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子你好有钱啊。。。墓地比住房贵多了啊~~~我外婆去世后在殡仪馆住了两年,外公一直在物色一块风水宝地以后俩人好睡一块。因为亲戚大多“移民”去了江南,最后选定苏州东山,面朝太湖,背靠大山,就在向阳的坡上买了块地,撑死了10个平米,花了14万,平均一平米一万四,那是03的事情。
我老爸前年过世,我跟我姐合计着在外公外婆附近买了块地,像他老俩口住的那种10平米的早就卖光了,新开发的墓地越规划越小块,价格还越来越高。最后不得不在刚刚划出来的区域定了一块不到俩平米的,老爸过世一周年墓地才修好得意入土为安,这还是我舅找了N多后门才得手的,花费7万,平均一平米三万五。
所以现在好死不如赖活着,死都死不起啊!!我脚着以后我百年了,直接骨灰丢大海里好了,以后闺女去海边烧烧纸就行了,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别把我关一小盒子里憋屈的慌,还省钱!!尼玛坡县的殡仪馆居然是六星级的啊,谁住的起啊?!
我们是小地方阿,墓地还是比较便宜的
我记得88年我父亲的亲妈死的时候,10平方的墓地花了1万不到,不用开后门,随到随买,而且没有使用期限,还依山伴水的,风水绝佳,大理石雕梁,还附赠上等骨灰盒,每年清明还有小树小花环送。彼时我们那里的商品房不过RMB800/平方;96年我父亲的父亲死的时候,已经没有这样的墓地了,只有在后面新开发的跟骨灰盒一样大小的墓地,不到半平方,只是能够入土罢了,那个时候花了大概5万的样子,还必须找人托关系,不然还得慢慢等,不过那个时候,墓地也还是没有使用年限的规定的。
再后来我父亲觉得他的父母应该死同寝,就又托了关系,把他的老爸老妈合葬了。我当时提议把他老爸的墓地留着,以后总会用的上的,结果立马挨了顿打。最后我父亲把墓地退了。据说是觉得留着不吉利。
结果不到2年,我大伯猝死了。彼时,已经没有可以入土为安的墓地了,只有那牌位楼了。小小一块牌位楼,还得用RMB6万来换,还只能使用25年,每年清明去祭奠,还要再交所谓管理费。
我那个时候又挨了顿打,因为我嘀咕了句大实话,要是你们当初听我的话多好,大伯好歹可以有不花钱的宽敞墓地。
可见,活人说实话是要吃苦头的。
后来我出钱买墓地,一则手上有一部分闲钱,二则那个时候开发了新墓地,因为地理位置在新区,买二送一,附赠墓碑,却鲜有人问津,价钱及其公道。
6个墓地加上还没有刻字的墓碑,前后折下来,不到1万一个平方,我终归是捡了个大大的便宜。
虽然气势上不如从前的墓地,但胜在可以远离我父亲家人的坟墓。
话说苏州墓地被炒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上海人喜欢去那里埋骨灰阿。
再后来我父亲觉得他的父母应该死同寝,就又托了关系,把他的老爸老妈合葬了。我当时提议把他老爸的墓地留着,以后总会用的上的,结果立马挨了顿打。最后我父亲把墓地退了。据说是觉得留着不吉利。
结果不到2年,我大伯猝死了。彼时,已经没有可以入土为安的墓地了,只有那牌位楼了。小小一块牌位楼,还得用RMB6万来换,还只能使用25年,每年清明去祭奠,还要再交所谓管理费。
我那个时候又挨了顿打,因为我嘀咕了句大实话,要是你们当初听我的话多好,大伯好歹可以有不花钱的宽敞墓地。
可见,活人说实话是要吃苦头的。
后来我出钱买墓地,一则手上有一部分闲钱,二则那个时候开发了新墓地,因为地理位置在新区,买二送一,附赠墓碑,却鲜有人问津,价钱及其公道。
6个墓地加上还没有刻字的墓碑,前后折下来,不到1万一个平方,我终归是捡了个大大的便宜。
虽然气势上不如从前的墓地,但胜在可以远离我父亲家人的坟墓。
话说苏州墓地被炒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上海人喜欢去那里埋骨灰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