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来了, 诸君留不留?】新加坡人口白皮书2015、外来人口政策,及住房情况!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10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功夫熊猫 (等级:?? - 无法无天,发帖:73612) 发表:2015-10-10 22:40:46  楼主  关注此帖评分:
【问题来了, 诸君留不留?】新加坡人口白皮书2015、外来人口政策,及住房情况!


2013版的人口白皮书提出了2030年新加坡的人口总框架,690万。原文说的是,2020年,新加坡总人口(包括公民和非公民)预计介于580万到600万之间。 到了2030年,新加坡总人口可能达到650万到690万之间。

我们来看看2014-2015年度的人口实际变化。

年度增加人口:6.5万人

其中公民人口:增加3.2万人

非居民人口:增加3.3万人

永久居民:数目保持不变

也就是说,每年的新公民和外国人口增加的人数差不多一半一半。

如果我们根据这个年度数据向后推算,2020年的总人口将会是586万人,处于2013版白皮书预计的580万-600万人口的低端,但也算是达成了人口目标。

2030年的总人口将是651万,同样达成了650-690万人口的低端目标。

所以,现在适度从紧的移民政策很有可能是持续性的。每年新增长的公民数目不会剧烈变化,07,08年大放水的局面应该是很难再次看到了。

但是!只看数字本身同样是有欺骗性的。

不变的年度数字下面,隐藏着另一个变量。

新加坡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和低迷的婴儿出生率。

新加坡居民平均年龄39.6岁。50岁到70岁这个阶段的群体非常庞大。15年后,这个群体将会是65岁到85岁的群体。基本失去劳动能力。

替代性的新生人口呢,看看0-20岁的群体。未来的花朵们数量呈现倒金字塔型,很糟糕的人口结构。

再参考下图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2014年度,新加坡有4万两千个婴儿出生,1万九千人口死亡。人口净增长两万出头。

随着两条线的距离越来越近,这个“净增长”数字只会越来越少。

如果我们按照每年稳定增加3.2万公民来计算未来15年的新加坡总人口,每年需要引进的新移民数量实际上只能越来越多。

这就是为什么2013版的人口白皮书里写道:“我国每年将引进一万五千至两万五千名新公民。”

今年执政党高票当选,算是过了民意一关。白皮书制定的远期目标会持续执行下去。

过去几年,相信每年引进的新移民数目是接近一万五千的低端。

未来的新移民人数会逐步接近两万五千的高端。

抛开数字方面,新加坡对于外国人才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 这点体现在SP和EP准证不断增加的薪水要求上面。

同时,对于工作准证携带家属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了。

最新一轮的政策调整以后,网友戏称,月入没有五千别想带老婆,没有一万别想带爸妈!

SP和EP的薪水要求提高,影响会首先在出租市场体现出来。短期是负面影响,长期来看,引进更高薪的人才对出租市场的影响应该是正面的。

这个是推测,我们过两年再回头来看结果。

下图是外来人才的结构分布表。数字来自于人力部。

在考虑房产投资的时候,外来人口数量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这一点上,新加坡和北京上海的局面非常类似。

外来人口不像本地人有自己的房子。刚来的时候必须租房,产生了大量的租房需求;等到结婚生子,落地生根的时候,买第一套房就成了刚性需求。

今后的人口趋势,应该是在常量的数字背后,每年持续增加高素质新移民的数量,补充不断萎缩的本地人口。这是大趋势。

外来人口的数量,推动了房产需求,是房产长期升值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再来谈谈新加坡本地人口的变化。

第一点,本地人口薪水上升的速度很快。

购买新组屋的收入上限,最近刚刚调升到了一万两千。也就是说现在月入1万2以上的家庭,政府才会认为你是高收入者,不再有资格享受政府福利。

如果说过去2006年到2011年期间,新加坡房产的速度火箭上升,引起民怨沸腾,那么这几年房价停滞不前,国民收入却一直在增加,已经逐步赶上来了。

收入增长带动了对更好生活的追求。

下图是新加坡1990年以后的居民家庭居住情况分布。

组屋是新加坡的社会根本,住在组屋的家庭永远占据绝大部分。但是这个数字本身在不断下降。

2000年,88%的家庭住在组屋里。

2010年,这个数字变成82.4%。

2015年,最新的数字是80.4%.

90年代,最大的居民群体住在三房式组屋里。现在已经变成了四房式组屋。这个趋势预计还会持续很长时间。

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增长,公寓人口在逐步上升。

第二点,家庭数量不断上升,每户平均人口数量不断下降。

下图是全国常住居民的家庭数量。(常住居民指的是公民和永久居民)

最新的全国家庭数量达到了120万户,这是历史最高数字。同时,平均每户人口3.43人,这是个历史最低数字。

现在很多一房和两房的小户型卖得很火,除了首付低,容易出租的因素之外,真的有很多人是买来自住的。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全国的房产库存量。

从第一张图表,我们做个简单的加法。

截止2014年,全国组屋加私宅的全部房产,总共约一百二十五万间。

第二章图表,列出了2015年到2018年的房屋供应量,约17万7千间。

我们再做一次简单的加法,截止2018年,全国组屋加私宅,供应约一百四十三万。

扣掉120万户居民家庭的自住需求。

排除一部分居民家庭不在新加坡。

只剩下二三十万间房子,供应外来人才的租房需求。

我们再回头看一次外来人才的分布表。

最新的外来人口总人数163万人。未来预计每年会有3-4万的外来人口进入新加坡。其中SP/EP准证持有者和学生是出租市场的主力。

第二张图表的供应量截止2018年。那么2018年以后的房产供应呢。

新组屋(BTO)应该会保持每年一万以上的稳定数目。这个可以看成是政治正确的做法。

随着国人收入的增长,EC的供应会大幅度增加。这个同样是政治正确。

公寓呢,几乎没有了。

下图来源自市区重建局(URA)。给大家感受一下。

2016年的私宅达到了供应的峰值。2017年以后,私宅的供应量锐减。2019年完工的私宅,仅仅是2016年的五分之一。

为什么供应量没了?因为政府不卖地了。

新加坡和北上广深本质的区别在,无法扩大土地。北京可以扩大到望京河北,上海可以扩大到南通江苏,但新加坡无法扩大到马来西亚。

新加坡扩大土地的唯一途径,就是填海。然而,填海也快到头了。为什么呢?一开始填近海,大约只有10米的水深。渐渐的,填到50米。

现在大约有100米了。也就是说,需要10倍的土石,才可以填出和当初一样的面积。

总结一下:新加坡人口增加是一个大趋势,增加放缓也是一个大趋势。新加坡想进来的人满满的,水龙头一开要多少有多少。新加坡土地增加不是一个大趋势,用一块少一块。为啥新加坡大多数房子都不是永久地契的?原因就在这里。

via http://goo.gl/fYBuOr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1,奖励楼主25分以及37华新币,时间:2015-10-11 22:00:01。
(huasing.org)正宗好论坛正宗好社区高知好群体欢迎围观华新社团旗下著名品牌为您呈现的华新论坛上华新真开心灌水动力八卦精神为每天积极生活添油加醋本论坛热门板块心情闲聊我爱团购型男靓女狮城宝宝房产车市带您踏上星洲生活娱乐八卦欢乐之旅注册用户参与论坛互动立即获得各种加分升级!
huasing.net huasing.org huasing apps 你们懂得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功夫熊猫 (等级:?? - 无法无天,发帖:73612) 发表:2015-10-11 15:36:57  2楼
婆岛政府隐藏了很多重要信息,误导性广告宣传,貌似坡人和外国人都被忽悠了,婆岛政府打算一条道走到黑,不留后路了,驶向2030年的岛国列车。。。祝好运。。。
编……继续编~ 隐藏什么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功夫熊猫 (等级:?? - 无法无天,发帖:73612) 发表:2015-10-11 21:12:30  3楼
这个论点对么2016年的私宅达到了供应的峰值。2017年以后,私宅的供应量锐减。2019年完工的私宅,仅仅是2016年的五分之一。 为什么供应量没了?因为政府不卖地了。 我以前也经常看到这幅图,但是一直是以为地产商还没有规划开发到后面这些年,或者政府还没开始拍卖地,并不是政府就没地可卖了。有大牛来澄清一下吗
@-_-|| @凡人 @dengwei 你们懂得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功夫熊猫 (等级:?? - 无法无天,发帖:73612) 发表:2015-10-11 21:13:34  4楼
好图! 新加坡在玩自杀的政策新加坡自称为"多元文化的国家", 其实就等同于"没有文化的国家". 那么,新加坡凝聚国民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经济搞上去, 国民收入进入世界前几名. 其他都是扯淡. 把经济搞上去的唯一办法就是放开移民. 现在新加坡搞自杀的政策, 我们EP,PR还不是该匝地就匝地, 此处不流爷自由流爷处. 自己把自己玩死, 可是苦了已经入籍的同学了.
楼主偏激了... 只要多元民族的存在就必然是多元文化,, 这是必然结果~ 没有文化的说法
十分扯淡...


俗话说的话,, 有人的地方, 就有文化...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功夫熊猫 (等级:?? - 无法无天,发帖:73612) 发表:2015-10-11 22:27:59  5楼
反正是猫兄的贴,坚决顶上十大第一是啊,用“未雨绸缪”和大家共勉。
呵呵呵 谢谢思密达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功夫熊猫 (等级:?? - 无法无天,发帖:73612) 发表:2015-10-11 22:28:31  6楼
我说的不是这种文化我讲的文化是一种深深的相互认同感, 在自然灾害, 战争的情况下把一个民族,国家紧紧的团结在一起, 战胜困难,经济发展. 我讲的是这种文化. 我们中国就是这种文化, 淳而厚, 在中国的历史上, 中国虽然就短暂的分割, 但这种互相认同的文化使中国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 这种完整性带来的经济,政治, 军事的好处大到天上去. 新加坡有么? 你的朋友, 同事周围, 你看到几个华人和印度人, 或者华人和吗来人通婚所组成的家庭? 一句话, 新加坡要增强国民的互相认同感, 搞经济是唯一出路. 而放开移民是搞经济的唯一出路.
... 天朝多少年了.. 坡上多少年,, 目测差 N 个数量级, 这样比如何有意义呢?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功夫熊猫 (等级:?? - 无法无天,发帖:73612) 发表:2015-10-11 22:40:24  7楼
是啊, 就是这个意思啊新加坡想团结民众, 靠文化太难了. 所以要靠经济啊, 把经济搞上去, 人们的认同感就强了.
多元移民国家靠文化不现实,,, 大杂烩无法突出哪个为主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功夫熊猫 (等级:?? - 无法无天,发帖:73612) 发表:2015-10-12 12:22:14  8楼
文化什么的我不管,但是新加坡是个没有原则的地方新加坡深信唯利是图 – pragmatism。深信所谓社会和谐–和中国在这方面很类似。 以前我还愚昧得认为新加坡是个西化的国家,现在想想我都呕吐。没有原则,不相信人权,没有和西方同等的自由,一切功利主义,社会文化整体保守,不相信liberal principles。
楼上光有论点没有论据~ 差评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功夫熊猫 (等级:?? - 无法无天,发帖:73612) 发表:2015-10-15 21:02:34  9楼
你这个草包砖家除了马后炮耍嘴皮子还能做什么?市场万能,市场莫测,事后诸葛亮?不能正面论证一个金融经济问题承认就好,又不是你无能,只是在你专业领域之外而已。与2030年人口白皮书相对应的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以及各基建,教育,医疗等领域,你认为坡岛政府没有做过预研?坡岛承载力,你认为不能预算?坡岛政府内部研究多年,只是没有公布而已,你不懂相关的模型,不懂超算算法,不怪你,真的,不是你无能! 不能预测坡岛未来15年货币发行量,不能预测坡岛未来15年中产阶级收入水准,不能预测15年后的物价水准,市场经济自动调整吧?不能预测呀!万一真被逼的预测了,将来结果验证错了,是没让市场发挥作用,有政府干预呀,那公式里的参数对不上啊,不符合你信仰的金融银行经济理论的预设前提呀,所以你的“信仰”永远是正确的,立于不败之地! 大致有三种金融银行经济专家,一种精通并能把握市场的有序和无序的规律,进行各种投机和投资活动;另一种,建设发展型专家,构建企业和国家的金融银行经济体系。 最后一种就是你这样的草包砖家,马后炮,江湖术士,坑蒙拐骗,不学无术,败坏了前两种专家的名声。 回炉重造吧,学习学习中美日英法德的超算中心运行的金融银行经济项目,看看这些 (more...)
目测楼上怨气很重亚……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功夫熊猫 (等级:?? - 无法无天,发帖:73612) 发表:2015-10-15 21:58:07  10楼
目测楼上怨气很重亚……
感谢…… 目测十大妥妥的



---
系统生成:由于楼层数受限,本帖实际回复的是 小龙飘飘 的帖子 “想着法的帮你盖楼,结果来个草包砖家,楼盘不能完工了!以后做板凳,不抢沙发了。。。”
原地址:http://bbs.huasing.org/sForum/bbs.php?B=107_13298592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10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