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真情实感,拼凑文字而已作者试图借“玉”(“我”与“他”之间的恋情象征)作为主线,铺陈一段失去的恋情。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在第二篇(二)里关于“我”幻想与“他”相遇的大段情景描述中,却未曾见到“玉”的影子。 这是一处大败笔。
作者通过幻想“与他相遇的情境”以及回忆“与他以玉情定终身”来反复吟唱“爱”的美丽。 不幸地是,作者的思绪似乎游移不定,感情虚无缥缈,这从作者拖沓啰嗦的描写中可略见一斑。 我想可能的原因是作者根本就没有对“他”有真情。“四年不见”更使得作者与“他”无实感可言。也许正因为如此,整个文章给人的印象是“无真情实感,拼凑文字而已”。
最后一篇(五)完全是画蛇添足。 那里,竟又未见玉的影子。另外,本来那块“玉”是一个很好的意象,不知何故作者愣扯出了“牵牛花”(见第三篇(三)及第五篇(五)末尾三段)。 关于这一“意象”的设置实在是令人不明就里。
第一篇(一)也是一个累赘。这一篇的文字写得最差。句子不通顺 (如:“早晨八九点钟的时候阳光透过云的缝隙照下来,风也许有些凉。”),行文东拉西扯 (如:“。。。我想衣服一定会感觉到尖锐的刺痛”。 完了后,突然蹦出一句“轮船一下子变得轻盈,。。。”),等等。
本来就 (more...)
撞到枪口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