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音别馆】大家圣诞快乐!开个讨论贴,活跃一下气氛近读知堂散文,有《鸟声》一篇,读至“这所谓鸟当然是指那飞鸣自在的东西,不必说鸡鸣咿咿鸭鸣呷呷的家奴,便是熟番似的鸽子之类也算不得数,因为他们都是忘记了四时八节的了。” 不禁心有所感,发得浮生半日呆。
知堂先生的散文,据说已达炉火纯青之境,五四以来罕有其匹。我以前是读不进去他的文章的,便读了也说不出好来。现在读他,倒从心里喜欢起来,但依然说不出好。但我想,真的文章如一杯茶,其妙处在品,道一声“好茶”倒已落了第二义了。
不知大家对于新文学,有些什么看法与想法呢?不妨讨论一下。桐音冷清好久了。。。
为了大家有话可说,不妨贴个靶子:
世纪文学60家
排名 作家 专家评分 读者评分 评选结果
1 鲁迅 100 100 100
2 张爱玲 100 97 98.5
3 沈从文 100 96 98
4 老舍 94 94 94
5 茅盾 100 88 94
6 贾平凹 94 92 93
7 巴金 94 90 92
8 曹禺 100 84 92
9 钱钟书 80 99 89.5
10 余华 85 92 88.5
11 汪曾祺 100 76 88
12 徐志摩 85 89 87
12 莫言 94 80 87
14 王安忆 94 77 85.5
15 金庸 70 98 84
15 周作人 94 74 84
17 朱自清 70 74 84
18 郁达夫 78 83 80.5
19 戴望舒 94 66 80
20 史铁生 80 79 79.5
20 北岛 78 81 79. (more...)
依我看,就我看过的,大约3位作家,
依我看,就我看过的,大约3位作家,
就从54往后说到49吧,最堪称稗官遗烈的,当数张恨水。最先锋的,当数鲁迅。最富于感物言情的,要算周作人。
怯以为,白话文学我看的很少,不过民国初元到三十八年国府迁台之间,白话诗倒有很多不少好看的。大小篇制,皆有可观者,不胜枚举。——也算是新文学带来的意外惊喜。
49年以后,天下不再拿文学当回事儿了。所以经上记着,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文章有了目的性,就不忍卒读。
另外,王国维、郭沫若、顾颉刚、陈寅恪、付斯年等人的文史论文,读来都很美文。尤其王、陈。
就从54往后说到49吧,最堪称稗官遗烈的,当数张恨水。最先锋的,当数鲁迅。最富于感物言情的,要算周作人。
怯以为,白话文学我看的很少,不过民国初元到三十八年国府迁台之间,白话诗倒有很多不少好看的。大小篇制,皆有可观者,不胜枚举。——也算是新文学带来的意外惊喜。
49年以后,天下不再拿文学当回事儿了。所以经上记着,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文章有了目的性,就不忍卒读。
另外,王国维、郭沫若、顾颉刚、陈寅恪、付斯年等人的文史论文,读来都很美文。尤其王、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