。 三九独梅正怒开,风雪好,俏红艳映雪昆仑 ------ 12岁? 没搞错吧,这哪里是小孩子 ----
华文的诗词格式。
本来是一个限制文人思维的工具。空腹子的理论/诗词/思想混消了中国文人2000年,让中国文化2000年
没有大的发展。直到现代社会都没有死掉,真的是百足趾虫,死而不疆。现代人需要创新的能力,而不是
模拟2000年前的诗的格式。

诗词本来是读书人的顺口溜而已,读书少的人把诗词当成宝石,而读书多以后的人继续以前思维,证明他
们读的诗词/书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智力的提升。西方人早把shakespear的古文丢博物馆里面了,只有中国
人仍旧把老旧的东西作为大众首饰还强加给任何人。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kelvin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763) 发表:2004-06-13 21:26:01  2楼
有趣的一贴。。。 如果你对古代中国文化有一些了解的话,就应该知道孔夫子(空腹子)从没有写过诗词; 如果你对白话文有一些了解的话,就应该知道“华文”是东南亚地区的说法,与它相对应的是中国大陆的“普通话”,和台湾地区的“国语”,我猜你想说的是“中文的诗词格式” 如果你对西方文化有一点了解,就应该谈一谈它比起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哪里,而不是简单抬出来一个莎士比亚,且不说“shakespear”少打了一个e,且不说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很多句子和典故已经成为现代英语的一部分。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规模批判,大致来说有三次: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八十年代。没看出来你的思想资源来自何方,不过,在对被批判的对象一无所知的前提下就妄下断言、盖棺论定,这种浅薄和粗暴只有上述第二次差堪比拟了。
反对!
>>>如果你对古代中国文化有一些了解的话,就应该知道孔夫子(空腹子)从没有写过诗词;
两个礼拜前还看见诗经是空腹子编写的!!!

>>>如果你对白话文有一些了解的话,就应该知道“华文”是东南亚地区的说法,与它相对应的是中国大陆的“普通话”,和台湾地区的“国语”,我猜你想说的是“中文的诗词格式”
那么就是中文。。。

>>>如果你对西方文化有一点了解,就应该谈一谈它比起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哪里,而不是简单抬出来一个莎士比亚,且不说“shakespear”少打了一个e,且不说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很多句子和典故已经成为现代英语的一部分。
是少了一个e...原来不是Britney Spears的单数。。。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规模批判,大致来说有三次: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八十年代。没看出来你的思想资源来自何方,不过,在对被批判的对象一无所知的前提下就妄下断言、盖棺论定,这种浅薄和粗暴只有上述第二次差堪比拟了。
都不懂。只记得新文化运动54运动的臭学生烧毁公务员的住宅。文化大革命我只知道道县大屠杀让我不敢读中国历史。八十年代?如果他们批判的好的话,那么我就不用背颂那个琵琶记了。。。
至於我的思想,我没有思想,我是千变机器人。我没有暴力,怎么会比文和新文更粗暴!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2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