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上下掀起了空前的“谈老九、抢红桃”运动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23 楼,当前显示第 11 楼 : 从楼主开始阅读 : 本帖树形列表 : 返回上一页
作者:Anglican变种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154) 发表:2005-11-14 16:45:19  11楼 
哦。。。看来是我的耳力太差了是的,里面的和声处理还是很好。非常有音乐剧的感觉。是有层次感。配器也不算差。 但就像他的内容一样,太多幕都是为了一个点, 就是,家人在老九身上寄托了太多的希望。 有几段,都是为了一个主题。 让我觉得太多了。已经饱和了。 其次,总是感觉头重脚轻,总是觉得家人对老九的期望的表现,占了七成,而为什么老九喜欢木偶戏,怎么样的喜爱,却两成都没有, 抗争太少。我反而在听老九的爸爸要靠抽鸦片来提神的时候,觉得老九应该少想一点自己, 让家人更加快了一些。。在自我跟家人的期望之间,根本都不平衡。老九缺少的是一种真正的渴望, 或者,缺少的是一种真正的迷茫。冲突上面,不能让人感觉到那种势均力敌。 回到曲目上来,旋律的线条,我还是很欣赏的,尤其是开始的时候。我期待更多一些,尤其是到高潮的时候,在情绪上的变化,而由于内容上,矛盾并不是势均力敌,让人觉得,由始至终, 没有转折,没有高潮。在老九逃跑的时候, 我期待的是一种不同节奏,不同感情方式的表达方式的东西,也许,转调会好一些, 然而我没有看到。我看到的是一次次的重复,相同相似的结构,相同相似的调式。虽然我们应该追求整部音乐剧的基调的统一,但那并不意味着不要有变化。在这 (more...)
同意你一些观点。
首先晕一下,打了一大篇,没了。重打。

“为什么老九喜欢木偶戏,怎么样的喜爱”我觉得这是原剧本的问题。在原剧本中,郭生成功地塑造了两个老人--父亲和师傅。而对于老九,他理性上理解这个人物,却无法像他理解代表着过去一个时代的父亲和师傅那样,去理解和同情老九这个角色。于是,他刻画的老九就显得单薄,老九大多的时候只是一个人在读书,或者是别人口中谈论的对象。

对于这点,我昨天(星期天)上场之前,我跟导演说,我想在每次老九独处的时候,读书的时候或者之前,让他神游木偶世界。虽然只是加了一点,但是多少淡化了你所说的问题,让木偶这个东西至少贯穿全剧。我觉得昨天的这点细节更动是很成功的。得意一下! ^^

至于你说的“一次次的重复,相同相似的结构,相同相似的调式”--我对于音乐比较外行。老九离开之后,下半场就是“时代的钟摆”、“掌中戏”两首比较沉重的歌。这个的旋律和曲风在上半场都是没有出现过的。而,“剪断操线的木偶”,也是完全不同风格。唯一重复的是“木偶之争”与开场的重复,以及完结篇的旋律是“掌中戏”+“承担”(就是祭祖那场)。--当然,也许我没能完全理解你的意思。

至于舞美。是舞美林玮绫的风格。她一向的东西就是简约到近乎抽象,干净,而且用大量的几何图形。好不好就见仁见智了。

至于“在自我跟家人的期望之间”,我相信老九的挣扎正是观众的挣扎。观众的理解正是老九的烦恼。假如真的那么好理解,那么好接受,那么老九也就没有什么好挣扎的了。你“觉得老九应该少想一点自己, 让家人更加快乐一些”,这同样也无数次出现在老九的心中。假如只是理性地作出分析和决定,那么老九就不再可爱,不再孤独了。这些看似“想都不用想当然是选这个啦”的东西正是需要的。

我不知道对于这一点你从什么角度来看。我以自身的经历来演绎这一段,我觉得原剧本给予的东西是足够的。老九同我一样,作出这样的决定来,本来就是非常痛苦而且难以说服他人的。你说的父亲的那一段,同样真实地发生过在我和父亲的餐桌上。我同样泪流满面,同样觉得无比对不起家人。但是同老九一样,依然忍痛下了决定,这也许真是不同于别人之处。也许正如完结篇一样,那盏蓝灯照射下来,孤独的。

至于我的评分,不必太介意。这只是我的主观感觉。因为我非科班出身,学歌只有半年,有时候一些歌没唱好,分就有可能被我打低了。不过昨晚,平时最喜欢酸我骂我的声乐老师居然给了我88分。这个令我很振奋。

共勉。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本帖共有 23 楼,当前显示第 11 楼,本文还有 N-1 层楼,要不你试试看:点击此处阅读更多 >>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