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节俭程度和童年时候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就像老年时候得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和多年以前在子宫里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另外也有进化理论一说(见下面转帖)。
快乐=实际得到的-期望的,实际得到的显而易见,容易比较,但是每个人的期望值差别很大,这和个体的经历和性格有关。
当然操作层面上,降低期望值并不比提高实际值来的容易。因为人会有七情六欲,会傲慢、妒忌、愤怒、懒惰、贪婪、暴食、欲望。转关于原始本能的文章:
储蓄:我们的祖先即使打到更多的猎物,可是由于没有办法储存,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立即消费掉。这导致了存钱对于我们而言很难。所以要想储蓄应该:
建立自动存款机制;
把钱存在取款尽可能困难的银行;
不要使用信用卡;
肥胖:强大而本能的饥饿感使我们的祖先得以在一个对能量有很高要求的艰难世界里生存下来。饥饿感曾经是我们基因程序中增强生存力的特征,但现在它却成了这一程序中的蠕虫。而且进化偏爱节俭的动物,但是对随意浪费能量的机制则会投去严厉、警惕的目光。
所以,只要是生活在像动物园一样优越的环境里,我们就得和我们不断寻找并储存卡路里的自然系统做斗争。
长期饥饿不好,因为一个忍饥挨饿的身体也会减缓许 (more...)
文太长没看完,同意标题
穷养的孩子长大往往两个极端:一种对物质上极其虚荣和看重;另一种在消费上极度节省,不攒钱就缺乏安全感。
我也算穷养长大的,所以对于吃喝玩乐花钱并没有很大的需求,更倾向于节省。比如车不到必须要用不想买,也不会觉得经常到处去玩度假,下馆子,买华服才是享受生活。可我有个算是富养长大的朋友,连厕纸都要买最好最贵的。
我也算穷养长大的,所以对于吃喝玩乐花钱并没有很大的需求,更倾向于节省。比如车不到必须要用不想买,也不会觉得经常到处去玩度假,下馆子,买华服才是享受生活。可我有个算是富养长大的朋友,连厕纸都要买最好最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