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体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其占地方最小,利于排版,瓷器上书宋体,并没什么不好
宋体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其占地方最小,利于排版,瓷器上书宋体,并没什么不好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2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
gooogle
(等级:
2 - 初出茅庐
,发帖:81)
发表:2008-02-18 13:48:12
楼主
关注此帖
[
登录后回复
]
在 sarah 的大作中提到:
古砚微凹聚墨多“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拿它比唐诗宋词,实在有趣得紧。我最近人品不好,有点焦躁,所以忍不住不泼勺冷水。 什么叫“临摹宋体落款”?宋体是什么体?我不学无术,却也知它扯淡之处。
宋体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其占地方最小,利于排版,瓷器上书宋体,并没什么不好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gooogle
(等级:
2 - 初出茅庐
,发帖:81)
发表:2008-02-18 13:50:34 2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TPMT 的大作中提到:
《青花瓷》背后的故事。点我 方文山自己说的。 春晚后,已经看过了几篇批评歌词不严谨的文章。甚至有人还搬出古董鉴定学家的言论来揭示歌词中的错误。个人看法是这样的评论可笑。歌词写作既然是艺术创作,就是高于生活的。写出了意境,就算是关公战秦琼的画面出现了又有何妨?毕竟只要不是刻意的扭曲事实,传播所谓“真相”并不是歌词所承担的文化责任,至少不是主要责任。以学术的角度去讨论,颇有吹毛求疵的嫌疑。不过话又说回来,不受人关注的东西也没人去吹毛求疵,呵呵。 若是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估计写《三国演艺》的罗贯中要给写《三国志》的陈寿骂死:正史上,博望坡的火是刘备放的,草船借箭是孙权干的,空城计是赵云摆的…… (more...)
有道理,好的东西不一定和常理,和常理得东西也不一定都流芳百世。
关键是独有又有人欣赏。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2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首页(论坛导航)
用户登录
::
新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
广告/投稿/纠错
华新鲜事
新手指南
华新的微博
求关注!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