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活在美国:留美博士 到头来做全职家庭主妇 <欢迎讨论>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16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云想霓裳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1981) 发表:2006-03-31 18:51:30  楼主  关注此帖评分:
zt 活在美国:留美博士 到头来做全职家庭主妇 <欢迎讨论>
说实在的, 本人现在也在读研, 也考虑过读博, 不过看到这篇文章就真的是无语了.

两点感受1.读那么多书最后却回归家庭, 是升华还是沉沦? 值得吗?
2. 文中这个女主角吃了好多苦吧, 又做研究又生孩子带孩子做家务, 真的很佩服!也许女人虽弱,为母则强吧.

=================================================================

十多年前,当晓雪独自一人从大洋彼岸飞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时,她绝不会想到,十年后的今天,她竟会在美国做起了家庭主妇。

  晓雪是那种集美丽和智慧于一身的女子。她不仅幽默活泼健谈,还时常会在不经意间流露些孩子气。当年,在北京求学期间,晓雪身边的追求者几乎没中断过。可惜,曾经历过初恋失败的晓雪,对这些男孩一直都没有什么感觉。为这事,晓雪的父母真是操透了心,他们几乎动员了京城内所有的亲戚朋友为晓雪张罗介绍对象。遗憾的是,那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缘分一直没出现。

  直到某年某月,晓雪的同班同学林毅慢慢出现在晓雪的生活视野里。也许是因为晓雪寻寻觅觅得太久,心有些累;也许是因为晓雪很喜欢林毅成熟稳重的性格。很快,他们两人就坠入了爱河。在晓雪出国前的一个月,晓雪和林毅两人在北京的一个胡同小派出所里,把终身大事就这样决定了。

  晓雪本是学医的。但是,为了出国申请奖学金方便,她只好改学了生物。在美国大学的生物系里,曾是学医出身的博士生们几乎到处都是。所以,对改行这件事,晓雪尚能坦然接受。刚来美国时,晓雪忍受着和丈夫身居两地的相思苦,硬是把一门门对她来讲很陌生的功课以全A的成绩拿了下来。

  一年后,林毅也如愿来到了晓雪就读的学校攻读博士。两人从此过上了令人羡慕的即拿全奖又免学费的“学生贵族”生活。

  博士读到第三年时,就在晓雪正要准备博士大考和开题报告时,他们的孩子悄悄来报到了。当时,晓雪的父母苦劝晓雪要专心读书,生孩子的事等毕业以后再说。晓雪一直是父母身边的乖乖女,父母的话对晓雪有绝对的影响力。虽然晓雪很理解父母望女成龙的苦心,但是她和林毅都十分喜欢小孩子,他们实在舍不得放弃这个还未出生的小生命。

  “Life, what a beautiful choice!”那时候,在美国的电视里,反坠胎的广告常常这样教导着美国民众。孕期的晓雪,常用这句话鼓励自己留下肚子里的孩子。于是,她忍受着早孕反应,继续坚持做助教和无休止的课题实验。就这样,在一个寒冷的冬季,晓雪和林毅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

  孩子刚出满月,晓雪就回到实验室报到了。重返校园的晓雪,在短短的两个月以后,便顺利地通过了博士大考和开题报告。这一切,都多亏晓雪妈妈的无私奉献和细心照顾。早在孩子出生前的一个月,晓雪的妈妈便辞了国内的工作,专程来美国照顾晓雪和孩子。

  中国人很信奉“隔代亲”,孩子在外婆的手中,被喂养的格外滋润。晓雪和林毅一家三口,过着其乐融融的留学生活。三年后,他们双双获得博士学位。

  毕业以后,几乎没费什么劲儿,林毅和晓雪便在外洲找到了博士后的位置。搬家那天,他们一家所有的家当,都被紧紧地塞在了一个大号的U-HAUL 里面。离开读了几年书的城市和校园,那天的晓雪和林毅,心里除了兴奋,还有一丝别人看不到的怅然。毕竟,他们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是在这里渡过的。也是在这里,他们初为人父母,并各自迎来了自己的而立之年。有太多的理由,晓雪和林毅无法不珍惜这座小城和留在这里的所有记忆。

  在美国,生物博士毕业后,大多数人要经过几年博士后的训练,才会找到正式工作。但也会有一些人,他们能把博士后一直做下去。

  比如,在晓雪和林毅读书的学校,就有几位做了五年以上博士后的中国人,他们还留在学校里继续打工。每当看到这些老博士们,晓雪和林毅就会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确实,刚出国时许多人不太了解留美博士的就业市场和自己的职业取向,一批批地误上了读博的贼船,晓雪可能就是其中的一员。

  林毅是个闲不下来爱折腾的男子,他从博士毕业那天起,就打算要跳槽改行。

  那时候,美国的电脑专业很红火,许多学生物的博士们都纷纷转向就业比较容易的计算机专业。林毅也随了大流,他以最快的速度,申请到了离家里50分钟左右的一所大学计算机系读硕士。

  白天,林毅和老板周旋着课题,晚上则跑到那里去上课。晓雪一边做着博士后,一边照顾着家庭和年幼的孩子。那时候,两人的日子虽然过得很苦,到也很充实。

  也许是天助自助者吧,就在林毅的绿卡批下来后不久,他便在当地的一家电脑公司顺利找到了一份JAVA/ORACLE工作。而晓雪的两篇学术文章,也在美国的一家不错的专业杂志上发表了。这时的晓雪和林毅很有一股苦尽甜来的感觉。不久,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

  晓雪和林毅的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他们的两个孩子也在一天天地长大。林毅工作了一年以后,晓雪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搬进了他们用贷款买下的房子。汽车,洋房,两个孩子,所谓的美国梦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吧。

  那时,晓雪和林毅除了早九晚五上下班,他们一家人还经常抽空游美国逛加拿大回国探亲。

  面对眼前的生活,晓雪还是很知足的。要说还有什么遗憾,那就是她的职业了。博士毕业的晓雪对当教授并没有什么兴趣。因此,她也就一直没往那方面努力。其实,只要能进家生物公司谋职,晓雪就会心满意足了。可是,在晓雪生活的城市,只有一家和晓雪专业对口的大公司。为了能挤进这家公司,仅当地的华人竞争就够激烈的了,更不用提从外地雪片般飞来的无数封求职信了。晓雪申请过一个100% 符合她专业的位置,可惜她连一个面试的机会都没拿到。

  和晓雪一样,林毅也是学医的,要不是为了出国,他可能会是国内某家大医院的外科医生。实际上,在美国做医生是藏在林毅心中长久以来的梦想。几年前,在他转行做电脑编程员时,林毅对医生这个职业很有一股壮士一去兮不回返的劲头。其实,彻底放弃梦想并不是件特别容易的事。真正的梦想是不会夭折的。沉睡过后,在适当的时候,它还会苏醒过来。

  在做了两年电脑工程师以后,林毅对日复一日的编程,有些心生厌倦。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没有别的选择,林毅肯定也会一直把这个行当一直做下去的,而且肯定还会做的不错。可是,就在他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稳定的时候,林毅在美国的行医梦却变得越来越清晰。

  林毅找出了几年前闲时常常翻看的医书,开始准备考美国医生执照。而晓雪,还继续在学校里做她的博士后。这个时候的晓雪,发表的学术文章已经越来越多,科研水平也日渐增长。就凭这些,她完全可以在全美范围内寻找助理教授的位置了。晓雪有一位中国男同事在国内拿的博士学位,来美国三年来,仅发了两篇文章,就在外州的一座大学城里找到了一个教授的位置。这位同事鼓励晓雪也出去找找教授的位置。这时候的晓雪,却总是笑而不答。

  其实,晓雪很佩服那些在美国一边抚育子女一边做着教授的大陆来的留美女博士们。可是,人各有志,晓雪对教授这一职业确实不感兴趣。来美国这么些年,“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思想已经离晓雪越来越远。她只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个相夫教子的好太太。至于自己的职业,她只愿认命随缘了。

  就在林毅准备医生考试期间,晓雪和林毅又有了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就这样,林毅白天做着电脑工作,晚上则伏案苦读准备医生执照考试。晓雪则一边做着枯燥而又压力重重的科研工作,一边承担了全家的几乎所有家务。

  接送孩子,带孩子看医生,去中文学校,打球游泳,学琴,这些杂事把工作之余的晓雪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这样的日子,他们坚持过了将近两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林毅到外地参加临床考试那天,恰好是老三的一岁生日。面对几个还不太懂事的孩子和那块儿显得有些孤零零的生日蛋糕,晓雪觉得心有些酸。

  经过努力,林毅终于顺利通过了所有的考试,可以在全美范围内寻找住院医的位置了。这时候的晓雪和林毅,都觉得身心俱疲,累得苦不堪言。看看周围的其它中国家庭,有许多人家都有长辈帮忙。这些真让晓雪羡慕。可是,晓雪和林毅的父母都因为健康原因,来不了美国,一切只能靠他们自己。

  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和全力支持林毅做好住院医,也为了给自己疲惫的身心放个长假,在林毅的多次劝说下,不久前,晓雪终于辞了工作,全职在家做起了家庭主妇。

  晓雪的美国老板是个以家庭为中心的美国中年人。他的太太原本是一位收入颇丰的理疗师,但自从孩子出生后,太太就一直在家里照顾着他们的一双儿女。所以,当晓雪向老板请辞时,他特别理解并向晓雪道喜:“Congratulations to you! I can think of nothing more rewarding than family, so hope you will enjoy it very much! All the best .”

  无独有偶。离晓雪家不远处的另外一个中国家庭,也做出了和晓雪家一样的选择。那家的男主人在外地做住院医生,也是博士出身的女主人则辞职在家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暂时在当地留守。平时,晓雪和这位比她更辛苦的全职妈妈,常常会通通电话互相鼓励对方一下。

  晓雪从博士到做全职的家庭主妇,这是个很大的角色转变。其实,想要做个特别称职的全职妈妈,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晓雪还有许多事情需要理顺,需要打理。

  “你太辛苦了,也该歇歇了。”每当晓雪思想有些波动的时候,林毅总会这样安慰晓雪。实际上,林毅又何尝不辛苦呢。在国外打拼的留学生们,很多家庭都有过“一人冲锋,另一人掩护”的时候。现在的晓雪算是在大后方看着林毅在冲锋,说不定过了几年以后,晓雪还会再拼一次。

  “不管那么多了,先在家休息几年,等孩子长大些再说吧。”晓雪常常这样劝慰自己和那位和她一样全职在家的女博士。

我有一个要求:请我吃饭。我希望你能满足我.
否则我就把你的手机号写在墙上,前边再加两个字:办证。
还要请我吃好,要不就写:征婚,男女皆可,条件不限.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kx (等级:0 - 我是小白,发帖:21381) 发表:2006-03-31 18:58:01  2楼
不觉得有什么不正常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icky (等级:15 - 最接近神,发帖:7923) 发表:2006-03-31 20:37:39  3楼
我觉得不错啊,挺好的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索索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273) 发表:2006-03-31 21:38:18  4楼
学学desprate housewives里的bree,挺好的啊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parrot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2180) 发表:2006-03-31 23:44:14  5楼
家庭比事业更重要嘛,这有什么不妥?
其实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手段,在我看来,只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开心而已。因为即使有梦想,不读书,不积累知识、经验,也很难实现梦想啊。

记得成长的烦恼里面,那对父母就轮流在家里工作照顾孩子,我觉得这真得很好。其实在家也可以工作的,比如这个博士,至少可以在家里做翻译、中文家教、中介、开个网络商店、在家里办小食堂或者美容中心,能照顾家同时又做些事情的方法太多太多,关键是事在人为啊,而且,她老公的支持比较重要。再说了,干吗不找保姆带孩子?然后自己就可以多腾出点时间专门教育孩子,甚至给他们和其他来上家教课的人一起读书,多好啊!:)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parrot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2180) 发表:2006-03-31 23:45:14  6楼
家庭比事业更重要嘛,这有什么不妥?其实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手段,在我看来,只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开心而已。因为即使有梦想,不读书,不积累知识、经验,也很难实现梦想啊。 记得成长的烦恼里面,那对父母就轮流在家里工作照顾孩子,我觉得这真得很好。其实在家也可以工作的,比如这个博士,至少可以在家里做翻译、中文家教、中介、开个网络商店、在家里办小食堂或者美容中心,能照顾家同时又做些事情的方法太多太多,关键是事在人为啊,而且,她老公的支持比较重要。再说了,干吗不找保姆带孩子?然后自己就可以多腾出点时间专门教育孩子,甚至给他们和其他来上家教课的人一起读书,多好啊!:)
纠错 - 第一行应为“不过是一种手段”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大象 (等级:13 - 举世无双,发帖:9150) 发表:2006-04-01 00:44:13  7楼
not bad, if this is the life she wants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香陵居士 (等级:16 - 好恐怖呀,发帖:22662) 发表:2006-04-01 09:39:34  8楼
This is wired...
If they really want to develop their career first. Why give birth to babies so early? And three babies! This is crazy. I think she's lying on the bed made by herself.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一个布丁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81) 发表:2006-04-01 09:53:28  9楼
不用的生活状态对应不同的工作状态是正常的啊!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西蜀霸王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22682) 发表:2006-04-02 01:09:58  10楼
they pursue phd only coz they want to go to us, why complain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过来人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4) 发表:2006-04-02 03:22:39  11楼
不要人云亦云,走自己喜欢的路好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因人而异。


看看新加坡卫生部要限制每年学医的女生人数,就是因为许多女生嫁人后就甘当家庭主妇,大笔的培养经费付诸流水。难道她们辛苦十几年学习到头来只为嫁个好人家?这个只能说是个人的选择吧。

再看看日本,结婚后还在工作的女性几乎寥寥可数,但日本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并未因此受影响,也没有影响他们社会的整体生产力,而我们的教育似乎过分强调男女平等,而不是男女分工了。

附:已婚后还工作的女性在新加坡比欧美略低,在40-50%左右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kx (等级:0 - 我是小白,发帖:21381) 发表:2006-04-02 09:06:20  12楼
不要人云亦云,走自己喜欢的路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因人而异。 看看新加坡卫生部要限制每年学医的女生人数,就是因为许多女生嫁人后就甘当家庭主妇,大笔的培养经费付诸流水。难道她们辛苦十几年学习到头来只为嫁个好人家?这个只能说是个人的选择吧。 再看看日本,结婚后还在工作的女性几乎寥寥可数,但日本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并未因此受影响,也没有影响他们社会的整体生产力,而我们的教育似乎过分强调男女平等,而不是男女分工了。 附:已婚后还工作的女性在新加坡比欧美略低,在40-50%左右
女性受到高等教育,有利于她们对下一代的培养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anban (等级:6 - 驾轻就熟,发帖:2772) 发表:2006-04-02 15:05:12  13楼
家庭比事业更重要嘛,这有什么不妥?其实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手段,在我看来,只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开心而已。因为即使有梦想,不读书,不积累知识、经验,也很难实现梦想啊。 记得成长的烦恼里面,那对父母就轮流在家里工作照顾孩子,我觉得这真得很好。其实在家也可以工作的,比如这个博士,至少可以在家里做翻译、中文家教、中介、开个网络商店、在家里办小食堂或者美容中心,能照顾家同时又做些事情的方法太多太多,关键是事在人为啊,而且,她老公的支持比较重要。再说了,干吗不找保姆带孩子?然后自己就可以多腾出点时间专门教育孩子,甚至给他们和其他来上家教课的人一起读书,多好啊!:)
obviously, she studied to screw up her mind, while you study to be smarter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香陵居士 (等级:16 - 好恐怖呀,发帖:22662) 发表:2006-04-02 15:05:38  14楼
they pursue phd only coz they want to go to us, why complain ?
(Y) for this point!!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watercooler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12846) 发表:2006-04-04 15:47:25  15楼
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吧。
挺好的。很多人都是走这样的路。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watercooler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12846) 发表:2006-04-04 15:48:58  16楼
家庭比事业更重要嘛,这有什么不妥?其实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手段,在我看来,只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开心而已。因为即使有梦想,不读书,不积累知识、经验,也很难实现梦想啊。 记得成长的烦恼里面,那对父母就轮流在家里工作照顾孩子,我觉得这真得很好。其实在家也可以工作的,比如这个博士,至少可以在家里做翻译、中文家教、中介、开个网络商店、在家里办小食堂或者美容中心,能照顾家同时又做些事情的方法太多太多,关键是事在人为啊,而且,她老公的支持比较重要。再说了,干吗不找保姆带孩子?然后自己就可以多腾出点时间专门教育孩子,甚至给他们和其他来上家教课的人一起读书,多好啊!:)
呀呀。。。。
大概就是这样吧。。。
我准备毕业以后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很stress的那种。但还是会挺有意义的。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16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