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我没说作研究没有限制,每个人都有一大堆限制,这就是现实生活,没有限制的领域是不存在的。有能力的,在限制范围内做出成绩,没能力的,最好找一个自己能做出成绩的领域去干。一个人总得找到一个领域,能让自己在重重限制之中做出些东西来,怪限制不能帮你得到任何东西。
“需要很贵的大设备进行表征的”不足以成为借口。怪设备也不能帮你做出成绩,不是吗?没有这些大型设备无非就是两种办法:一是用原始的办法硬来,二是另寻出路:前者如陈景润当年没有高性能计算机帮他,手工硬算;或如邓稼先王淦昌等人,设计原子弹用手摇计算机算出来。后一种如杨振宁,放弃了“There is a bang there is Yang”的实验而专攻理论,把“需要很贵的大设备进行表征的”的实验验证留给了在这方面有能力的吴健雄。
再退一步说,没有人让你一开始就发IF9以上的东西吧。谁也不能一蹴而就,大家都是慢慢积累来的,爱因斯坦的博士论文不过是个什么测量分子大小的新方法而已,估计是达不到这个档次了。但是爱因斯坦越积越厚,而有些人“积累”了好多年还是原来那个厚度而已,这就是水平的差别,功夫的差别了。
真的,没事别总YY
说到底前辈不是我们业内人士吧,讲来讲去还是邓氏陈氏。还是那句话,他们是很伟大,只是他们的年代离现代科学很遥远了。系里经常组织open house的,前辈如果有兴趣我们有专人为您免费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