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的传统不的自卑和怀疑,以及自虐式的批判似乎久已经有之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本帖共有 3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香陵居士 (等级:16 - 好恐怖呀,发帖:22662) 发表:2008-09-01 13:09:04  楼主  关注此帖
我想我们这一代和柏杨,苏晓康,方励之等人的根本上的不同就是对于中国的传统不再怀有自卑和怀疑,以及自虐式的批判;而是真正以继承,欣赏,开放的态度对待自身的传统。 而产生的by-product,就是不再对所谓西方主流现代文明盲目信从,摇旗呐喊,而能够以比较从容,实际和批判的态度来去芜存菁,加以吸收
对于中国的传统不的自卑和怀疑,以及自虐式的批判似乎久已经有之
从梁饮冰、胡适之,这一代人就已经开始了吧。如果说梁,胡等人是闭关锁国久了,被突然开放所带来的文化差异所震撼进而失去了自信。那么在如今“二次开放”中,怎么又忽然重拾自信了呢?我觉得是个值得好好讨论讨论的问题。
最新推出专栏《倾听索罗斯》 欢迎大家前来捧场!

Yeah!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香陵居士 (等级:16 - 好恐怖呀,发帖:22662) 发表:2008-09-02 14:59:35  2楼
对于上古历史的怀疑,进而怀疑中古和近古,是我们的传统我觉得这样很好。一个有怀疑和批判精神的民族是很了不起的民族。
呵呵,同意。不过似乎和我的问题不搭界啊。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香陵居士 (等级:16 - 好恐怖呀,发帖:22662) 发表:2008-09-02 15:03:39  3楼
对张辽的“呵呵”解释几句至于“长期”、“几千年”、“只是”所指的当然是主流的传统文化,当然,传统文化在不同的阶段甚至同一阶段的同一横切面上都有不同的元素。但是,主流是显然的。至于魏晋的风骨,竹林七贤的桀骜不驯、独立超然的人格和情怀,是区别于主流的,是个体和自由的浓墨书写。但他们只能醉于酒,不开口,而已。如果真要说,如孔融,他的言论就是孩子解放的宣言,他认为母亲是容器,孩子就是从那容器里倒出来的东西而已。孩子是独立的,不必臣服于父母。多么近似于纪伯伦的诗句:孩子是父母射出的箭。如果说大家都警醒于鲁迅的那句救救孩子,其实却忽略了孔融更早的清醒。但是,这是传统文化中的另类,是为传统主流文化所不容的。曹操不就借助这句话冠以“不仁不孝”之名,杀之吗?被杀之的还有许多关于人的觉醒和思想革新意识的萌芽。 简单说几句,以和张辽的“呵呵”解释若干。
讨教一句:中国“长期”“几千年来”的“主流”是什么呢?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3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