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300万师哥非常个例2004年前后买房没有不赚得。问题是要赶上那趟。sars刚刚过,4%的月供利息也不低,房价跌跌不休,除了刚需,投资房一般也没人出手。
2004年之前那次,估计要92年了,估计是非常早的技术移民才能赶上,而且那批人大多数是当新加坡跳板,最终目的地是美澳加。
我也有同学2004年结婚的,现在还住组屋,8,9十万身价一定有,换成ec一点压力也没有,不过低调的很,就是图个HDB位置好,方便。除去特定的2004前后大胆入场的,上到百万私宅的基本上还是父母资助。
实在不能接受这个论调
上百万又不是全款买房,为什么总觉得得要父母资助才行呢?我有能力买2百万的房子,我也没要父母资助啊。不要父母资助的多的去了。我也没遇上2004年的好光景啊。家底一穷二白但可以自己赚钱的人,真的多的去了。没想刻意这个话题争辩,但请别一棍子打死嘛。你一个人月入过一万,两个人加起来不就可以供一套过百万的房子了吗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