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音别馆】预告:新作明日刊出。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本帖共有 20 楼,当前显示第 6 楼 : 从楼主开始阅读 : 本帖树形列表 : 返回上一页
作者:香陵居士 (等级:16 - 好恐怖呀,发帖:22662) 发表:2007-03-17 00:09:44  6楼 
从包公戏看传统戏曲的感染力风景秀丽的北京万佛华侨陵园,有一座新修的坟墓。那是京剧大师裘盛戎夫妇新移的墓地。在正中墓碑的两侧,有两幅影雕的画像,右侧是光武重臣姚期的形象,而左侧,则是一个黑面白眉,头顶月牙的形象。他,就是妇孺皆知的中国清官的代表人物:包拯。 姚期,包拯并不是裘先生生前所塑造的所有形象:老戏有《连环套》中的窦尔敦、《大保国》中的徐彦昭,新戏有《赵氏孤儿》中的魏绛、《赤壁之战》中的黄盖等等,无一不是传统戏曲中名气十足的人物。但若提起了裘先生,提起了京剧乃至传统戏曲中的净行形象,恐怕人们头脑中第一个浮现出的形象,就是这个黑面白眉,头顶月牙的包公了。 包公的故事 包公的故事在正史中并没有太多痕迹。在《宋史》中,关于其断案的故事,也仅有一段“割牛舌案”的记述。而我们耳熟能详的“铡美案”“狸猫换太子”“铡包勉”等等根本无可踪迹,更不要说被神化了的”铡判官“等故事了。而民间流传的版本大约有两个出处: 一是明代出现的《百家公案》和《龙图公案》两本书。这两本书共案件多很简单,也没有离奇的情节。比如著名的”铡美案“故事,在《百家公案》中的情节和现在大相径庭:     秦香莲为陈世美派出的刺客杀死,而 (more...)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听
最新推出专栏《倾听索罗斯》 欢迎大家前来捧场!

Yeah!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本帖共有 20 楼,当前显示第 6 楼,本文还有 N-1 层楼,要不你试试看:点击此处阅读更多 >>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